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报如何走好全媒体之路

2020-09-10彭治国龚化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都市报全媒体发展路径

彭治国 龚化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冲击、人才流失、受众转型以及效益下滑四个角度入手,分析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面临的挑战和影响。围绕深度实践媒体融合、强化队伍建设能力、建立报纸品牌特色以及提高效益保障水平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都市报;全媒体;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251-02

一、引言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媒体行业都发生了大调整、大发展,无论是媒体受众规模、媒体舆论生态、媒体市场格局还是媒体信息内容、媒体传播速度、媒体传播渠道都与传统时期有着极大差异。在此背景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并逐渐显现出了由行业核心向行业边缘移动的消极趋势。

二、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面临的挑战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至今我国境内已有近200家报纸中止或暂停运营,处于停刊或休刊的状态。其中,80%以上为2016年1月后停刊、休刊,65%以上为2017年1月后停刊、休刊,50%以上为2018年1月后停刊、休刊。据统计,在2018年1年内,我国共有53家报纸宣布停休刊,其中有39家为都市报,且不乏《北京娱乐信报》《黑龙江晨报》《京郊日报》《华商晨报》等创刊数十年、颇具影响力的“明星”都市报。由此可见,纵使纸媒行业的办刊办报经验积土成山,也终究未能挡住时代的狂澜。从整体来看,纸媒时代渐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都市报在全媒体时代正面临着多种挑战。具体来讲:

(一)新媒体的冲击

在传统时期,报纸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读刊看报更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流休闲方式之一。但随着互联网以及相关终端设备的普及发展,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途径逐渐转向网络,使得报纸几近垄断的媒体市场地位被迅速打破,在影响力、发行量、受众规模、广告收入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下滑的趋势。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网民数量就超过5.6亿人,网络普及率超过42%。其后,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已高达9.04亿人,网络普及率超过64%。同时,手机设备也成为了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手机网民数量高达8.97亿人,占比约为网民总数的99%。在如此“恐怖”的數据背景下,报纸媒体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都市报若不及时进行媒体融合的改革转型,将很难实现良性的发展[1]。

(二)人才的流失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可被称作“第一生产力”,且在媒体这一文化性产业领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优秀的媒体企业、媒体品牌、媒体产品的背后,势必有着大量管理、采编、创作等人才作为支持。但“良禽择木而栖”的言论自古有之,要想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相关平台、环境首先就要做到有吸引力、有承载力、有发展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报纸行业处于持续恶化的消极形势中,进而导致“良禽”纷纷振翅远飞,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局面。此外,由于人才吸引力、承载力、发展力的快速下滑,都市报工作队伍中也出现了较明显的“断层化”“老龄化”现象。这样一来,都市报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市场敏感力均有所下降,不利于都市报的持续有力发展。

(三)受众的转型

在全媒体时代,不仅媒体受众的信息获取工具向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转变,其看待新闻信息的角度、兴趣取向、关注特点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一方面,新媒体具有多元素、立体化的固有优势,可通过声效、光效、动效等多种刺激形式带给受众丰富化、情境化的感官体验。此时,受众再转过头来看以平面文字为主的都市报,难免会产生“索然无味”之感;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中,各类文化信息会表现出实时性、快速率、广范围的传播特点,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在数分钟甚至数秒内便可通过网络得知。相比之下,都市报中一则新闻信息的发布,需要经历调查、采编、组稿、审核等多个环节,整体编制周期相对较长,故而难免存在一定的传播滞后性。从这一方面来看,人们显然更倾向于快速、主动地搜索信息、了解新闻,而非等待阅读一则发生已久的报纸内容。

(四)效益的下滑

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的运营效益下滑问题,可大致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效益的下滑。2017年度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开始,我国报纸行业逐渐呈现出经济效益“断崖式”下滑的趋势,无论是报刊发行量还是广告收入量,均以10%~35%的比重逐渐下滑。到2018年,党报在广告收入量上有所缓和,但都市报的广告收入仍不容乐观。同时,与党报相比,都市报鲜有政府财政作为经济支持,使其经营状态很难得到良好维持。此外,伴随经济效益下滑而来的,是报纸产品投入能力的降低、工作队伍人员薪资的削减以及报纸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降低。这样一来,都市报便陷入“经济效益低—投入压力大—报纸质量低—经济效益更低”的恶性循环中,最终被迫以停刊、休刊等方式收场。

第二,社会效益的下滑。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和新闻传播作用。同时,部分都市报中专门设有区域性的公众信息交流栏目,也为地方居民发布求职、售房、招商、招聘等信息提供了有效平台。而在全媒体时代下,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潮流迅猛涌来,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都市报的职能作用与社会效益。例如,随着“58同城”“闲鱼”等网站或APP的兴起,人们更习惯在网络环境中发布求职信息、寻找可靠房源、收售二手商品,使得都市报原有的平台价值显著降低,严重影响了都市报在地方受众心中的功能地位[2]。

三、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深度实践媒体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要想从容应对挑战、迎合时代发展,就必须要参与到媒体融合的延伸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的各类工具,将劣势、挑战扭转为优势、机遇。一方面,都市报需要对网络资源提起重视。例如,都市报相关人员可将网络大数据作为分析市场、了解受众的重要依据,从而掌握当下新闻受众的重点关注领域、信息接收习惯,并由此对新闻题材规划、新闻角度选择、新闻结构配置、新闻文字编辑等环节实施针对性调整。这样一来,便可实现都市报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供需对等”,避免新闻内容偏离大众口味、缺乏吸引力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都市报需要将互联网作为新闻发布、信息传播、受众维护的主要落脚点,通过文字、视频、H5(第5代超文本标记语言)等形式传播受众最喜欢的内容,通过经营官方网站、创办电子报、开通官方微博、建立粉丝群组等方式,全面提高都市报的影响力、传播力与互动性,将都市报从交流闭塞、传播局限的传统困局中解脱出来。

(二)强化队伍建设能力

人才建设、队伍建设事关都市报的兴衰存亡,只有保证团队内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充足性,才能产出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产品。首先,都市报应加强精神文化氛围构建水平,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形成作为“报业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鼓励工作人员树立直面困难的勇气、化逆为顺的自信,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其次,在全媒体的时代下,都市报应打造出集“报”“网”“微”“端”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格局,并从品牌宣传、薪资调整、岗位增设等角度入手,对年轻、专业的人才形成影响力与吸引力,从而解决“老龄化”“断层化”问题,为都市报注入积极创新的活力源泉;最后,都市报还应充分运用媒体行业的经验与优势,为人才提供专家讲座、行业沙龙会议、媒体影响力盛典等多种学习提升的平台机会,以达到“发展人才”的良性效果[3]。

(三)建立报纸品牌特色

在受众转型化、内容同质化的市场背景下,都市报务必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带给受众有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的独特信息体验,提升报纸品牌特色、市场竞争力与受众吸引力。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都市报大可以发挥出自己作为地方性、基层性新闻媒体的独特优势,将当地某户居民、某个商场、某种行业的实际变化作为切入点,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以及疫情影响下当地人在生活心态、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这样一来,可带给受众近距离的熟悉感,确保新闻信息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吸引受众对新闻内容产生关注兴趣、形成跟进欲望。

(四)提高效益保障水平

首先,都市报在实现全媒体融合转型的同时,也要拓宽其经济收益渠道。其次,都市報还应认清现阶段网络中各类营销号和电子刊盗用、侵占传统媒体资源的现象,维护好自身知识产权。再次,都市报也应充分意识到网络环境中谣言四起、新闻信息真伪难辨的特点,进而将辟除谣言、传递正能量作为工作重点,以此发挥出都市报的“喉舌”价值,实现都市报社会效益的有效回归。最后,都市报还可以推出一系列品牌栏目,利用“深度报道+活动策划”的形式,关注百姓关心的身边事。

四、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下,都市报既要认清自身作为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也要从新工具应用、用户需求分析、发挥特色优势等方向出发,积极与新媒体达成深度融合,从而走出更新、更好的改革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段志,罗勇.融合传播中媒体平台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以三峡都市报社实施全媒体提质行动,提升报道质量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1):1-2+23.

[2] 徐文娟.一种坚持 两项改革 三个再造——以《安徽商报》为例浅议都市报如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J].新媒体研究,2019,5(18):96-98.

[3] 李璟.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转型路径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9.

作者简介:彭治国(1977—),男,湖南常德人,本科,三湘都市报编委兼采访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策划、创新。

龚化(1987—),男,湖北天门人,本科,三湘都市报时政部主任,研究方向:全媒体新闻和策划传播。

猜你喜欢

都市报全媒体发展路径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都市报读者调查与发展对策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