APP下载

捕捉瞬间,“问”出精彩

2020-09-10沈国旗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沈国旗

摘 要: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文本关键等设计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可快速激活学生的智慧,引发学生的灵感,从而达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捕捉教学关键时机,提出精彩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语文课堂中提问艺术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希望能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关键,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艺术性提问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不懈追求,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把握不好提问技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认真研究课堂提问技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策略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继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提问技巧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依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直接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而教师在课堂中提出有效问题,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可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进而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语文要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多,其中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在课堂上教学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因此,给学生留出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更是有限的,而提问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一旦提出问题,学生便会立即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水平。

(三)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艺术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比如促进学习、检查效果以及控制教学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教材全面了解,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问题设计,不但能够使问题紧扣教材,而且还可提升教学效率。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一)指向文本关键提问——巧导入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初始环节,更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有效传递重要信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关键,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如何才能发挥提问的巧妙引导作用呢?教师应在课堂认真研究文本内容,从文本关键处切入设计问题,可引领学生从整体对文本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领悟文本主旨及作者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结,对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时,课堂之初,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旨有大致理解,我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观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篇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来描述的?作者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什么?”问题的提出从某种程度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思考,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文章要点及蕴含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领悟,从而为深刻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围绕教学目标提问——促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基本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脱离了教学目标,表面看似有问有答,实际上并没有将提问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无法达到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效果。于是乎,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文本内容,从而实现对课文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孟子“仁政”思想,并能理解文章中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我就围绕教学目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这篇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2)孟子的“仁政”思想都包括哪些内容?(3)通过读课文你是如何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在这样几个有针对性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思考,可有效领会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并结合课文语境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能深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基于对比内容提问——引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文章中为了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为了表达某种观念,以直接或者间接对比的方式进行描述,这样的内容更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为此,教师可抓住文章对比处进行提问,引导學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述《过秦论》这一课时,课文中就有很明显的对比之处,不过我并没有直接根据对比内容进行提问,而是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到存在对比关系的内容,这样一来,既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其中内容,也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学生探寻了一会之后,我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对比内容,有学生找到了陈社与九国之师的对比,有学生找到了秦国与秦朝实力的对比,还有学生找到了秦国与山东九国实力的对比。于是我根据学生所找到的这些对比之处提问:“陈社与九国之师的对比中,秦国与秦朝实力的对比以及秦国与山东九国实力的对比中,作者突出表现‘九国之师’的强大有什么作用?对于证明作者论点有何作用?”学生说道:“这样更能凸显弱小的陈涉推翻强大秦朝的效果,更能自然地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由此可见,从文章对比之处进行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文章核心思想,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目的。

(四)立足重复内容提问——深理解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地方是重复的,在初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觉得文章内容重复啰嗦,其实文章设置重复内容是作者的意图,对文章有重要意义。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意图?意义何在呢?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即可立足重复内容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在反复的阅读和分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内容时,在与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我就文章中两次都写道“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作者要重复提到?”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非常自觉地投入到对文章的自主分析中,在反复阅读中,不仅能给学生大量阅读机会,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作者重复写作意图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教师要潜心钻研,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提问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互动、主动交流,深入探索并理解语文知识,以此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程永超.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管理教学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9(01):50-52.

[2]顾婷婷.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探赜[J].成才之路,2017(36):86.

[3]陈雪瑜.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01):34.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