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茧房”认知偏差的探究
2020-09-10高恺宁
摘要:近年来,“信息茧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信息茧房”,人们普遍对其存在认知偏差。从来源上看,“信息茧房”并不是因技术产生的,而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产生,新媒体时代尤其是算法的发展使“信息茧房”现象突显;从发展上看,技术是“信息茧房”的催化剂,但并不能让“信息茧房”愈演愈烈,因为技术会不断完善和弥补不足;从实质上看,人们如今对“信息茧房”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是算法的不成熟和人的不合理利用。
关键词:“信息茧房”;算法推荐;把关;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69-02
一、“信息茧房”的来源
(一)对“信息茧房”来源的认知偏差
凯斯·R·桑斯坦在2008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中提出了“信息茧房”这一概念,即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信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1]。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它揭示了公众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现象以及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一系列后果。但这一概念的提出也让公众对“信息茧房”的来源产生了认知偏差,认为“信息茧房”是在网络传播中产生的。其实不然,“信息茧房”现象在前数字时代就已经存在,进入数字时代后这一现象显著增多[2]。“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受众沉浸于自己的喜好之中而忽略其他的信息。兴趣的产生是受众成长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因此,“信息茧房”一直存在,并不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二)为什么“信息茧房”在前数字时代没有被提出
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选择性接触”假说,他认为,受众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信息的,那些与自己意见观点相悖的信息会被忽略掉。这一假说也佐证了“信息茧房”并不是伴随技术而产生的。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作为权威的把关人,对搜集的信息层层过滤,将虚假、低俗有害的信息过滤在外,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是在媒体议程设置之后的,虽然公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先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但也会有意无意了解到其他的信息。因此,“信息茧房”虽存在,但并不凸显。
二、技术是“信息茧房”的催化剂
(一)算法让“信息茧房”问题突出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大提升,搜索引擎的出现提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精准度,在网络空间中,公众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获取信息,筛选符合自身偏好的信息。算法分发更是通过大数据的搜集抓取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并推送,这不仅仅降低了用户搜集信息的成本,更提升了信息分发效率。目前,部分内容分发机制采用算法推荐的原则,根据受众以往的浏览习惯和兴趣偏好进行精准推送,最大限度节约受众获取信息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大数据的抓取和分发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在大多数的APP中都会让公众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当公众打开APP浏览时,与公众兴趣相关的话题便会出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节省了公众的搜索时间,但长此以往却让公众忽略了兴趣之外的信息,造成公众信息面狭窄,但也仅仅限于用户在使用单一的APP时。基于大数据、算法的个性化定制提高了内容的分发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息茧房”效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茧房”在数字时代被放大。
(二)把关结构变化导致把关不严
互联网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虽然传统媒体依旧坚守把关职责,但公众大部分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新媒体上,权威的、专业的信息把关人被冷落,新媒体依靠算法把关,算法推送不会进行“二次编辑”,难以对内容进行核实,存在低俗,有害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恰好迎合了部分公众的需求,即使有的企业存在“算法+人工”的把關形式,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平台,为了黏住用户,也会有意无意打“擦边球”,会有部分公众在这种环境下频繁地接触此类低俗的信息,更加受困于自己所编织的“茧房”中。互联网时代恰好给此类信息提供了生长环境,它们在网络中以小窗口、链接等各种形式出现在目标受众面前,成为“信息茧房”的催化剂。
三、“信息茧房”不会愈演愈烈
(一)算法推动“信息茧房”成为热词
尽管许多学者都提到过“信息茧房”可能带来的种种隐患,有关如何优化治理“信息茧房”也有不少讨论。大多提到过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加强公共领域建设和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推进。但想要彻底消除“信息茧房”并不现实,更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消除,这是我们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原因在于上述提到的“信息茧房”并不是伴随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实际上,伴随“信息茧房”产生的大部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算法的问题。算法推送会导致“信息茧房”问题更加突出,是有一定道理的。桑斯坦在提出“信息茧房”时,技术水平尚未达到足够高度,算法这个概念仍然很模糊,未被广泛提及。随着技术的发展,算法推荐广泛应用到各个互联网平台,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人们才发现,“信息茧房”的问题和算法推送所造成的影响之间非常贴切。因此,算法推荐推动“信息茧房”成为热词。
(二)算法推荐机制不只有一个
关于智能算法型信息分发所依赖的算法,已具有越来越多元的发展趋势[3]。在互联网中,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视频网站以及各种休闲娱乐的APP并不是使用同一种算法,而是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算法来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以百度平台为例,其旗下产品算法多达25种,包括超链算法、绿萝算法、起源算法等等。此外,观察公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几乎没有公众只垂青一个信息端口,在不同的信息端口总会浏览到不同的信息和观点。这些信息和观点可能是与公众兴趣相关的信息,也可能是兴趣之外的信息,总之这些信息和观点被公众或主动或有意无意地浏览到,并不会使公众受限于自己狭小的兴趣圈层内。即使是同一个信息端口也不是完全依靠公众兴趣来分发内容,就微博而言,除了给公众推送符合兴趣偏好的内容以外,还设置实时更新的“热搜榜”给公众提供多领域的信息,因此这种形势下很难使“信息茧房”现象愈演愈烈。
四、正确认识“信息茧房”
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曾说“新的传播技术正在使事情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4]在有关“信息茧房”的研究中,大多认为“信息茧房”将带来公众视野狭隘、认知能力下降等后果。人们之所以担心“信息茧房”带来的危害,是因为人们天生惧怕新事物以及它所带来的改变。广播、电视的出现,评论家抨击电子媒介会损害人类形成于印刷时代的思维模式;而当计算机面世之后,它更被打造成洪水猛兽一样的可怕形象[5]。这种夸大新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信息茧房”的危害为由否定推送机制甚至算法本身的行为并不可取,面对新技术,人们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积极应对,既不沉溺、盲目推崇,也不应画地为牢、惧怕排斥,技术的迭代只不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算法推荐并不是原罪,“信息茧房”也不会成为阻碍算法发展的因素。
喻国明曾说过,其实技术不存在“善恶”之分,而决定“算法”价值观的是其背后的控制者[3]。因此人才是决定算法走向的关键性因素。在批评算法如何助长公众惰性时,应该看到那些为了黏住公众,只给公众推荐符合他们偏好信息的算法背后是被异化了的制度人,他们把金钱、流量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使公众沉溺于算法所编制的空间中,从而忽略更加全面、多元的信息,公众的信息面狭窄,思考受限。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加大技术开发,完善算法弥补其不足以外,还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情况,在互联网平台统一设置信息过滤机制,提高信息准入门槛,将低俗、有害等不利于公众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过滤在外。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各大平台的监督,使其按照相关的行业规范运行,有关部门也要出台更为严厉的惩罚机制,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信息茧房”的发生。
五、结语
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过从诞生到争议,再到逐渐完善、被众人接纳的过程,算法推算如此,对“信息茧房”的认识和理解同样如此。虽然在当前阶段,人们对“信息茧房”产生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公众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不会惧怕“信息茧房”所带来的夸张化影响,它仅仅是随着算法推荐的出现,在公众网络生活中被人们更加了解,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会有所改善的一种现象。正如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写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也是一个愚昧的年代”,技术的加持使互联网发展迅速,丰富了公众的生活,但也由此使“信息茧房”问题更加突出,只有让技术回归技术,让公众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实现人与技术和平相处。作为技术掌控者的人也应该有主体意识,让技术回到正确的轨道方向上来,切不可任意为之,被技术掌控。
参考文献:
[1] 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6-15.
[2] 王少泉.数字时代“信息茧房”现象的生成机理与优化途径[J].重慶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2-16.
[3] 喻国明.算法与“信息茧房”间不应画等号[N].环球时报,2019-12-17(014).
[4] 凯斯·R·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144.
[5] 苏伦.如何理解“信息茧房”[EB/OL].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195189/answer/68411896,2019-05-15.
作者简介:高恺宁(1995—),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