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0-09-10郭晓宇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郭晓宇

摘 要:高中生物作为高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生物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化教学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建立课本与生活间的联系增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和水平成了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可以通过科学的阐述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世界的完整认识,但是科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单纯地依靠文字叙述难以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概念[1];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借助生活经验拉近学生和科学知识间的距离,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生物知识、利用课本进行触类旁通的新思路。教师必须立足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构建高中生物的生活化课堂。

1.围绕科学观念开展生活化教学

1.1改变陈旧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陈旧的教学理念是横在生活化教学方式和学生生物课堂实践之中的一道屏障,在应试教育压力下,部分生物教师过度依赖陈旧教学理念、过度追求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方法,认为课堂就是讲授知识的课堂,忽视了生活经验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重要作用,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推行受到阻碍、生物课教学效果差,反而对学生成绩带来消极影响。

为冲破生活化教学的障碍,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放到教学的重要地位,在重视学生成绩需要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举例,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理解[1]。

比如,在进行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化学组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是否有过摘花拔草的经历,然后进一步询问在摘花或者拔草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状况,引导学生回答“花草折断时会有水黏到手上”,进而引入细胞结构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水是细胞结构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无机化合物”的概念。

1.2把教师生活经验当成生活化教学重要依据

除了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外,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把个人生活经验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进行讲解[1],让学生在一个个生活小故事中加深对课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各种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养花经验,跳出课本知识性阐述的限制,用故事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植物缺乏不同营养元素时不同症状的记忆;在讲解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用趣味性的语言为学生讲述“在没有其他食物的情况下吃一口馒头,可以吃出淡淡的甜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为学生讲解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吃馒头越吃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的结论,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围绕教学方式创新开展生活化教学

要发挥生活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的作用,不仅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学习生活化教学理论,还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更新课堂教学方式[1],从创设课堂情境、引入智慧课堂、开展生活实验、丰富作业布置手段等方面入手,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2.1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为学生上课时借助教具或者通过其他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在教室创造不同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在一定氛围中进行课本学习的趣味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就是让教师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创新知识切入点,从教学情境出发,把课堂转变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1]。

教师在开展情境切入的生活化教学时可以借助课堂小活动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相关知识。比如,在讲解“ATP和酶”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几个蹲起或者胳膊、腿部的伸展运动,然后询问学生人体进行运动时是什么物质在为我们供能,引发学生的相关思考;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课本概念的梳理,让学生理解“ATP存在于人体的肌肉之中,正是它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经过半个小时或者二十分钟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运动疲劳感是不是已经消除,进而加深学生对“ATP在与其他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下源源不断地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理解。

2.2利用智慧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

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知识讲解、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延伸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的科学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智慧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充分发挥教室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上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视频开展生活化教学;比如,在进行有性生殖方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上网搜索以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视频,在上课时询问学生是否有过养开花植物的经历,提出是否认为绿色开花植物需要有性繁殖的问题,然后借助视频把课本上简单的文字描述和图片介绍转变成生动的动态讲解,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加深对大、小孢子的形成和发育、受精卵发育成长为植物个体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生物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时可以站在科学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

2.3利用生活实验开展生活化教学

实验教学法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往往不会开展相关的实验课程,导致生物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引入生活实验,不仅可以弥补生物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地操作增进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化实验让学生体验生物世界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开展“探究紫花豌豆是否为纯合子”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带花盆、铲子、浇水用的瓶子或浇水壶,在上课时为学生分发紫花豌豆种子和细木条,并指导学生根据课本说明种下豌豆种子,然后在为学生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在本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比如是否开花、开花后紫花和白花的数量有多少,让学生在生活实验的跟进中加深对生物基因知识的理解。

2.4创新作业布置内容,推行生活化实践性作业

课后作业是学生练习所学知识、拓展课堂内容、加强对课本知识记忆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作业布置环节,创新作业布置方法,把学生的目光转移到生活实践上来,设计一些简单的生物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把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问题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中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导向,为学生提供生活化实践的主题;比如在学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意愿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生物实践小组,布置学生观察学校的一种植物或者把某位同学家中的植物带到学校来进行观察和记录,探究植物的茎是否会弯向光源生长,并把自己的观察结论和课本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在固定的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探究结果,并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用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中来。

结束语:生活化教学是知识与生活体验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上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不僅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也是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生物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灵活地运用相关技巧,把生活经验转变成开展生物教学的关键素材。

参考文献

[1]杨辉.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8):31-3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