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童年
2020-09-10闫婷
闫婷
【摘要】由于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发展,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对于幼儿的快乐成长,幼儿教育工作者们也是越来越加以关注。幼儿只有在快乐中才能健康成长,获得良好的心理基础,通过快乐学习也可以增加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对于幼儿教育者来说,如何能够适应儿童这个时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游戏化的课程里,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快乐教育;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
前言
一些儿童教育家早就发现:在每个幼儿的心里都埋藏着一个游戏的种子。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儿童都有角色扮演的游戏。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游戏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他们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游戏性的活动如果以尊重儿童为前提,这就能使幼儿喜爱,使他们的游戏中获得如春风化雨的沐浴成长。而将游戏精神从幼儿课程中强行剥离,则会使儿童变得老气横秋,郁郁寡欢,这种使受教者无益的课程,对于教育者来说何尝不是熬煎?因此,将幼儿课程游戏化,融入知识教学,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精神的满足,也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1]
一、课程游戏化变革原因初探[2]
目前幼儿园的课程面临诸多危机。幼儿园普遍存在上课是上课,实践是实践,课程与游戏的截然分离,这就使幼儿园的课程出现了失调的整体性危机,这些危机有课程的静态结构,也有内容的知识性与实施的单线条。
1、教育者游戏理念缺失:虽然园长与老师懂得一些幼儿教学理论,认可一些幼儿角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儿童教学中,仍然是教师占据了课程的主体。在这种操作模式之下,儿童不得不过着固定与循规蹈矩的生活。一些幼儿园让一些孩子甚至连自己选择游戏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保证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去游戏的时间了,游戏无限地被搁置,挤压。用成人社会性的眼光去挤压儿童的游戏时间,还以为那是科学合理的。体现了教师的控制性的理性意识占据了上风。
2、知识性理念占据主体:知识性的倾向在幼儿园当前普遍存在,以为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早早为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些虎爸虎妈的理念。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也被扭曲了。对于幼儿来讲,游戏与生命密不可分,许多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也指出了游戏在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者对于这一点,认识与实践都存在很多不足。他们往往以学习为重,不重视游戏,这似乎已经变成一种传统。他们在幼儿阶段就要为上小学做好知识上的预备。幼儿园原本要以游戏为主,游戏为其基本活动。幼儿园往往为了讨家长欢心,放了许多识字卡、写字的练习工具,从拼音到数学,几乎完全忽视幼儿的心灵深处的渴望----游戏。幼儿的课堂大部分仍然是教师主导的知识型课堂。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具体方案[3]
1、主题性的教学活动与游戏相结合
在我国,随着幼儿园教改的推进深入,教学方法也随之不断革新,主题性教学活动和游戏的目的性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内容上相对比较简单,不足以吸引幼儿的兴趣。教师于此需要将游戏与主题教学相结合,从幼儿的心理与兴趣及个性特点等出发,使这种结合能够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在這种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幼儿的自信与自我保护意识,教师需要对他们的回答予以及时和正面表扬与鼓励。
2、 游戏的主题与效果相结合
幼儿教育需要多种方式相结合,我们可把游戏主题与效果进行整合,通过效果对游戏主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幼儿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主题游戏活动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悬念供幼儿进行探寻,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其中实施积极的奖励措施。
3、游戏的产生方法与创新相结合
幼儿活动的展开要与幼儿的实情相结合,符合幼儿的心理接受,以及他们的智力水平,从而进行有机整合。比如可以利用幼儿喜爱图片的心理,在投掷沙包的游戏中创新性地加入捡图片的环节,这样可以将图片上的知识内容与沙包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知识,一举多得。
4、 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
由于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注意让学生劳逸结合,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也需要与游戏进行结合,使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幼儿园不能再走以前应试教育的老路子,把幼儿园也变成知识性的教育场所,让身心稚嫩的幼儿难以承受。可以将所要进行的德育教育、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游戏性的扮演中,使幼儿学会一些要遵守的规范,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知识。
三、注意区分课程的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
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共性。
1、区别:就两者中的课程来讲,前者以教师的预设为主,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大部分是主题式设计,而这些主题常常是一些普适性的教师用书或者其他园本课程,教师只需要在这些用书的基础上进行本班的教案编写。而游戏课程化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因为它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与环境自由互动,探索可能性,与伙伴互动,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与争论,教师从这些问题与争论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兴趣与爱好,也就为课程的产生制造了条件。这样据游戏而生成的课程,有助于幼儿深化学习经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2、共性:二者都具有游戏的共性,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在尊重幼儿身心与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以游戏作为整个课程的基本内容,将课程与游戏有效融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课程的游戏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广大幼儿教师长期实践与积累,课程的游戏化还有不少耽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幼儿教师务必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认识他们内心所思所想,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创新出更多样的富有新意的幼儿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一个无法重复的快乐童年。
参考文献:
[1]钱雨. “课程游戏化”:童年的诗性旅程[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2):58-64.
[2]张亚娟. 基于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探析与实践[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31-132.
[3]朱婷婷. 多元整合,有效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38-139.
仓颉幼儿园 7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