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维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向度探索
2020-09-10黄翠萍
摘 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育人内涵价值,基于实践维度审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归因,并从转变教育理念、革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筑师资队伍体系、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2-0009-0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素质教育普及阶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成为世界之最。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需要高等教育改变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并且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以满足多元化的学生教育需求和国家培养目标。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應当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特性,结合国家对高等人才的要求,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指导,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渠道,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青年学子想要成才,就要注重学习和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年学子的发展 [1]。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立德树人,除了要继承和发扬高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做到知行合一之外,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时做出改革,切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育人价值内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表明,价值的产生是人进行实践的结果,人在实践中不仅与活动对象、活动本身形成实践关系,而且与人自身形成实践关系,实践成为人主体性价值和主体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归宿 [2]。由此可见,价值的实质就是人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思、批判和超越的结果。
社会实践是人们遵照某种目标对现实世界做出改造,而且这个改造的过程会对现实世界产生一定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才培养规律性以及教育周期等概念的影响下,实践育人理念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了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观念。所谓实践育人,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教育,是一种结合生产、实践和教育的立体式育人模式。通过实践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教化和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从而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论点,“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其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周期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是一种拥有科学教育观念、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教育方式。实践育人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由此将教育、生产与实践三者融合起来,使学生在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形式时,能够学以致用,成为新时代接班人。
二、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审视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能够以更加快捷的方式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受地域差异、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代青年大学生总体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严重缺乏社会生产实践,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值得学校、家长、社会高度关注的不良倾向,主要有如下方面。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思潮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竞争意识和得益驱动的意识充斥着整个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影响。一方面,它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的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也使人们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新的道德困惑甚至道德迷失 [4]。大学生由于人生实践的历练先天不足,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思想上产生动摇,产生价值观和认知上的偏差,不利于其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滋生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思想倾向。
2. 网络信息化带来多元文化冲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当代青年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快速地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加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但信息化的背后,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如缺乏完善的网络管理规范、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信息的负面引导等。一些负面信息容易危害到部分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使得他们产生认知偏差,思想上产生困惑,甚至误入歧途。不仅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许多大学生也深受此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也要辩证地看待,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防止有害思想的侵蚀。
3. 社会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同时往往也会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较高的优越感,缺乏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们的问题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眼高手低,不愿意拼搏付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对团队忠诚感不太强,更喜欢追求个性展现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就业、交往、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恰恰是受到他们成长环境的影响,也缺乏发现问题和自我修正的意识。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审视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分离现象
思想政治理論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依照教学大纲对教学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进行规定,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全省、甚至全国的教师,都听从统一部署,配备相同的教材,严格按照学校计划安排进行教学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教师用理论来解释理论,照本宣科,理论不能较好地与实际结合起来。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仍然要交给辅导员来处理,教师无法参与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中。
2.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与学生素质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5]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协同,方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当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可谓浩如烟海,成果亦不胜枚举,然而,从事理论研究的主体往往局限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往往受到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因而不能提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而辅导员则一直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最有发言权,但他们却要处理较多的行政工作碌。所以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没有老师去反思、研究,进而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这种现象使得理论研究不能较好地结合实践。
3. 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相割裂导致教育的认同度低
“实践教育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6]目前的教育方式仍偏向于传统、缺乏创新,只有主题教育、座谈、谈心、政治学习、报告会、讲座等老一套形式。但这种方式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翻版,还是忽视实践的作用,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只不过在具体形式上,显得更多样化而已。当代大学生,有更便捷更先进的方式去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所以在面对实际与理论不相合的问题时,会产生较多的疑虑和困惑。他们学到的知识理论在面对实践问题时,无法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甚至回避问题。这种现象让学生难以对当代的思政教育产生认可,从而失去对思政教育的信任。为此,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学生五个主体通力协作,形成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协调统一构建良好实践育人环境。
三、基于实践维度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吸引力提高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012年1月教育部等7部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实践育人工作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因此,在实践育人理论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不仅是时代发展迫切的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 [7]。
(一)转变实践教育理念,构筑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指促进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学生等按照“目标相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 [8]。高校是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主阵地,依托课堂教学、科研工作等丰富的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实践改革。此外,高校还要明确实践育人的目标,优化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制度上分层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类别学生的育人方案。同时,针对政府、社会、企业等如何参与和指导,高校应探讨具体可行的方案。最后,高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成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教育模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参与性,增强实效性。
(二)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和内容都各有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需要从实践出发,立足于学生主体,了解其需求与想法,革新学校的人才培育方案。对此,高校应将实践育人的理念注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际中去,创新实践育人新方法,使学生在育人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激发学生主动性,培育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三观正确的新时代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一方面,高校应当积极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模式。另一方面,联合企业完善教育教学机制,引入校外导师合作模式,通过校外讲师的授课教学,拓宽学生思路与视野,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水平和创新思维。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教学实践实训平台
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包含了“教”与“学”两个相关环节的改革,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增设教学实践实训的系列课程,合理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体系,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课程群,设计与社会市场需求、人才资源导向相适应的实习和实训锻炼平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全程,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前大学生仍旧缺乏实践平台,无法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因此,需要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增创大学生实践平台。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仍旧是思政课堂,但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与枯燥,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增加实践环节可以使得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体验式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将课堂作为学生的实践平台,化无形的理论为有形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有效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
(四)构建师资队伍体系,引入校外师资多重力量
实践育人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良好的師资力量,建立一支集教育、研究和实践于一体的师资队伍,有利于高校实践育人的实施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实践育人的师资体系,可以采用“挂职”和“应聘”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或者引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导师提升教学师资的力量,丰富班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库,比如创新创业导师等,从而提高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把实践育人与师资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在实践育人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此外,高校可定期评比表彰实践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发教师教学的主动性。
(五)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思想、新观念。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比如开展政工干部主题班会,素质拓展、社团培训,以引领学生构筑励志成才的实践观等,发挥党建作用,志愿服务活动等。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建设社会实践育人基地,加强与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的合作,举办大型科教爱国活动,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通过拓展第二课堂融入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因为大学的课堂并不局限于学校,广大的社会就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长见识,加深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了解,解开许多“想不通”的现实问题。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也可以从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经受挫折的能力等各方面得到锻炼,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校园活动,突显时代性和知识性,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知识素养,寓教于乐,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的课余生活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当前,探索实践育人范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和宗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然而,培育什么样的学生、以各种体系培养学生, 应是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应试教育人才”,追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公认的主流,而实践能力的缺失也正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现状。此前,部分学生在离开高校进入社会之后,显示出了极强的不适应感,难以迅速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向,难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所学知识。由此可见,高校教育并未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并未真正完善自己作为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桥梁的功能,在对学生的培养上还存在不足,尤其是缺少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按照如今的教育领域发展趋势,未来,兼具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学生,才是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实践教育体系的发展,将被各方面深入研究。
为此,探索高校“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是时下高校教育改革工作关切的重要热点和课题,如何契合时代诉求、社会诉求、民族诉求,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作用将是任重道远的责任和使命。基于实践维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更需要“接地气”的勇气,要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筑多维度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实践育人互动角色,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效用。
参考文献:
[1] 皇甫闪. 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探微[J]. 广西社会科学,2020(01):64-65.
[2] 邹艳辉.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价值结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29-31.
[3] 赵凌云. 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6):55-56.
[4] 骆郁廷,郭莉.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5] 张蕴.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内在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 理论导刊,2020(07):39-40.
[6] 申纪云. 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3):15-16.
[7] 刘辉. 教育学视角下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新探[J]. 老区建设,2020(01):51.
[8] 龙静云. 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及其型构策略[J]. 中州学刊,2015(01):84-91.
(荐稿人:陈玉喜,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福建工程学院2019年第二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践育人理论视阙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BK-201925)。
作者简介:黄翠萍(1984-),女,硕士,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