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服务民生 赢取读者芳心
2020-09-10廖致涓桂锡波
廖致涓 桂锡波
摘要: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媒体倾情服务民生、赢取读者芳心,是永恒不变的办报宗旨。本文结合《江北报》近年来民生报道方面的做法,进一步诠释“传递党政声音、关注社会民生”的办报宗旨和理念。
关键词:服务民生;改进报道;赢取读者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159-02
服务力就是生产力、吸引力。如何留住读者、赢得更多读者?《江北报》以“传递党政声音、关注社会民生”的办报宗旨,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于服务读者特别是基层广大读者的需求,牢固树立服务民生的意识,加快转变报道方式,倾情奉献服务民生的优秀作品。
一、开门见山,服务信息进标题
看一篇新闻报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标题没有吸引力,再好的内容也会“寿终正寝”。标题要吸引人,手段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读者提供最贴近、最实用的信息。
一是将联系方式放进标题,方便读者咨询情况。前两年,《江北报》在报道江北区文化馆提供普通话等免费培训这一讯息时,特意在消息之后链接了《免费开放活动一览表》,编辑自我感觉服务性还比较强。哪知,读者的电话很快打进报社,询问区文化馆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编辑才意识到遗漏了联系电话这个对读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信息。吸取这次教训后,《江北报》以后就非常注意在资讯类报道中留下有关联系方式,且许多都在标题中呈现。例如,江北区将开展“尹明”助学活动,困难中小学生可报名申请。对于这条本身很有服务性的报道,编辑在主标题《“尹明助学”开始报名 困难中学生可申请》之后,将“区慈善会联系电话67725206、67754702”放在副标题一栏,让读者拿起电话就可以咨询。又如,《江北报》刊发《如何提高投诉率?环保部门建议分清情况再投诉》一文,编辑也将“可直接拨打区环保局投诉电话88305050(白天)15820680015(夜间)”放在副标题一栏,方便读者投诉。
将重要时间放进标题,避免读者错失时机。在本报刊发的《我区2014年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一文中,编辑就把“助学贷款办理时间至9月10日截止”放进副标题,提醒读者赶在此前申请助学贷款。又如,随后报道的《20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一文中,编辑把“周一至周五早上6点半至7点半,周末两天和假期上午全开放”放进副标题,方便读者。
二是将焦点内容放进标题,让读者读题足矣。以区关工委在华新实验小学主办的“安全暑期 与爱同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为例,编辑将最具实用价值的信息放进标题,主标题为《为何有的孩子整天沉迷于网络?》,副标题为《原因:缺少关注、支持、交流和快乐 对策:父母与孩子沟通应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处”》。这样制作标题在都市媒体中比较常见,但在区县党报中还算新鲜。
三是考虑将活动地点等其他重要元素也放进标题。如果可以,编辑可以把活动联系方式、联系地址、活动地点等放进标题中,然后在正文中也有相应的注明。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增强服务性,让读者读有所获,少费周折。同时,用群众的语言写作标题,让读者因喜欢标题而激发阅读兴趣[1]。
二、化虛为实,小事也能做大稿
讲座、培训类的活动很容易就被记者寥寥草草地写成二三百字的小稿子,最后被编辑当作边栏新闻处理。这样的报道,在过去的《江北报》上是屡见不鲜的。因为记者缺乏读者意识、服务意识,导致此类报道缺乏服务性,读者根本不屑一顾。
转变报道方式后,本报记者便努力从讲座、培训中抓取服务性信息,并努力将原来的小边栏做成大稿、好稿。以江北区关工委主办的“安全暑期 与爱同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为例,对于这次亲子讲座,记者(也是一名父亲)认认真真把讲座听完,写作时,记者站在家长的角度,以“一些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何自己的孩子会整天沉迷于网络?”设问开题,紧接着用专家的分析给出答案:“那一定是因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关注、缺少支持、缺少交流、缺少快乐。”正文中,记者从“孩子天生爱的不是游戏,而是父母和亲人”“亲子沟通常见四大问题让孩子很受伤”两方面入手,详细呈现专家的分析和建议。这样,一个小讲座,被记者写到近千字,后期被编辑浓墨重彩包装,最后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条很有教益的报道了。再如,郭家沱街道大溪村社区举办了一场消夏安全知识讲座。这次讲座也被记者当作“大稿”来写。记者分别从“防盗门不反锁不防盗”“入夏需修补门窗”等方面,用心报道这场讲座的实用信息——读者最需要的信息,而非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
2020年以来,关于讲座、培训等方面的活动,本报记者都尽可能采用上述报道方式做大做强、做出服务性,尽力为读者提供有用信息。编辑在后期则大胆包装,不惜版面推出。这样一来,过去容易写成边栏的小活动,因突出服务性而做成了大文章,蝶变为编辑眼里的“香饽饽”。
三、借花献佛,专栏成服务重点
区县党报具有平台和人力优势,部门、街镇具有资源和议题优势。双方根据宣传需要进行协同策划,可达到平台和资源、人力和议题的有效整合,发挥“1+1>2”的策划效果。
近年来,《江北报》与区纪委联合,开设了“阳光江北”栏目,每月1期至2期,报道区级部门负责人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解答,有效发挥了党报解疑释惑、服务群众的功能。
2020年,《江北报》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在一版开设专栏“民呼我应践初心 ‘两高,示范担使命”,公布群众服务热线电话。本报就根据热线电话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报道,促进各部门各街镇真心为群众解决问题、办理实事。
除了联合办栏目之外,《江北报》还根据实际需要,面对重大主题与部门加强合作,协同策划专栏报道。
四、另起炉灶,领导活动出新意
领导活动、重要会议是区县党报必不可少的报道内容。在改进领导和会议报道方面,我们一方面遵循“短、实、新”的要求,避免报道冗长空洞,成了王大妈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另一方面,我们把领导和会议中具有服务性的内容抽离出来,另起炉灶,做大做强报道[2]。
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多个议题,在一篇报道中往往没法也不宜全部呈现,于是记者就选择时政性比较强的议题作为主消息来写,把服务性很强、老百姓关注度高的议题放到相关新闻里去写。例如,记者报道区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时,就把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江北区环境保护“四清四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送审稿)》放在主消息中写,把服务性较强的《我区启动微电影产业园建设》《区第七届运动会将于8—10月举行》放到相关报道中。
其他会议、领导活动也可“如法炮制”。例如,江北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全区党政系统办公室负责人在区委党校接受培训。開班当日,先有区领导讲话作动员,随后是重庆市知名公共礼仪培训师陈俊琦培训礼仪。如按以往模式,记者一般就写一篇报道,且以领导的讲话为主,文末附上一句:“开班仪式结束后,我市知名公共礼仪培训师陈俊琦对学员进行了礼仪培训。”但这次,记者在写了开班领导讲话的消息之后,另写了一篇关于礼仪培训的相关报道,且块头更大。记者以《这些公共礼仪常识,你知道多少?》为标题,分“第一印象形成于初次见面时的前40秒”“你留给别人的印象分中,非语言交流占93%”“接打电话时要先对自己微笑”3个部分,翔实地报道了这场礼仪培训的实用信息,让读者看了报道就像现场参加了培训一样。
五、锦上添花,链接内容“抢风头”
图表、政策性条款等内容不宜在消息报道中出现,或者出现了不足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而这些信息又很有服务性。这时,在新闻报道之后添加链接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为加大服务民生的力度,本报广泛采用这一手法,让“相关链接”遍地开花、锦上添花。
以8月7日刊发的《20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为例。知道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20所学校的名单,对读者而言显然很实用,但如果在消息报道中一一罗列出来,就显得有点冗长生硬,不合体例,且不足以吸引眼球,最终也就无法体现服务性。因此,编辑另辟相关链接《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20所学校名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
本报曾刊发《“春蕾圆梦”行动助力贫困女学生》,报道江北区妇联举办的“春蕾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毋庸置疑,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请到该助学金是广大家长、学生最关心的,但如果在助学金发放仪式的消息中罗列这些干条条,就显得不伦不类,且容易被淹没。于是,编辑就开辟相关链接,醒目地呈现可申请资助的3个条件。消息报道搭配相关链接,顿时让两者相得益彰。
链接的服务性内容,块头常常大过新闻报道,要占据很多版面,似乎有点喧宾夺主、抢风头,但它们往往是读者最需要的,因此需要编辑解放思想,舍得版面。如9月19日二版倒头条《2014重庆市首届公益创业大赛在我区拉开帷幕》只有近500字,而其后链接的《重庆市手机青年公益创业大赛报名点》表格,所占版面是消息的两倍,内容包括报名点、联系人、联系方式、详细地址。链接所占版面虽多,但试想,如果自己是一名想报名参赛的读者,捧着这样沉甸甸的实用信息,将感觉多么贴心。
六、结语
倾情服务民生、赢取读者芳心,不仅是舍得版面做大做强民生新闻报道,而且要实实在在地改进新闻报道方式,让读者看到的报道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感受到媒体在报道中的用心和贴心。
参考文献:
[1] 汪佳宜.新媒体时代如何制作民生新闻的标题[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234.
[2] 欧世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D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910/ c40531-30283474.html,2018-09-10.
作者简介:廖致涓(1973—),女,重庆丰都人,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业务。
桂锡波(1985—),男,贵州安顺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