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2020-09-10夏光耀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实际应用

夏光耀

摘要: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的具体含义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为了分析由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而发生的投资失误以及市场判断的偏差,它有效地填补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不足。在当今社会,行为金融学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其在实践中也逐渐得以应用。从行为心理学的本质来看,其在众多金融领域都有所体现,有时是在受心理因素影响较为严重的证券市场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深入探究行为金融学是研究证券市场变化的基础,也是投资者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可以采用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并为其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实际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中,它认为证券的投资者在开展投资时都是十分理性的,并且投资者个体能够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为基础开展投资活动,进而获得相应的回报。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在证券投资市场中逐渐出现了金融异常的现象,这使得专家学者不得不加深对这些异常行为的研究,行为金融学由此而诞生。现代行为金融学诞生后,它通过对投资者开展决策活动整个过程以及个人行为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发现,人自身的心理因素、短暂的情绪因素以及外界对投资者心里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对其开展投资决策活动时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这些非理性的因素严重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这种影响在一些金融投资知识储备不足的投资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因素对投资者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为其带来的优势,进而使一些投资者在开展投资活动时极易产生盲目投资或者投资出现偏差的现象。

1.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行为金融学的建立是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出现时的产物,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主体在市场中的心理特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来深入探究投资者心理变化对自身开展投资活动时产生的影响。

1.1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在行为金融学众多研究内容中,投资者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对投资者开展投资活动的影响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因素主要涵盖着:自信过度、后悔、迷信等几个主要方面[1]。

分开来说,自信过度就是投资者对于自身思考研究得出的结论表现出十分的自信,进而严重地忽视了自身分析问题存在的片面性和不足,进而将自身研究分析得出的具备合理性条件进行放大,使自身对于投资预判发生的概率扩大;投资者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受后悔心理因素影响最为严重,其具体内容就是,投资者在开展投资活动时,过于担心此阶段的投资行为会让日后的自己后悔,进而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发生投资行为变化的现象。例如,有些投资者担心金融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会让自己后悔,投资者会卖出一些已经降价的股票,究其根本,这类心理因素的产生多是由于投资者在金融市場中过于谨慎;在金融市场中,迷信心理指的是部分金融知识储备不足的小型投资者,会使用购买彩票时的心理开展金融投资活动,进而无法正确地认识到金融市场中的变化规律。例如,在开展金融投资时,生日、特殊事件等内容被这类投资者当作开展投资活动的重要依据。这使得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极易产生投资偏差,进而严重损害投资者自身的经济利益。

1.2投资者心理对于投资行为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中,这类投资者的心理特点能够将投资者在信息偏差、专业知识不足时开展的投资行为准确地反映出来[2]。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是呈多样性的,其具体的投资偏好也是大不相同的,进而开展投资活动时理性投资的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其次,在开展投资活动时,这类投资者的心理是多变的,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倾向,进而导致这类投资者在案开展实际的金融投资活动时极易临时做出改变。同时,在非理性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这类投资者开展的投资活动基本不具备科学性,在选择投资方案时也较为随意。进而在金融市场中,这些投资者常常在面对问题时存在着反应过度的现象,并且受社会公众信息的影响程度也较大。

1.3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意义

在传统金融学的应用过程中有一个实质性的缺点,那就是传统金融学在分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偏向理想化。从传统金融学的部分内容中可以得知,传统金融学下的金融决策都是在投资者自发且合理的制定的投资方案上建立的,严重地忽视了投资者由于金融信息掌握不对称且专业知识不足致使投资行为出现偏差或盲目投资等现象的发生,这就使得传统金融学在应对一些金融市场非理性投资行为时,失去了应有的功效[3]。最终难以有效的解释金融市场中一些小投资者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金融行业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金融学未涉及或忽视掉了的金融市场盲区,并有效的推翻了传统金融学中理想化的金融投资假设。行为金融学更加注重分析对非理性心理的分析,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将投资者的部分心理特征带入到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理论中去,并通过对投资者行为心理的深入分析,进而将一些传统金融学难以解释的金融异常现象成功的解释出来。这对稳定当前的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市场动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为金融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中,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对市场信息与投资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从我国金融投资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发展较晚,并且政府实施了多条干预政策,进而使得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反映出的是政府开展的宏观调控导向,并非是金融市场自身实际发展的规律[4];其次,由于金融行业发展得较晚,国家在这方面的正常法规也较不完善,进而使得金融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动荡。金融市场这种较为不健康的发展会导致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不够成熟,并对金融市场缺乏正确的认识,进而难以有效地预测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时开展的投资活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影响。

2.1中小投资者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在金融投资市场中,一些中小型的投资者在开展金融投资活动时,其投资策略相对来说较为保守。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中小型的投资者在资金以及市场分析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其开展的证券投资活动时非理性心理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这类中小型金融投资者基本没有专业的监督机构或投资咨询指导机构,因此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多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所以在开展投资活动时极易产生偏差。为此,中小投资者要想有效的应对这些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完善自身的投资行为:

第一,中小投资者在开展金融投资活动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深入研究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变化的规律,进而掌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这是能够有效的帮助中小投资者减少非理性因素对自身开展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升投资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基础;第二,中小投资者在开展具体的投资活动时,要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进而对金融投资市场中的一些信息开展科学的判断工作,并从多方面核对这些信息自身的真实性,并且在开展金融投资活动时还要对其他投资者的观点开展理性的分析工作,其不仅要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还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出这些观点背后存在的个人心理的偏差。这是中小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建设良好投资心理的重要基础。

2.2机构投资者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是因为,投资机构有着较强的资金实力,并在开展投资活动时拥有专业的投资顾问。其次,投资机构自身还有着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以及管理机制,这些都有效的减少了投资者心理偏差进而产生投资偏差现象发生的概率。但是,从投资机构开展证券投资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在开展投资活动时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投资心理的影响[5]。因此,各金融投资机构要加强对职业投资经理人专业能力的培训,进而提升专业经理人的投资心理素养,这不仅密切的影响着投资机构自设的经济利益,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委托人自身的利益。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社会,行为金融学理论虽然还在发展阶段,在金融市场中并没有被大多数投资机构或个人掌握,但是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界的專家学者群体都逐渐投入到这项理论的研究分析工作中去,从而行为金融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今后,在金融投资行业中,行为金融学理论将会获得更多金融投资者的认同,进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将会被广泛的应用到日后的及投融资活动中去,从而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段相域[1],.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与启示[J].经济师,2020,0(3).

[2]垚昕炀[1].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法玛VS席勒,有效市场假说遭遇行为金融学[J].投资与理财,2020,(11).

[3]张浩[1,2],李仲飞[3],黄宇元[4].异质性预期、投资者行为差异与房价变动——基于房地产行为金融学视角[J].管理评论,2020,32(5).

[4]马倩茹[1].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盛行原因及其风险防范——以余额宝为例[J].河北企业,2020,(7).

[5]龙晶,曾亚东.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8,0(6).

猜你喜欢

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实际应用
个人投资者特征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背景下的市场噪声理论浅析
投资者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融资融券投资者投资行为探究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数据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