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分析

2020-09-10刘宇张文慧黄丽莉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刘宇 张文慧 黄丽莉

摘要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入选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NCV中正中神经(50.25±1.02)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52.25±1.45)m/s;MNCV中正中神经(53.25±1.4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54.45±1.45)m/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值=24.920、46.885、26.472、35.806;P<0.05)。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卡方值=11.960;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能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蛋白质、脂肪、糖代谢异常所致,且该疾病具有遗传性[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多发并发症类型,但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与氧化应激对机体的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状态作为治疗关键[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資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无其他内分泌腺疾病者;(3)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糖耐量异常;(2)伴有严重心脏疾病;(3)存在神经肌肉疾病史;(4)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

观察组年龄45岁~65岁之间,年龄平均值(55.12±1.03)岁,其中男38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46岁~65岁之间,年龄平均值(55.64±1.54)岁,其中男39例、女11例。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

甲钴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126;生产企业: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用法用量为每日一次、每次500ug。

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其依帕司他(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12;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每日3次、每次50mg。

两组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肌电图测定结果判定疗效:患者经治疗后,感觉减退、感觉敏感等症状明显改善,视为显效;症状轻微改善视为有效;症状无改善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SNCV中正中神经(50.25±1.02)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52.25±1.45)m/s;MNCV中正中神经(53.25±1.4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54.45±1.45)m/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值=24.920、46.885、26.472、35.806;P<0.05)。如表1:

2.2分析治疗效果

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卡方值=11.960;P<0.05)。如表2:

3.讨论

在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十分常见,其主要以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损伤作为临床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等,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肢体溃疡,甚至截肢,也是导致患者致残的主要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变过程较长,故此对于该疾病应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作为关键[3],但无法改变疾病的病程进展。

依帕司他、甲钴胺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其中依帕司他能够对醛糖还原酶活性进行可逆性抑制,从而使体内果糖、山梨醇的蓄积得以减少,使其细胞内Na+、K+-ATP酶活性得以恢复,逆转水肿和神经变性,增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此外,该药物还能有效降低血清丙二醛水肿,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得以提高,以达到减轻细胞损伤、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目的。甲钴胺作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其在蛋白质、脂肪代谢、DNA合成中均具有重要参与作用,能够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能够作为神经组织修复、轴突再生提供良好的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相比单一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更快,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使病情的进展得以延缓。此外,将依帕司他、甲钴胺联合治疗,不仅能够使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得到改善,同时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且安全性高。

在李洁超,胡亚芬,张赟锋等学者[4]研究的“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一文中,将10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分为试验组57例、对照组46例,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2.46%高于对照组56.52%,该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十分相似,提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能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胡一俊.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4):327-330.

[2]王朝霞,李亚钊.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6):702-704.

[3]李林,刘北彦.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SOD、MDA和AOPPs水平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0,27(2):197-199,204.

[4]李洁超,胡亚芬,张赟锋, 等.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医学综述,2020,26(1):192-195.

聊城市人民医院 保健内科 内分泌科 252000

猜你喜欢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