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的演奏教学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传承研究

2020-09-10王海杉

红豆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钢琴曲传承

王海杉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我国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其在现代音乐教育专业具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及教育资源;而在学校钢琴音乐教育中音乐老师更应该将这种艺术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为此本文将针对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的演奏教学老分析和探讨钢琴音乐教学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演奏教学;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越占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所有民族人口音乐文化的45%,这一数据可以显著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蕴藏和传承价值之高。而作为学校音乐教师则需要利用优美的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演奏将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在各族人民学生中将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层次。

一、《山歌与铜鼓乐》的创作背景

《山歌与铜鼓乐》是一首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钢琴曲,其演奏者为陆培,据相关资料记载,该首钢琴曲的创作背景主要是由陆培在少数民族采风后有感而发,经过创作加工后成功获取了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钢琴作品”二等奖,获奖时间在1983年,届时《山歌与铜鼓乐》成为了一首在广西少数名族中第一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钢琴作品。该首钢琴曲创作风格新颖独特,曲声中不仅包含了清新的边陲乡韵与浓郁的民族和声,同时还将现代国内外作曲技法融入曲中,在整体音乐体系中,将少数名族音乐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以新颖的构思和鲜明的个性完全的彰显的“新潮”二字,同时也在音乐节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二、《山歌与铜鼓乐》的表现内涵及演奏分析

在《山歌与铜鼓乐》这一钢琴曲中包括了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多种演奏技巧,较好的将其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与音乐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表现;其主部共包含了14小节,主要以“自由节奏”(Rubato)将山歌和铜鼓为伴的音乐融合到一起,而从第15个小节其声乐速度开始逐渐加快,以“铜鼓”为主线使听众完全能够感觉到其鼓声的由远至近,由弱逐渐增强,最后很强;而从20小节开始,钢琴节奏则巧妙的将中国京剧的板鼓节奏融入其中,并且充分将其浑厚、宏亮的音乐特色进行表现;在0-20小节以内可以说将“山歌”与“铜鼓”充分融合在了一起,其音乐特点一唱一和、相互交融,使凡是亲耳听到过的均会对这首钢琴曲由衷的表示声乐中接近天衣无缝的配合,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钢琴弹奏中铜鼓浑厚、深沉的音色,同时也展示了山歌的柔和与铜鼓的激昂。

在第二插部(乐段c)中,主要展现的是70-96小节,去速度为“快板”(Allegro),通过十二音构成均匀节奏的旋律,给人们一种古老山歌的感觉,仿佛已经看到了美丽的少数民族少女正在提起裙摆在草原上随着铜鼓的律动欢声笑语。

乐段A2(97-108小节)中将主部再次重现,使听众既能感觉到歌声的悠扬婉转,但又能使人感觉到演奏者意犹未尽,将音乐直接带入了高潮部分;

而乐段D(109-169小节)则属于《山歌与铜鼓乐》整首曲目的高潮部分,其与之前节奏相反,通过“快速有生气地”(Vivace)演奏要求向外展示了少数民族中男性的粗犷、热情以及奔放。

紧接着钢琴曲又重新回到了“自由节奏”(Rubato)之乐段A3(170—189小节),其重新转回了山歌的主线区域,使人感觉到刚刚仿佛已经寂静下来的山林中突然传来了山歌,而且这山歌余音缭绕,有一种清脆、纯美、轻柔的意境之美。

第190-198小节是本首钢琴曲的尾声部分,同样以“快板”(Allegro)为节奏结合了密集弹奏,再次向听众充分展示了广西少数民族中人民铜鼓浑厚、宏亮的音色,同时以强有力的音符为整首钢琴曲目进行谢幕,给人们的感觉就仿佛是少数民族刚刚还在狂舞突然一下乡民们一切活动全部戛然而止,山寨又恢复了平静,但山歌却一直久久萦绕在人们心头,难以让人忘怀。

三、《山歌与铜鼓乐》教学中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启发

长期以来,在我国现代钢琴教学中,很多教师一直以外国钢琴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其虽然使学生可以了解和接触到更多国外人士的音乐作品,但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于本国民族钢琴作品的兴趣,属于一种严重的民族艺术文化缺失现象;而作为教师应该主动承担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载体,将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教学素材展示给学生,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得到更好的保护。

鉴于此,我国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优质,将钢琴教学自身文化特有的结构进行充分展示。首先,音乐教师应该了解及重视任教民族中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在当代,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并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其次,音乐教师还应用充分把握住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的特色以及音乐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和现有教学结构模式结合自身见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补充,充分的将民族风格及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最后,通过课上与课下结合的方式创造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氛围,进而提高其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效果,同时还可以整体提高学生们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2]。

结束语:任何一部音乐作品均具有其本身独特的艺术形象与特色,想要详细了解到《山歌与铜鼓乐》的艺术特色,则需要对其曲式及陈述过程进行逐一地分析、解读,了解和熟悉该首曲目的形成过程以及地域特色和音乐旋律;并将其作为有益的探索,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水平进一步的进行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吴启健.陆培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创作特色探析[J].音乐时空,2018,(4):21-23.

[2]李丽,肖英群.传播学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0):62-66.

(南宁师范大学 530000)

猜你喜欢

钢琴曲传承
夜的钢琴曲(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