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深究
2020-09-10赵树祥李选明
赵树祥 李选明
摘要:目的:膝关节损伤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观察该种诊断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11月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核磁共振组与CT组,分别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和使用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效果。结果:核磁共振组和CT组诊断准确率对照中,核磁共振组为97.05%,CT组为85.29%,(x2=19.432,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诊断
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病症一般是由于患者受到外力作用引起,该种病症会导致患者疼痛,严重时使其运动受限,影响生活和工作。目前,对膝关节损伤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而且这些方法效果优良。为了帮助患者使用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对患者病情诊断,以便医生采用针对性方法治疗。由此可见,在膝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用的诊断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对膝关节损伤诊断方法有多种,其中常见的为影像学诊断,而且在临床上可以采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又有多种,这些诊断方法应用不同,获得的诊断效果也不一样。在临床上的诊断人员,需要对这些诊断方法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选择最佳诊断方案,以此来提高患者诊断质量。基于此,本组研究膝关节损伤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观察该种诊断方法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11月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核磁共振组与CT组。核磁共振组有患者34例,年龄在20岁--65岁,平均年龄在43.17±5.73岁,男20例,女14例。CT组有患者34例,年龄在21岁--65岁,平均年龄42.51±5.71岁,男21例,女13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核磁共振组
核磁共振组采用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该种诊断方法有以下内容: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使用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并外旋10°~15°,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梯度回波序列等,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进行扫描。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体位调整,以此来提高诊断效果。同时,诊断完成后,需要将诊断结果由两名医生确认,以此来保证诊断正确性[2]。
1.2.2CT组
CT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该种诊断方法有以下内容:本次诊断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诊断,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使用仰卧位,并且将膝关節垫高,使其呈现一定的弯曲状态,并且采用1mm--2mm薄层螺旋CT开展扫描。扫描结果由两名医生确认,以此来保证诊断结果[2]。
1.3 统计学
采用SPSSI22.0软件处理,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核磁共振组和CT组诊断准确率对照中,核磁共振组为97.05%,CT组为85.29%,(x2=19.432,p=0.000),结果有差异。
3.讨论
膝关节损伤在骨科是一种常见病症,该种病症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到外力作用引起,因此患者受伤后会引起剧烈疼痛,严重时会影响其活动能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目前,对膝关节损伤主要使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损伤部位复位,以此来使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但是患者在使用手术治疗前,首先需要确诊患者病症,以便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针对性方法治疗,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的诊断方法有多种,其中经常使用CT诊断,该种诊断方法价格低廉,并且诊断准确率高。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膝关节结构复杂,采用CT诊断时误诊率高,影响诊断结果。同时,该种诊断对患者损伤性大,患者在一定时期内不可以重复使用。临床上开展膝关节诊断过程中为了解决CT诊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用核磁共振诊断[3]。
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患者过程中,该种诊断方法准确率高,形成诊断率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是核磁共振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使用任意角度,多系列成像,所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其次是核磁共振诊断使用T2W1、T1W1等信号显示膝关节结构,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了解患者病情和损伤情况。最后是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不需要更换体位,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诊断。尤其是在诊断过程中不能够活动患者,采用该种诊断方法效果优良。当然,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也有相应的缺点。比如该种诊断成本高,会增加患者治疗负担,不利于在临床上普遍应用[4]。
在本组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效果,使用两组对照分析。从核磁共振组和CT组诊断准确率对照中分析,核磁共振组为97.05%,CT组为85.29%,(x2=19.432,p=0.000),结果有差异。从上述分析获得,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后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娅,严春梅.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3):180-181.
[2]钱秋平,缪华媚,张小峰,朱月.磁共振扫描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2030-2032.
[3]肖果,马元龙,张婷.磁共振DTI对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10):1637-1638.
[4]张奉贤,王朋.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0):74-75.
[5]易俊涛.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8):90-92.
作者简介:赵树祥1984年,男,云南永胜,本科,放射中级,研究方向:骨关节的病变的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