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乙肝五项生化指标的价值研究

2020-09-10刘兴全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

刘兴全

【摘要】目的:探索乙肝患者检查乙肝五项生化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100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检测,使用方法均为化学发光法,分析其结果。结果:100位乙型肝炎患者中,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2%,抗-HBc阳性率为16%,HBeAg阳性率为33%,抗-HBe阳性率为28%,抗-HBc陽性率为75%。结论:通过分析乙肝五项的生化指标可以有效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感染类型,对诊断乙肝疾病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乙肝五项;乙型肝炎;乙肝疾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常见临床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一直是中国乃至全球主要的卫生挑战之一,全球受乙肝的影响人数约为3.64亿人,其中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全球最多。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十分严重,传染性强,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及皮肤黏膜破损传播等,目前仍然是临床难治性的疾病,乙肝病毒感染后不仅对肝脏造成损伤,同时也容易引发除肝脏外其他器官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乙肝相关性肾炎,肝性脑病,糖尿病等,感染者如得不到及时的正规治疗病情将逐渐进展恶化,进而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2]。为此,纳入100位乙型肝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乙肝五项生化指标的价值,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1.资料与实验

1.1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100例已确诊乙型肝炎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9年一月至2019年十二月期间。其中,女性患者在本次研究的乙型肝炎患者中占比为57%(57例),男性占比为43%(43例);年龄大小不等,年龄最小者为一岁,年龄最大者为79岁。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合并严重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将排除在本次研究对象之外。

1.2方法

对100位患者均抽取2-5ml静脉血通过离心的方式分离血清,及时送至本院检验科进行检测,将送检的100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统一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不含单独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患者之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任何一项阳性,则可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3数据处理

使用EXCEL统计记录患者的乙肝五项检出结果。

2.结果

100例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生化指标结果见表一。其中HBsAg呈阳性的为92例,抗-HBc呈阳性的为16例,HBeAg呈阳性的为33例,抗-HBe呈阳性的为28例,抗-HBc呈阳性的为75例。结果显示,HBsAg的呈阳性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广泛流行,由于HBV的传染途径多,传染性较强,人类感染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3]。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简称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对肝细胞可造成直接损伤,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将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清除病毒,乙肝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肝部不适、失眠、食欲不振,低热,腹胀等[4]。

当前,临床上常见的乙肝检查项目是乙肝五项检测,同时也是作为诊断乙肝的重要依据。其标志物为HBsAg,抗-HBs,HBeAg,HBeAg,抗-HBc。结合本次乙肝患者检测的乙肝五项结果来看,HBsAg阳性数最高,其次是抗-HBc,HBeAg占第三。对其结果进行观察分析:1.HBsAg:阳性说明患者血液中存在乙肝表面抗原,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乙肝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最早出现的指标,阳性仅为感染乙肝病毒;2.抗-HBs:阳性说明患者体内有乙肝抗体,在急性乙肝患者恢复期后可出现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中和抗体,可在体内长期存在。3.当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其他四项指标结果均为阴性时,表明患者未感染乙肝病毒,同时体内也没有乙肝抗体存在,应提示患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防止感染乙肝病毒。当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俗称大三阳),若乙肝e抗原消失,则会相应出现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俗称小三阳)。乙肝e抗原作为病毒复制指标,其中在人体复制能力最强的HBV是大三阳(乙肝五项指标1.3.5阳性),其传染性极强;复制能力最弱的是小三阳(乙肝五项指标1.4.5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长期表现为阳性,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乙肝表面抗体也可能呈阳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知,在乙型肝炎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HBsAg,最低的是抗-HBs,这与其他人的结果一致,证实了HBsAg的高阳性分数。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的乙肝五项结果分析,可以对乙肝早期的诊断和临床上掌握患者最佳治疗时间,给予最佳治疗,也对降低感染风险,有效控制乙肝传染源有很大帮助。

总之,目前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其结果对临床医生分析患者感染类型,给出最佳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价值,更好的为乙肝患者做好防治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静,孟晨昊,郭亚娜,杨晶,吕佳艳.中国乙型肝炎流行现状及大学生乙肝宣教展望[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8):195-196.

[2]庞雪松.23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3):150-151.

[3]沙祥芳.195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探索[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57.

[4]黄彩转,周云,黄远江,吴丽群,王伟先.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五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1):2653-2655.

南京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
探析延续性护理在乙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对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探讨
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知识,你知道几点?
完美解释乙肝两对半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