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2020-09-10杨明亚曾涛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杨明亚 曾涛

摘要:思政教育进课堂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年轻人爱国情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教学中,很多老师却没有将课程内容与思政育人元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以高职英语课程為例,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水平、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从而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促进高职英语思政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高校学生面前,由于大学生年轻、思想活跃,又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因此很容易被各种不实信息迷惑,丧失判断力。而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堡垒,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课程思政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本文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水平、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从而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促进高职英语思政教学发展。

一、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虽然高校一直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但在实践中,依旧有很多老师不清楚课程思政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恰当融入课程内容中去,最后把专业课上成了思政课或者干脆不加思政元素,造成学生反感,接受度不高。目前,课程思政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缺乏认识

很多老师不能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以为就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加入政治理论学习,导致生搬硬套,为思政而思政的情况屡有发生。有些甚至对课程思政很反感,觉得是在强迫老师和学生,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其实,课程思政除了有思想政治理论之外,还包括价值观念、精神品质等,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积极乐观等品质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题材,另外大国工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科技发展等也都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需要加强的思政元素。

(二)缺乏英语思政教学资源

目前的英语教材大部分是英文原版教材或者国内出版社教材。为了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教材选用内容几乎全是外国人原创,因此描述的全部是英美文化与价值观。目前市面上的英文教材几乎没有一家专门加入思政内容。因此,增加了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中的难度。除教材外,英语课程其他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思政类微课、公开课也都是中文,不适合英语学习语境。

(三)缺乏有效的思政教学模式

基于英语教学的特点,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英语课程中去确实存在难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英语授课和课程思政割裂开讲授,用中文单独讲思政内容,导致学生感觉很突兀、生硬,无法很好地吸收,也使得课堂不够衔接。另外,教学模式单一也是难以融入思政元素的原因之一,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和学生互动交流,缺乏教辅工具及网络翻转课堂应用,造成思政内容枯燥无味。

二、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培养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具备思政教学水平的英语专业课教师的缺乏是影响英语思政教学的重要原因。课程思政不是让专业课老师都变成政治老师,也不是让课程都变成政治课,而是让老师在平时课程中恰当融入思政内容。而单纯靠老师自学难度太大,因此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思政教学培训,并且要有效考核。实践中,大部分学校都组织的程度不等的培训,如果不加入考核很难引起老师的重视,最后只能流于形式。另外,可以以学校为单位举办一些课程思政公开课,分享交流思政育人经验。

(二)开发高职英语思政教学资源

由于市面上的教材缺乏思政育人元素,不方便思政内容的开展,授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自行开发一些思政教学资源,比如微课、视频、音频资源等。也可以整理现有网络资源,比如学习强国中的头条英文播报,筛选出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基于高职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用到很多实训平台及沙盘等,可以与有资质的单位联合开发实训平台的思政内容。

(三)创新思政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的纯课堂教学及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网课、实训平台、教辅工具等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加课堂互动及趣味。美国教育部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远程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最有效的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制作英语思政微课或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讨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出现课堂中间难以融入的问题。课后则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规定思政育人主题,比如介绍中国历史名人、传统文化或者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将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同时,可以在实训课程或实训软件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进来,享受课程思政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为教学预设提供基本依据与指导。可以让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情感接受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

(四)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因材施教

和本科生不同,高职学生都是高考中分数较低的一类群体,他们专业基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力和自觉性都比本科生要差,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把本科内容直接搬过来使用。另外,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他们喜欢在实践中学习东西,难以接受理论性太强的内容。目前课程思政内容大部分篇理论,如果转化成英语就变得晦涩难懂,学生更加接受不了。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及互动环节,比如在实训过程中按模块教学,加入大国工匠、中国自信、中国文化等元素,给学生分配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虚拟学习社区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度,这种方式一般包括教学、社会互动和平台技术支持三个维度构成。教师先设计讨论主体,在主题选择时加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然后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源,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基于这些讨论,生成学习成果,然后做知识迁移,最后达成对课程的深刻理解,同时老师对学生的整个过程参与进行整体引导、评价和反馈。因为高职英语专业大部分建有实训室,也有相应的实训软件,把任务嵌入到实训软件中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后实现思政育人的润物细无声。

三、结语

思政教育进课堂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年轻人爱国情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职学生自身文化课基础差,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不足,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以及中国目前发展及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缺乏了解,很多学生只知道追星、追剧,对时事政治毫无兴趣,因此专业课融入思政内容成为非常必要的育人手段。另外,由于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英语专业学生更是缺乏接触思政内容的环境,在英美文化的熏陶下逐渐丧失了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变得更加重要。课程思政开展的好,可以进一步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还在不断探索中。基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论接受度差等自身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为祖国培养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旭.“课程思政”形式下的高职英语思政教育创新[J].国际公关,2020(11):105-106.

[2]宁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J].现代职业教育,2020(41):42-43.

[3]戴术英.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1):66-67.

[4]杨季行.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20(17):32-34.

[5] 孙衍宁,张健,李娜.新形势下高校双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造纸,2019,47(3):38-41.

[6] 谢岩黎,张平.本科“进展类”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69-70.

[7] 毛景焕.为思维而教构建研究生课程教学“金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3):60-65.

[8]翁铁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