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作用研究

2020-09-10陆会杰王舒郑芹英付立平刘静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

陆会杰 王舒 郑芹英 付立平 刘静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作用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确诊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共80例,经随机分组后,开展对比性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5月~2020年8月)。院内治疗期间,对照组(n=40)行优质护理,观察组(n=40)行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比较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恢复差异。结果:院内治疗3日时,两组NIHSS、MESSS、GCS及血肿体积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3周时,观察组NIHSS[(11.05±2.35)分<(14.25±2.69)分,t=5.666]、MESSS[(12.47±1.29)分<(15.48±2.05)分,t=6.444]、GCS[(12.27±1.38分>(10.51±1.16)分,t=0.140]、血肿体积[(2.02±0.54)cm3<(5.65±1.02)cm3,t=19.892],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8000%,=4.114),高于對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促进患者颅内血肿吸收同时,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进展,可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作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受高血压进展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影响及机体老化后血管壁脆性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性脑出血临床发病风险显著,故此疾病临床患者以老年人为主。现有临床治疗措施虽可在手术基础上控制患者脑出血进展,但在患者病情预后期间仍需配合临床积极护理,提升患者临床预后质量,维护受损神经功能,而单一护理模式实施效果局限性明显,或可考虑联合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病情预后质量[1]。因此,为研究对比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作用及影响,特设研究,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确诊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共80例,经随机分组后,开展对比性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5月~2020年8月),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区间60~84岁,平均年龄(72.31±2.69)岁,病程(5.42±0.44)h;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区间60~85岁,平均年龄(72.54±2.75)岁,病程(5.52±0.48)h。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家属均在确认护理方案后同意患者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脑梗塞后继发性脑出血者;合并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术后第4日起接受护理。

对照组行优质护理:待患者苏醒后,首先予以患者心理引导及疾病预后知识介绍,通过语言说明形势帮助患者对自身病情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正确认识,并在明确治疗预后情况后,树立康复信心;其后,需在临床护理中优化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如手消毒、护理操作质量等,帮助患者在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上实现早期有效恢复[2]。

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1)优质护理同上;(2)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实施即针对患者预后并发症风险实施护理预防。如针对压疮,需在患者术后积极利用Braden压疮评分法,在确认风险性后,依据不同风险因素开展预防护理;针对需肠内营养支持者,需在术后经合理评估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情况后,制定科学营养支持实施方案,避免相关并发症风险;针对感染并发症,需在密切监测患者术后颅内引流情况同时,就治疗设备、器械消毒质量进行提升,阻断院内感染路径[3]。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恢复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差异性组间对比由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IHSS、MESSS、GCS、血肿体积对比

由表1可知,院内治疗3日时,两组NIHSS、MESSS、GCS及血肿体积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3周时,观察组NIHSS[(11.05±2.35)分<(14.25±2.69)分,t=5.666]、MESSS[(12.47±1.29)分<(15.48±2.05)分,t=6.444]、GCS[(12.27±1.38分>(10.51±1.16)分,t=0.140]、血肿体积[(2.02±0.54)cm3<(5.65±1.02)cm3,t=19.892],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治疗有效率对比

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8000%,=4.114),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院内治疗3日时,两组NIHSS、MESSS、GCS及血肿体积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3周时,观察组NIHS、MESSS、GCS、血肿体积,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可在积极提升临床护理实施质量同时,针对患者各类并发症风险开展有效预见性护理,以便在积极促进患者康复同时,维护预后康复安全,护理实施全面性优势显著[4]。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结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促进患者颅内血肿吸收同时,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进展,可予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阳松.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95-4696.

[2]孙海利.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2):56.

[3]范羽娇,孙香君,董海静.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4):526-529.

[4]吴玉宝,李祝华,刘桂香.优质护理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207-209.

聊城市人民医院 252000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