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与创作方法研究
2020-09-10曾晶芳冯德岭
曾晶芳 冯德岭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20年,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以实为美的纪录片在这一时期充当着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简要总结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背景,从纪录片的选材、人物设置、视听语言、故事化的叙事等方面,对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和创作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的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展开具体的论述,以期为今后的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积累经验。
关键词:精准扶贫;纪录片;叙事结构;创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012-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脱贫在路上——老海》纪录片制作”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11834006
一、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概述
(一)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这是我们党既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仅仅依靠物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的精神追求,精神扶贫和文化扶贫不容忽视。
时代是纪录片创作的终身命题。纪录片具有独特的社会人文性,映照着社会记忆和时代文化。作为记录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媒介,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立足于影像的真实性,充分把握纪录片影像的特点,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动能的激发下,体现了广播电视媒体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定义
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是指在全国上下打响脱贫攻坚战的社会大背景下,创作者通过自我感知能力去挖掘生活中能够反映时代风貌的人物和事迹,将国家政策和影视作品相融合,引导实现精神脱贫与文化脱贫,潜移默化地促进国家政策推进的影片。
(三)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第一,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是时代的产物。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2013年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初期,并没有纪录片涉及精准扶贫题材,为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打下了理论政策基础。
第二,2014年5月,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下达,文件中明确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和任务,精准扶贫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后,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雏形开始出现,具体可表现为政府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和工作记录拍摄的画面。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在完成政策新闻宣传基本功能的同时,其创作者也在积极探寻该題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及创作方法。
第三,2015年11月,中央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标志着精准扶贫被纳入国家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精准扶贫理念深入人心,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在增多,一批优质的精准脱贫题材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内容
纪录片的叙事,是创作者根据生活的本来面貌,对生活事实的艺术表述[2]。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是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精准扶贫理念的兴起不仅意味着整个纪录片题材体系的扩充,同时承载着国家政策与影视艺术化创作的结合。因此,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在政策教化与艺术化创作方法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内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范围和原则,二是典型人物角色的选择,三是主题意义的表达。
(一)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选题
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初期,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拍什么”。纪录片可以突出情节因素,强调冲突和矛盾,也可以突出故事因素,强调生活本身的过程。因此,题材的选择范围及原则是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内容选择的重中之重。
1.题材的选择范围。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规划了详细的精准扶贫策略,规划范围包括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片区县、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从规划范围可以看出精准扶贫的主要阵地在广大农村。精准扶贫题材和涉农题材的融合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适应时代的新发展,体现了精准扶贫题材的时代性。比如在纪录片《我的扶贫年》中,影片以东北几个农村村落的精准脱贫之路为切入点,生动地记录了火热的农村生活气息和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实践。
精准扶贫帮扶措施具体分为7项:一是结对帮扶,二是产业帮扶,三是移民搬迁帮扶,四是技能培训帮扶,五是基础设施帮扶,六是合作社带动帮扶,七是保障帮扶。根据精准扶贫理念、帮扶措施,结合现有纪录片,可以将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细分为产业发展脱贫题材、移民搬迁题材、教育技能培训题材、合作社带动帮扶题材、基础设施及保障帮扶题材、生态环境脱贫题材。
2.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选题的原则。媒体纪录片是反映现实、记录时代的一面镜子,理应为农村精准扶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3]。每个时代因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形态的差异,都形成了特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文化内容。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时代性主要表现为影片所反映的中国当代社会风貌、时代精神及社会现状。在选题时不可忽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必须了解时代精神,彰显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关注时代变化。
(二)典型的人物角色的选择
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和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一样,都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叙事内容。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以人为本,在影片创作的过程中,典型的人物角色选择留下的不单单是个体的形象,更深层次的是以小见大,通过精准扶贫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来展现时代及社会的缩影。因此精准脱贫题材纪录片的主体人物选择应该是能体现正能量的,符合当代社会精神文明要求的。笔者通过了解政策方针,观摩众多精准扶贫纪录片,总结出脱贫攻坚纪录片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角色:基层扶贫干部、具体的贫困户个人、当代青年大学生村官、扶贫企业家。
(三)主题意义的表达
随着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主题是纪录片的统帅,无论是选题的范围、原则,还是叙事结构的安排,都需要根据主题加以斟酌。
1.脱贫攻坚战的真实记录。“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它通过摄影或摄像手段对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时间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作的记录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愉悦功能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4]《中国力量》这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挖掘了全国各地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通过真实的案例、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创作手法,展示了脱贫攻坚战这一伟大实践,记录着这一时期全中国人民共同谱写的伟大乐章,呼应了时代主题。
2.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北师大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纪录片是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时代的一种记录,它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观察与描摹,更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动力,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忠于这个时代的,也是有力的推动者。”[5]纪录电影《落地生根》讲述了在云南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沙瓦村的巨大成就,影片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在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具体政策的帮扶下,沙瓦村人克服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摆脱贫困的故事。沙瓦村人民在采访中表示纪录片的播出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们,让更多贫困地区的人们看到了并肩作战的力量,他们将怀揣梦想和期盼,更加坚定脱贫的决心和信心。围绕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旋律题材纪录片契合国家时代主题,对社会进步、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精神脱贫的共建和传播。纪录片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记录人类发展历程,于当下、过去、未来,都具有重要地位。精准脱贫题材纪录片帮助人类形成精神脱贫的“蝴蝶效应”:一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播出,就像热带雨林中蝴蝶轻轻一扇翅膀带来的微弱气流,影响鼓励着一小部分观众,而这微弱气流带来思维观念的精神启迪又会产生更大范围的传播影响,为人类精神脱贫的共建与传播作出贡献。2019年8月7日,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在美国播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总观看量已达600多万次。纪录片深入走访了贵州、甘肃、新疆、山西等偏远贫困地区,反映了中国扶贫工作最真实的状态,以跟踪拍摄的方式记录了哈萨克牧民靠养骆驼积极脱贫致富、第一书记投身农村第一线工作等故事。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用中国大地上鲜活的脱贫故事点亮精神脱贫的星星之火,为全人类的脱贫事业添砖加瓦。
三、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一)叙事手法
1.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是指抛开上帝视角,用平实、朴素、有温度的镜头语言表现与生活相关、贴近现实的人和事。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用镜头将贫困地区真实、真情、自然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采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能够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拉近观众与紀录片的距离,使观众在心理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纪录片《山路弯弯》以驻村第一书记谈永刚为切入点,讲述他带领虎峪村50多名留守老人学习科技种植梨树、希望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故事。纪录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在影片开始用驻村第一书记谈永刚的口吻为观众介绍虎峪村的发展状况,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农村地区面临着虎峪村的现状,这是大多数地区农村面临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记录电影《星光》向大众展示了曾经的贫困人口在脱贫后更生活化、日常化的真实面貌。比如片中身处家庭多重苦难之中的“中国好人”罗美云,在当地生产脱贫、农村低保、教育补助等措施的帮助下,靠大爱撑起不幸之家。
2.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手法通常在诗歌中用于事物、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使用某种特定的符号表达抽象的概念、情感和思想。在纪录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影片主题含蓄深刻,给观众留下回味的余地。纪录片《出山记》中“出山”不仅意味着大漆村在脱贫攻坚易地搬迁政策帮扶下搬出大山住进城市,更寓意当地的贫困户在精神层面上真正走出贫困思维这座大山。大型脱贫攻坚系列纪录片《承诺》从“承诺”二字立意,表层是国家政府实施精准脱贫政策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承诺,更是不同地域的人们为摆脱贫困、改变命运而努力拼搏、不放弃的自我承诺。
3.冲突与悬念的设置。有故事就有情节,情节少不了冲突与悬念的设置。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冲突与悬念的设置能够丰富纪录片的叙事元素,为影片制造张力,增加趣味性。纪录片《出山记》中巧妙地设置了很多悬念与冲突:想搬下山结婚生子的申周与年迈执意要留在大山里的父母的矛盾,两代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搬与不搬的争辩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有村民申学科父亲的病能否治好,村支书在扶贫工作中引导民众了解易地搬迁政策不惜自己掏腰包,在修路过程中遭到拆迁户的不理解与争吵,种种艰辛与困难都使纪录片呈现出更加生动细腻的叙事风格。镜头记录了脱贫攻坚战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人物真实的心路历程,传递贫困地区在努力脱贫过程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视听语言
1.镜头语言。镜头是构成纪录片最基本的单位。根据景别划分,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根据摄像机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移动镜头,移动镜头又可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镜头、降镜头、甩镜头。
用镜头说话,就是像说话一样用镜头表达意思。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中,镜头语言服务于影片的主题内容,运用不同的镜头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下面以空镜头为例,简要分析镜头语言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中的魅力:
空镜头即景物镜头。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多数以农村脱贫攻坚为背景,空镜头不仅能够起到交代环境背景与时间空间的说明作用,还是通过结合纪录片的抒情和叙事手法来提高纪录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在纪录片《巍峨乌蒙,情系雨河》开头部分,一开篇便是对当地自然生态风光的全景展现,航拍镜头下的绵连大山、袅袅炊烟很好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两步走的理念,加上舒适度和契合度较高的解说词配音,使影片同时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和宣传性。镜头下贫困地区的自然风光不仅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还有可能带来当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2.声音语言。纪录片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体,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普遍较长,拍摄素材琐碎繁多,而声音语言能够将拍摄的众多镜头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联起来,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增加画面的信息,使影片在结构、内容、主题表达上趋于合理完整。
在纪录片《养驴记》中,诺肉孜节当天,赛驴比赛场上各家战驴激烈的打斗声、台下村民的欢腾声等现场环境声交错在一起,生动立体地展现了诺肉孜节的热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纪录片《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响和解说词:伴随着山间里嘹亮的鸡鸣声、悠扬的背景音乐,解说词“走出大山,去寻找一条脱贫致富之路……80后的王娟却截然相反”,将纪录片的主人公——返乡扎根的青年大学生王娟引出来。解说词的加入对纪录片中出现的王娟、碧桂园扶贫人、走路不便的阮建伟等人物的背景进行了补充说明。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音乐与纪录片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艺术化创作的手段。很多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中都加入了当地特有的民歌,加上影片中人物方言的口语表达,增加了纪录片的亲和力。在纪录电影《星光》中,各地域人民方言的使用,使影片中情感的表达更为自然,为影片增色不少。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海兰江畔稻花香》以精准扶贫为落脚点,讲述了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海兰江畔的人民运用智慧和力量来摆脱贫困的故事。影片中朝鲜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歌声贯穿始终,歌声中流露出朝鲜族人奔向富裕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
(三)叙事节奏
节奏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规律性变化的一种韵律,如音乐的快慢、文学写作中的发展高潮结尾、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可分为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只有统一协调二者,才能像交响乐一样,吸引观众注意力,推动影片向前发展。
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相互影响,内在节奏是外在节奏的根本。纪录片本身事件的情节发展所表现出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及人物自身、心理活动都是叙事的内在节奏。对纪录片内在节奏的良好掌控,会给观众带来张弛有度的感觉。
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中,外在节奏是指通过剪辑手段营造的节奏,主要表现为镜头画面与纪录片解说词、音乐、音效的组接。常见手法是“静接静、动接动”的原则。解说词、音乐音效与镜头画面相结合也能够产生节奏。
四、叙事结构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
纪录片是叙事、结构的艺术。在电视纪录片中,结构是叙事的具体化和意象化,叙事要通过结构才能流畅地表达作者的审美感知。因此,确立结构,也就是确立展开和完成叙事的方式和意义[6]。通过观摩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进行对比,总结出叙事结构可分为阶梯循序渐进式、平行板块式。
(一)阶梯循序渐进式的叙事结构
阶梯循序渐进式的叙事结构是指影片的叙述内容在时间、空间、逻辑关系上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有一定的线索联系。纪录片《养驴记》以时间为轴线,用整整一年的时光堆积,跟踪拍摄记录皮山县木吉镇兰干村村民通过养驴脱贫致富的过程。整个纪录片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人物活动来形成叙事结构:兰干村村民从买驴、新春赛驴、万里运驴、户户养驴、老手选驴再到保护母驴顺利度过炎夏生产繁衍,整个纪录片遵循事件发展规律,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增强了纪录片叙事的故事性和真实性。
(二)平行板块式叙事结构
平行板块式叙事结构是指纪录片在围绕同一个特定主题的前提下,各个板块有平行、并列的时空关系,板块之间既可以是平行独立建构的,也可以是打碎进行的交织处理。纪录片采用平行板块的叙事结构,对拍摄素材的选取有很大的随意性,更注重创作者主观意识形态的表达。2020年由赵薇执导的纪录电影《星光》上映,影片以人的生命线为主线,采用小孩、少年、老年的順序,呈现不同地区不同人在脱贫后的生活影像。孩提的懵懂、青年的茫然、中年的迟疑,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主题。整个电影空间跨越新疆、湖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等地,从全片的叙述方式上来看,他们之间的生活是交叉的。但从本质上看,该纪录片是板块式的结构,不同地区不同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现状不一样,致贫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没有内在的联系,但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曾经身处贫困苦难中的人们,都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五、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不足与思考
(一)存在的不足
1.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制作不够精美。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是近几年出现的,创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一些影片中制作不够精美,可观赏度还有待提高。纪录片商业化进院线是当今纪录片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到目前为止院线上映的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屈指可数,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如何在政策教化和艺术化创作中找到平衡点,还值得继续钻研探讨。
2.内容表达模式化。由于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强调时代主旋律的讴歌,不乏有一些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为了讴歌宣传,通过宏大的镜头,清一色地表现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人公伟大、高尚、无私奉献的形象,内容表现模式化。
3.受众少。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很多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在创作的过程中忽视了影片艺术化创作和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平铺直叙的影片风格大大降低了纪录片的可观赏性,观众难以坚持看下去。对于部分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只能在网络中找到纪录片的宣传片或媒体新闻报道的片段,很难找到完整的纪录片,且很多都只是在当地媒体播放,观众获取视频的渠道受到限制,造成了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受众少、传播力度不够、影响力不大的局面。
(二)解决办法
1.注重艺术性创作方法,展现人文关怀。在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要考虑纪录片的人文性,所要表达的主题应该蕴含着人类独有的感情。通过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在纪实与艺术中找到平衡点,提高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可观赏性与社会价值,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观众在观看后才会有所感悟,进而精神层面得到提高,达到教化与艺术的共赢。
2.以人为本,避免程式化。在中国影视发展史上,样板戏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革命样板戏在所有的人物中主要突出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和中心人物,其流行造就了程式固定化的人物、单一化的戏剧内容。样板戏虽然为当时社会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贵的精神食粮,发挥了重大的教化作用,但也对影片的艺术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今天,样板戏能够给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带来借鉴、启示意义。
3.利用新媒体平台。不仅要做到内容创新,还应该做到传播方式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结合新媒体平台(腾讯、爱奇艺、优酷、微博、抖音、快手等)进行传播,提高影响力。
六、结语
对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叙事结构与创作方法的研究是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创作者饱含人文关怀精神与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手段、丰富的镜头语言、细节的抓取、矛盾冲突与悬念的增强,为大众带来精准扶贫路上的故事,呈现鲜活、有力量、有温度的社会影像,意义重大。在2020年,随着脱贫攻坚决胜年的到来,实现艺术性、可看性、主流政策内容教化功能的共赢,为观众带来内容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是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前进路上的发展趋势。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体系会更加专业和完整,走向多元化发展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 詹弈嘉.精准监管紧盯扶贫“最后一公里”[N].经济参考报,2017-02-06(A05).
[2]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93.
[3] 王平.精準扶贫“内外融合”的影像志——纪录片《出山记》的发展传播学解读[J].戏剧之家,2019(11):53.
[4] 王列.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4-5.
[5] 渔火.中国纪录片2017回眸:除了“纪录”,它们还是“时代的礼物”[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27447814_100145528,2018-04-06.
[6] 蔡之国.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006):8-9.
作者简介:曾晶芳(1998—),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河科技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冯德岭(1986—),男,山东郓城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电视纪录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