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莽政治改革及当代启示研究

2020-09-10胡洋

大学·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顺应时代政治经济

摘  要: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百姓普遍期待君主进行社会改革,王莽凭借个人能力与家族势力取代旧王朝,因此也成了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篡汉的野心家,同时,他也是极富创造性和前瞻性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他对西汉的官制、经济、学术都做了很大的调整与创新,但最终改制却没能成功,其失败的教训甚至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后世改革者仔细研究。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王莽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当代政策在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王莽改制;政治;经济;土地国有化;币制改革;基层和谐;顺应时代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7164(2020)42-0033-03

王莽出生在西汉时期从盛转衰的阶段,当时朝政腐败,统治集团荒诞无能,成帝沉迷享乐,外戚掌权;哀帝昏庸奢侈,宦养男宠。王莽登上历史舞台后,就面临着土地兼并严重、物价波动、财政亏空等种种问题,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拯救摇摇欲坠的地主阶级政权,王莽设立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

一、王莽政治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土地国有化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颁布了新的土地政策,新政策规定,所有土地都变为“王田”,不是哪个大地主的“私有财产”;任何人对土地都只有使用权,而不具所有权。同时,他在全国推行井田制——将土地以“井”为单位划分,每一“井”土地一共九百亩,等分成九块,每块之间的田间小路就叫“阡陌”,供八家人耕作。每一家拥有一百亩土地(一百亩为一夫),八家人共占八百亩。剩下的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公田,每户承担十亩。王田政策的纲要为:第一,不满八个男子的家庭,所占有田产不得超过一井;超过的部分,要分给邻里乡党;第二,以前没有田的,如今可以按照制度分得田地;第三,凡是非议井田制度的,皆以惑众之罪流放,严重者至死 [2]。

(二)计划经济

王莽在长安的东市、西市、洛阳、邯郸、临淄、宛县、成都设置五均官,每个五均官配备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均根据其地理位置命名。五均官的职责是全面控制国家的经济,职责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确定物价、补贴调控、稳定物价、贷款。他还推行了著名的六莞政策,莞,意为掌控;六莞,即对盐、铁、酒、铸钱、名山大泽、五均赊贷六个方面进行全面控制,具体操作就是,对盐、铁、酒、铸钱四业征收官夫税和算赋,对名山大泽、五均赊贷加强管理。官夫税与井田制中的一百亩田(一夫)所需缴纳的田税挂钩;算赋,即人口税,汉代时期成人人口税为每人120钱;名山大泽是自然资源,即林业、果业、渔业,收益巨大,对该三业征税,至于五均赊贷,本金来自税收,通过借贷赚取利息,既能帮助百姓发展产业,同时也能让官府财库充裕。总之,官府要囊括收益最高的领域,将经济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 [2]。

(三)币制改革

王莽在其执政期间,前后进行了四次货币改制。第一次,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以周朝子母钱为原型,设计出一款更大的“母钱”,重12铢,直径1.2寸,面刻“大钱五十”,相较于之前的汉五铢,“母钱”的币值提升了50倍。除此之外,他又新造契刀、错刀两种大币,契刀文曰“契刀五百”,错刀面值“五千”,与现存的汉五铢并行流通 [3]。

第二次,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再次进行货币改制,由于“刘”的繁体字“劉”中有“卯、金、刀”,于是他取消刀币,并将汉朝的五铢钱废除,另造重一株的小钱,文曰“小钱值一”,与之前的大钱货币并行。

第三次,建国二年(公元10年),由于市场上货币单一,王莽开始了第三次货币改制,造“宝货五品”:“民以食为命,以贷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异,则用便而民乐。”

第四次,天风元年(公元14年),王莽再次进行货币改制——行“货布”“货泉”,废除大小钱,并发布严刑峻法以推行新货币。

二、王莽政治改革失败的原因

王莽政治改革失败的原因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他盲目依照周朝来变更新朝,忽视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使得改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混乱。也有非主流观点认为,吏治腐败是导致王莽政权失败的原因,他们附着在改制的“皮肤”上疯狂“吸血”。本文认为,王莽政治改革失败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不顾货币流通规律,一味求成

王莽通过权力斗争建立新朝后,急于与汉朝划清关系,建立属于他新政的王道乐土,他发行“宝货制”以及毫无意义的“官制地名改革”,违背货币运行规律,施加严苛的法律推行新币,导致各个阶层产生强烈抵触,其改革操之过急且没有严密的步骤,最终“欲速则不达”。

(二)自然灾害频繁

关于王莽政权的覆灭,更多史学家总结为“人祸”,其实“天灾”也是导致“脆如蛋壳”的新政破裂的重要原因。平帝、王莽在位时的自然灾害频度分别排在西汉第一、第二的位置,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中国古代不足为奇,但是,其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王莽政权本身就如同新生的“鸡崽”,任何微小的天灾都会引起剧烈的震荡,这也就加速了新政改革的失败。

(三)改革不合时宜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政治改革都不发生于王权建立初期,再者,一般政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政权、缓和社会矛盾,王莽的政治改革几乎与之相悖,他在改革中实施的各项措施都损害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导致这次改革失去了群众基础。

三、王莽政策改革对当代政策发展的启示

尽管失败,但王莽的政治改革提出了“仁”“平”“民”的概念,实现土地国有、平均分配。他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希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让农民只需向国家交税,即使从今日的视角出发,他在二千年前提出王田制确有局限性,但同时也具有进步性、创新性。

(一)重视与基层百姓的和谐关系

王莽改革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缺乏政治家的手腕,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王莽起初建国时,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王全部改编为侯,严重激化了民族矛盾,造成了社会人心不稳的局面,非常不利于改革的后续开展。另一方面,王莽在推行货币时太过激进,一味为了朝政改头换面,不断发行各类新式货币,造成市场的不稳定,与此同时还设置了严苛的法律,使得基层百姓对新君王难以产生信任,为之后的朝政更替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政策的制定要站在人民的“饭碗”与“心尖”上。

(二)符合客观规律,顺应时代

王莽政治改革最大亮点在经济上,但其政权也溃于经济,他的经济改革处处违背了当时的局势,并未真正看透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根深蒂固的状况,企图以一己之力推行用“王田制”与“货币改制”,以消除历史的遗留问题 [4]。“王田制”颁布短短数日,中郎区博就上书说,土地私有制虽有许多缺点,但还是符合当下百姓的社会现状,“井田制度”早已经被时代取缔,现恢复老旧制度,必然违背历史的发展洪流。再者,王莽的货币改革更是不符合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制度变更频繁。对货币的正确理解,也是当代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关注的方面,应避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频繁变动,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做到不盲从;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无形手”与“有形手”相结合 [5]。

(三)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提升应对能力

于润泽认为:“新政之未能完成,和天灾外患合拢起来,才是王莽失败的真正原因。”王莽执政期间,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对当政者面对灾害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更对国家经济实力提出了挑战 [6]。《东观汉记》云:“自王莽末,天下旱霜连年,百谷不成。”针对当时的饥荒,王莽也曾进行赈济,包括捐献田宅、免租免税、捕捉蝗虫、救助患者、安抚流民等,救济措施都算得当,初期表现出了王莽政治团队较强的灾害应对能力 [7]。而后新莽地皇三年,关东地区出现严重饥荒,王莽两次下诏命运打开“東方诸仓”,由于官仓粮食储备不足,只得弄出“煮草木为羹”的历史笑柄 [8]。“天灾”人们无法掌控,它的威力比“人祸”还要考验政策制定者 [9]。因此,在吸取历史教训时,也要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对大型的自然灾害进行提前监测,即使在繁荣和平的年代,也要不断加强经济储备、粮食储备、医疗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语

综上,王莽的政治改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且一些政治举措对社会阶段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王田制”,其对缓解贫富不均、土地兼并具有建设性。如同柏杨先生所言:“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泣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可见,王莽的政治主张与当代社会的“为人民服务”是契合的,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非常难得的,其先进的思想对后世的社会改革也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永嘉.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

[2] 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杨福瑞. 西汉经学的发展与王莽改制[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03).

[4] 张小锋. 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5] 马克思. 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曾磊. 自然灾害与新莽时期的社会动荡[J]. 河北学刊,2010(03).

[7] 王文涛. 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8] 王国民. 论王莽改制的进步性[J]. 南都学坛,2007(04).

[9] 王子今.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 历史研究,1995(02).

(荐稿人:李明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胡洋(1996-),女,硕士在读,英国卡迪夫大学,研究方向:社会政策。

猜你喜欢

顺应时代政治经济
办公室政治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更新写作教学之理念
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
大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政治法律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