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散打专修课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0-09-10邱慧霞杨力源

当代体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立德武术思政

邱慧霞 杨力源

新时代,高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在于课程思政的建设,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因此,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便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并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根据武术散打课程特点和德育内涵,其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

1 课程现状与分析

1.1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修课教学大纲研究

1.1.1 教学目标

武术散打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武术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掌握武术技法体系,从而提高武德修养,促进身体健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即要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下,三个目标中缺乏德育的元素,所以要达到既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也能培养出更高尚的精神,便要在目标中融进德育教育。

1.1.2 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分为平时考核、期末考核、课内实践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期末考核是对动作技术掌握,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和动作的准确度来进行打分。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把重点放在练习动作技术和提升力量上。由此,学生出现重技能轻理论,导致学生对于武术的理论知识、文化内涵以及武术运动的深远价值了解非常的少。这使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主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从而影响武术教学的效率和对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播。

1.1.3 教材

教材采用的是《武术》,蔡仲林,周之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06月第2版。这版教材相对来讲比较陈旧,缺乏创新元素和新颖性。教材是传播武术散打理论知识的载体,但是因为教材的版本比较低,在教学的过程中,动作技术便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位置,因而理论教学被忽略,使学生对教材的使用兴趣不高。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武术散打的“新手”,教材可以更好的支撑学生学习和体验技术。所以,将教材提高,利用起来,便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传播。

1.2 师资队伍及教师专业水平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业有4位非常优秀的武术专业教师,但相对于一个比较全面的教学团队来讲还是较为薄弱的。4位优秀的教师对武术专修人才培养和教学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仅有高水平专业老师是不够的。在课程设计上,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党的建设要求。需要扩建其他专业老师,与武术专业老师碰撞出新的火花,顺利进行思政建设,教学改革。

2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2.1 凝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需在原来的教学目标中的素质目标融进所缺乏的德育元素,制定出新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武术散打的“武德”便非常符合“德育”这一要求,在中国数千年的演变中,“武德”观念逐渐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包括“道德品质”、“三奖六惩”、“仁”、“尊师重道”、“自强不息”、“公平公正”、“知行合一”、礼节礼仪等。所以把“武德”修养作为素质目标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武术传统文化了解以及“文化自信”,能够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精神。

2.2 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在分析武术散打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专业的动作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个方面。而“立德树人”与“武德”理念有着共性,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仅提升广大教职工立德树人意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家国情怀,促进“立德树人”的成效。

2.3 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在“立德树人”理念下,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为指导,在原来教学设计基础上,充分挖掘人文素养,提升爱国精神、意志品质和德育教育,增加学习趣味性和情感认同,增强学生对武术散打专业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通过历史故事的传授让学生感受到武术散打中的内涵,与爱国精神、意志品质和武德精神产生共鸣。在教学方案增加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武德教育,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道德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匡扶正义等高尚的品德,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2.4 完善考核方法

在之前的考核的方法中,倾向于考试结果,导致重点偏向考试动作技术,忽略学习过程,缺少对学生學习情况评价。所以,武术散打的考核方法需要进行创新与完善。首先,增加过程性评价,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其次,设置挑战性加分项目,在完成考试内容前提下,学生可选择性挑战并完成取得好的成绩,便在期末成绩加上相应分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敢于挑战的精神;然后,实行教考分离,使学生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最后,增加理论性考试,利于学生学习了解武术散打文化知识的内涵和民族精神,让中国传统的优秀武术文化更好传播下去。

2.5 教材进行更新,丰富教学资源

由于教材版本比较古老,满足不了当下需求。教材要与现代武术散打的教学相适应,教材必须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在体现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提炼出武术散打中的德育元素,融入教材中,使学生学习到武德精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更新教材的同时,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好网络的力量,引进更多的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和帮助树立价值观的代表人物,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武术散打。

2.6 扩大师资队伍建设

为更好的进行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需构建一支具备优秀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思政素养的跨学科、跨专业、多层次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原有的师资队伍中,还需引进新力量,例如思政专业的教师、党建专业的教师、研究教改方向的教师,有利于使专业与思想相融合,从教师的知识层面进行交融,达到一个突破,更好的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改革,有优秀的团队支撑,分工明确,目标一致,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改革。

2.7 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根据武术散打课程的特性,进行武术散打课程思政,从家国情怀,德育教育,强身健体,意志品质等四个方面进行。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依据“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将育人理念、育人思想、育人思维贯穿在武术散打专业课的课程中,挖掘和梳理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文化,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载体。将武术散打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融入学生的学习任务当中,并且体现到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法中,同时将育人理念、育人思想、育人思维贯穿在武术散打专业课的课程中,形成育人体系。教学的改革,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完善原有的不足。

3 结论

武术散打专修课进行课程思政,需融入思政元素、德育元素,可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方面入手。提炼武术散打中的武德、爱国、自由、公正、和谐、友善、礼仪,以及武德中“三奖六惩”、“仁”、“尊师重道”、“自强不息”、“公平公正”、“修身养性,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知行合一”。并且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态、仪表来进行融合。

指导教师:杨力源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猜你喜欢

立德武术思政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