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运动校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疲态的思考
2020-09-10覃旻
覃旻
摘 要:本文针对运动校思想政治课存在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与反思,尝试探索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新活力,以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总体效果的提高,以及运动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改善等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使我们政治教师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关键词:教学现状成因;教学新尝试;对策
当前运动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而言还不能尽如人意。思想政治课最直接的呈现出一种疲态,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越来越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达不到教学目的问题,教师常感到“黔驴技穷”,更没有成就感。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既与自身的地位不突出,教学人员严重不足有关,也与当前的教学效果不好,教学创新不足也有一定关系。这一状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生厌学的成因:
其一,学生文化基础差。运动校长期以来学生生源质量整体偏低,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课堂规矩意识淡薄等问题。由于常受家长、老师批评,自尊心备受打击,对学习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把读书当成“混”日子。
其二,观念上不重视。当前思想政治课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笔者曾对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中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做过一个随机的调查,143人中76%的學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就是为应付考试。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对其人生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其结果会使“问题学生”的范围扩大。
其三,对现有教材没兴趣。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对于数学的逻辑,语文的感性,是比较抽象的。虽然其内容也很精彩,可以容纳下大到人类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国际关系等问题,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另一方面当前教材内容有些难点的知识出现在简单知识之前,有悖于一般的认识规律,内容设计还有理想化的倾向。甚至还有教材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使学生主观认为学习这些内容解决不了任何现实的问题,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教师厌教的成因:
其一,一方面教师长期得不到专业培训,业务观念趋于停滞,又长时间重复同一本教材,出现职业倦怠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教师工作量大,要面对多个年级多个班级教学的时候,真的很难做到节节课细致的循循善诱,其上课的主动性、激情以及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二,部分教师上课为图省事,滥用多媒体。笔者发现经常有教师的课件上布满了教学知识点,内容过于全面,而这些知识点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被剥夺。学生成为了地道的“观众”,毫无思考的过程、无主动参与的体验,只需要把课件显示的内容动笔记下来。甚至我们有些教师上课就是对着电脑,只负责将课件翻页。一堂课下来,与学生没有互动不说,更谈不上言传身教。
其三,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会缺少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的的环节,习惯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不能根据教学情境,学生反馈调整,缺少教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创新,极大降低了运动校政治教育的实效。
其四,我们教法没有正正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很好的贯穿起来,对“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理解不准确,仅追求一种形式上的创新。部分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课堂气氛而盲目的选择,有些在教学方法运用纯粹采取形式模仿。
三、教学效果低下:
其一,现有的教法达不到应有的有效教学效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东西却很少。在我做过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听课效率“时高时低”的占60%以上,“比较高”的才占百分之十几。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少,常常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多次,但做作业及应考时仍是有大部分学生出错。
其二,现有的社会风气多多少少对我们的教学产生负面的效果,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部分社会媒体过度宣扬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思想政治课上的正面教育,对学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这就会出现老师课堂上讲一套,社会上见一套的二律背反现象。
笔者认为上述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以基本反映了运动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突破它,一定会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总体效果,以及改善目前运动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等都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第一,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导向,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要求相统一,在教学互动中,注意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以打破传统教学的说教模式。
第二,要注意联系现实问题,不要过分拘泥于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思想政治课程系列教材也多少存在着理论性过强、现实事例欠缺、没有体现学生需要等局限,这就特别要求政治教师能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流于说教,要能围绕学生实际要求,吃准摸透教材,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第三,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要注意紧跟形势,充实自我,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加强学习、积累知识、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第四,为了保持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努力提高现代教学手段的比例,尽量争取授课形式的多样性和课后配套使用的综合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科的规律,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推广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能指导学生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以及预习范围和重点,提出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解决学生厌学问题:
1)对现有政治课教材进行挖潜,教师在备课时关键要充分注意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和基础,要明确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是非区别,分清善、恶、美、丑。
2)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件素材,强化时政教育的补充作用。可以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现实以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人类的生存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作为丰富教学的生动教育内容和素材。
3)加强学法指导。在“近、深”两个字上下功夫。“近”是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身边的事物、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撰写出较有个人特色的作业。“深”则是指引导学生对所述问题的分析要有—定的深度。这种教学实践过程有利于达到了知、行、意的统一,它能消除“说教”的感觉,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2.为解决教师厌教问题,学校领导首先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1)加强对教师的情感投资,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应该从以前的“控制”、“用人工作”以及“管理”转到现在的“解放”、“用工作育人”以及“服务”等上来。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放大老师的优点,容忍他们的不足,能把教师当做朋友和亲人,这样教师怎么会不尽心竭力的努力工作呢。同时也应注意尽量提高教师的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在校园环境的美化、文体活动的开展、教师福利的改善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从而唤起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
2)给予教师一定的“赏识”,让教师工作更有积极性。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取得成绩需要给予赏识,在失败时也需要给赏识。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会遭遇到教学上的难题、班级管理中的困惑以及个別学生教育的困境等工作的挫折问题。这就更需要学校领导能像家人一样理解他们,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失败,给予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努力向上的机会,给予教师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葛振娣.走出《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四个误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6).
[2]陈影.关于《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
[3]张丽琼.几种教学方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6).
[4]杨义兰.《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项目化教学尝试[J].新校园(下旬刊),2009,(12).
[5]郑东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的运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7).
[6]潘鹏.中等专业学校《经济与政治》课教学如何运用比较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
[7]潘慶华.《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初探[J].职业,2011,(27).
[8]李晓娟,关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9]张俊霞,浅谈做好中专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J],科教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