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州龙船赛的仪式传播研究

2020-09-10许丽君刘芝庭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6期

许丽君 刘芝庭

摘要: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是一种共享信仰的活动,是一种通过共同的身份,以团体的名义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仪式。作为一场传统龙舟文化的传播仪式,道州龙船赛通过情境符号和听觉符号建构了互动的仪式化空间,又通过祭祀环节、开幕式环节、比赛环节塑造了表演式的仪式化流程。

关键词:道州龙船赛;传播仪式观;符号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231-02

一、道州龙船赛与传播仪式观

(一)道州龙船赛

道州,是道县的别名,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州龙船赛是湖南省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道州人民的喜爱。每年龙船赛期间,道州人不管身在何方,都要回家看龙船、赛龙船。

道州龙船赛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楚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道州龙船赛规模逐年扩大。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道州“龙舟之乡”的称号。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传播仪式观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仪式观。凯瑞认为,传播“不是共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以共同的身份或团体的名义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1]。从传播仪式观视角看,道州龙船赛就是一场传统文化的传播仪式。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探讨道州龙船赛是怎样完成仪式化传播的。

二、道州龙船赛的仪式化传播

(一)符号互动的仪式化空间

从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来看,传播过程实际上就是符号互动的过程,传播中符号的传输与互动都与文化的構建和形成有关系。在传播的仪式观观照下,道州龙船赛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传播过程也是符号互动的过程。

1.情境符号:开放、固定的仪式场景

仪式传播存在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是指“能够承载仪式传播过程,为参与者营造特定仪式气氛,并表征社会现实关系的心理情境或物理场景”[2]。道州龙船赛比赛现场的空间规划能很好地营造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户外竞技氛围,龙舟赛比赛现场的空间主要包括主席台、比赛区和观赛区。

道州龙船赛的主席台布置在道县西洲公园爱莲广场的爱莲阁前临水一岸。每年端午节前夕,道县人民政府会在爱莲阁前搭建龙舟赛主席台,同时,会用钢筋搭建一个稳定的室外舞台框架,顶棚用大红色塑胶材料搭成一个“屋顶”;面对观众的舞台两侧,会挂上红底黄字的一副喜庆对联。主席台的整体舞台风格是喜庆的,能瞬间将在场者带入庄重、热烈、喜庆的氛围中。

主席台前方的水道就是龙舟赛的主要比赛区,它是一条位于潇水河道县西洲公园河段500米的直道,比赛开始之前,水面上就已经有许多龙船在做热身练习了,船队与船队之间的竞赛也给现场营造了紧张的仪式感。比赛区沿岸往往会挤满两堵密密麻麻的人墙,人们共同望向水面上的龙船,集体一致的视线也为龙舟赛画上了一抹隆重的色彩。

道州龙船赛的主席台、比赛区和观赛区分工明确、相互依存,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开放的、固定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主席台上的工作人员、比赛区的参赛队员以及赛区沿岸的观众可以进行直接互动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增强道州龙船赛传播仪式感。

2.听觉符号:竞技现场的互动狂欢

听觉符号在仪式化传播的过程中能起到强化仪式效果的功能。影视作品中运用的听觉符号通常由三部分构成:语言、音响和音乐,而道州龙船赛中的听觉符号主要包括其中的语言符号和音响符号。

语言符号是听觉符号中最重要的符号,其作用是传达说话人的意图。道州龙船赛现场的语言符号通常表现为“工作人员安排工作的口头语言”“参赛队员的号子声”以及“观赛人员的加油声”。“工作人员安排工作的口头语言”是龙舟赛的组织语言,它能保证龙舟赛的顺利进行;“参赛队员的号子声”是队员之间独享的默契,它能在团队中起到协调动作一致、相互鼓励的作用;河岸边观赛人员一声声令人荡气回肠的“加油声”成为参赛者力量的源泉。

音响符号是指除了音乐和语言之外的所有声音符号[3]。音响符号的作用是建构具体活动的空间场景,渲染空间场景的具体氛围。道州龙船赛现场的音响符号包括鞭炮声和锣鼓声。放鞭炮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为了表示庄严和喜庆,人们习惯用燃放鞭炮来庆贺和营造隆重的气氛,表达人们对超人能力和光明的向往[4]。道州龙船赛中,从龙船下水到比赛正式开始,以及比赛结束的重要节点,人们都会燃放鞭炮以示庆贺,鞭炮声为现场营造了隆重又紧张的气氛。而敲锣打鼓也是中国民间重要节日和仪式上会加入的元素,它的作用除了营造特定氛围之外,还可以起到一种伴奏的作用。道州龙船赛中的锣鼓声一方面能向参赛队员发出指令,使他们的动作协调一致,划水稳而不乱;另一方面,锣鼓声“咚咚”“锵锵”还给现场营造了热烈的比赛氛围。

(二)表演式的仪式化流程

仪式是“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是由特定的规则和程序组成的操演,所有参与人员都遵循这一程序和规则,在特定时空中完成特定的操演活动,在反复的操演中接受某种观念或价值[5]。同时,特纳认为“仪式具有表演性”。

年复一年,道州龙船赛的主要环节有祭祀环节、比赛开幕式、正式比赛。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规则,它们共同建构了道州龙船赛的传播仪式感。同时,在传播仪式观的观照下,这些程序和规则的践行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

1.祭祀环节:礼仪繁复

道州龙船赛沿袭了古时复杂且隆重的祭祀仪式,包括龙船下水前的祭祀、龙船赛开幕式上的祭祀、比赛结束后龙船回宫的祭祀。道州人民将这些复杂的祭祀仪式沿袭下来,是为了向“龙神”祈求保佑,希望龙神能为自己的家乡遣灾接福,并且保佑龙船赛能平安完成。

龙船下水前的祭祀,首先有造舟祭祀,发生在开始制作龙船的那一刻;其次还有拜天地、龙舟出宫祭祀、龙舟下水祭祀,主要安排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龙船赛的第一天。而龙船赛结束后的祭祀,包括龙舟上岸祭祀、龙舟回宫祭祀等,时间主要安排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龙舟下水前的祭祀均以敲锣打鼓开场,祭祀者焚香烧纸,三叩九拜,其中“掌龙头”的人要将三杯道县特有的土烧酒轻轻地倒在地上,请龙神享用,求取龙神护佑[6]。完成以上祭祀后,龙舟就可以在鞭炮声中,在舞龙、舞狮、奏乐队伍的欢送下,由几十个人一起抬到河边起水,下水练习适应水道,等待比赛开始。在龙舟正式下水时,道州人民还会宰杀公鸡,将鸡血淋到船身和水里,意味着吉祥如意[7]。开幕式上还会有一个祭祀环节,主要是请当年的主祭嘉宾将杯中圣水注入主席台上的祭祀大鼎。

繁复的祭祀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神秘的表演气质,给道州龙船赛营造了神秘的气氛,也能让在场者体验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2.开幕式环节:活泼而隆重

比赛的开幕式通常也在农历五月初一举行,开幕式的舞台即主席台,开幕式是经过精心安排设计的,有固定的流程。基本包括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由主持人开场,介绍当地的龙船文化、地域特色以及比赛项目等,然后开始特色文化表演环节;第二个篇章是祭祀环节,请当年的主祭嘉宾将圣水注入祭祀大鼎;第三个篇章是致辞开幕,首先奏放国歌,然后是领导致辞,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最后燃放礼炮,一声声礼炮的巨响不仅拉开了道县一年一度端午龙舟赛的序幕,也给现场民众营造了一种活泼又隆重的仪式感。

开幕式上的特色文化表演环节通常包括舞蹈表演、鼓乐齐鸣、理学颂书等节目,这些节目表演性强、观赏性强,为龙舟赛开幕式营造了一种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

3.正式比赛环节:激烈而精彩

道州龙船赛从古至今一直秉承一条铁律,即不开赛则已,一旦开赛,哪怕遇上翻江巨浪、狂风暴雨也不能停赛,只能一赛到底。

比赛时每条龙船一般坐24人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1人担任“踩头(掌龙头的人)”,1人担任掌舵,1个锣手,1个鼓手,18~20个划手。掌舵人站在船尾,控制舵把的方向,龙船的转弯和靠岸全靠掌舵人的技术。锣鼓手站在龙船的中间位置,他们是龙船鼓动者,一般鼓声在前,锣声在后。划手根据“踩头”的手势指挥,伴着锣鼓声,调整发力与节奏[7]。

正式比赛环节中,“踩头”、掌舵、锣鼓手、划手们各司其职,拼尽全力做好自己的职业角色,河面上有此起彼伏的号子声,还有振聋发聩的锣鼓声,声声入耳;再配上划手们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河面飞溅的水花、疾驰的龙舟,俨然一场极具表演性质的龙舟竞技活动。

三、结语

在传播仪式观的观照下,道州龙船赛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传播过程也是符号互动的过程。其开放、固定的仪式场景,竞技现场的互动狂欢,构成了道州龙船赛中情境符号和视听符号的互动,有利于增强道州龙船赛传播仪式感。同时,道州龙船赛的祭祀环节、开幕式环节、正式比赛环节,各个环节都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规则,并且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它们共同建构了道州龙船赛的传播仪式感。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2] 张方敏.仪式传播场域论纲——对传播仪式观研究支点的探索[J].当代传播,2015(5):18-20.

[3] 黄静雯,王坤茜.听觉符号在手机广告中的应用[J].前沿,2013(7):167-168.

[4] 宋才发.论过年习俗与放鞭炮民俗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6-63.

[5] 姜小凌,马佳仪.《朗读者》的仪式传播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111-114.

[6] 凌鹰.道州龙船赛[J].中国地名,2019(2):54-56.

[7] 谭镜江,龍佩林.道州龙船赛文化及其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6(9):59-62.

作者简介:许丽君(1992—),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刘芝庭(1983—),女,湖南益阳人,研究生,硕士,讲师,从事新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