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20-09-10王尊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重庆大数据

摘要:数据资源将成为人类量化并预测客观世界的关键物。当前,重庆正在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是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重庆具有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整合内外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谋划,注重顶层设计;应用引领,重在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实现数据价值。此外,还应注意用户隐私安全和国家数据主权安全等。

关键词:重庆;区域数据中心;大数据;数据增值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126-02

当前,大数据已上升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在移动用户体验规模、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传感分布等高速量化积累的基础上,以“电子商务、现代制造和互联网”相融合的大数据生态系统已具雏形;同时,“三网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等国家政策密集出台,政府正着力打造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全行业跨界发展体系。可以预测,将大数据跨界融合到市场服务、社会治理与政府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而数据资源将成为人类量化并预测客观世界的关键物。

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节点上,系“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国家、区域改革发展探索、带动与引领的重任。同时,为更好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实现“2049”远景规划目标,有必要将重庆打造为区域数据中心,成为国家“信息通衢”之地。当前,重庆正在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这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

一、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是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

数据中心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区域数据中心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一体化形成的,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不同领域的超行政区数据资源库。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中,提出结合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统筹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布局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同时,提出开展区域试点,促进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整合和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已纳入了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

因此,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进和信息化的发展,分布式数据中心建设和区域性数据库节点建设将是必然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和战略要求已被其他城市所关注,部分城市已经率先实施,如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已经启动建设。但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为沈阳,但大连在2017年3月17日就宣布启动建设东北亚大数据中心,可见数据中心已成为各地城市竞争的内容。

(二)重庆具有建设西部区域数据中心的独特优势

重庆市充分认识到了公共数据中心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目前,中国国际离岸云计算特别试验管理区、重庆至新加坡的国家级国际数据通道、两江新区若干大数据中心等业已建立。但这些数据中心偏重主题性,对区域类数据中心建设却重视不够。不过,既有的云数据中心规划都可以在国家数据中心节点或区域数据中心建设战略上实现规划对接,将之纳入重庆市区域数据中心建设主题资源库,从而为重庆市率先建成信息通衢提供了基础。

(三)西部区域数据中心建设有利于整合内外资源

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其他行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区域数据中心建设可以有利于重庆市吸引和整合内外资源,形成以重庆市为中心的跨区域的技术创新联盟、跨区域的创客空间、跨区域的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网络或协同孵化创新中心等[1],从而使重庆市成为大数据产业的集散地,成为创新创业的集散地。在实现区际协同创新,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区际共享的基础上,推动重庆市形成远优于其他城市的发展驱动力,成为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一流城市建设目标的助推器。

二、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谋划,注重顶层设计

1.争取政策支持。兴建超大型数据中心属于国家严控事项,要积极结合重庆优势,争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予以政策支持,在3+级或4级的战略上启动西南区域数据中心建设。在西南区域,与四川相比,重庆不受地震等天灾威胁,为数据中心提供了稳定的营运环境;与云南和广西相比,重庆的信息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与贵州相比,贵州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已经成为国内标杆,且气候资源优于重庆,具有建设西南区域数据中心的优势,对重庆市构成巨大竞争压力,但重庆市在金融、经济、产业、技术等方面优于贵州。

2.加大调查研究。区域数据中心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但因涉及政策、土地、资金等多项重要资源,重庆市尤其应注重顶层设计,谨慎决策。建議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对建设可行性、建设和运维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审慎准确的评估,统筹数据中心的科学布局规划工作。尤其是考虑到如何辐射和吸引西南区域上,要花大力气进行调研,群策群力,科学研究,高标准建成西南区域数据中心。

(二)应用引领,重在整合资源

1.整合现有各数据中心。对现有的太平洋电信、中国联通两个数据中心进行完善和升级,加快推动腾讯、浪潮、斐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数据中心建设,注重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逐步建立整合机制,健全共享接口标准,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为建立超大型数据中心打好基础。

2.整合现有各主题数据资源。对区域经济运行状态、地理、金融、税务、人口计生、医疗、科教、社会保障等一批国家级区域级数据进行实质对接。将一些规模小、效率低、资源耗费大的向大型数据中心迁移,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使用,节能降耗。

3.建设行政与市场相统一的数据中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政务数据统筹整合。各党政机关应逐步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并引导企事业单位逐步将相关应用向数据中心迁移,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不同领域的超行政区数据资源库,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数据即服务,让数据中心成为企业的生命线。

(三)优化服务,实现数据价值

1.优化基础设施能级。数据中心业所面对的主要约束之一,是缺乏合适的土地兴建大型高端数据中心。重庆市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具有广阔的物理空间,可供兴建数据中心。相关部门可合理规划和大力支持数据中心的用地规模,在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2]。

2.提供数据增值服务。一般来说,普通的、原始的数据即使是一座“金矿”,不经“冶炼”也是难以显露出高价值的,这些数据往往存在数据源分散、质量较低、内容和形式较为单薄等问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数据增值手段和方式,例如数据清洗、数据提炼、数据开发等增值计算方法,来使数据增值丰富化[3]。围绕数据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优化数据增值服务,在数据技术产品研发、行业数据创新应用与融合、数据标准体系和支撑体系、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数据存储、资源共享、技术支撑和价值挖掘于一体的数据生态系统。

3.加强西南区域数据的辐射和对接。发挥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积极对接西南地区、东南亚部分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地理、人口、贸易、金融、投资、航运、物流、能源、价格、信用、税务、科教、医疗、舆情等数据资源,推进西南地区的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以重庆经济发展带动数据服务,以数据服务辐射和对接区域推动经济发展。

三、建设的注意事项

在大数据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中,安全和隐私问题是公认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随着海量数据上升为基础性资源,大数据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就不再局限于用户的隐私安全一方面,还需考虑国家的数据主权安全。

当前,国内针对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用户个体的隐私问题,而且主要是针对数据传播中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4]。实际上,大数据在存储、处理、传输、转换等过程中,用户面临的威胁并不仅限于购物习惯、好友联络情况、检索习惯、地理位置等隐私数据的二次利用甚至泄露。不管是告知与许可、模糊化还是匿名技术,都将难以回避云平台服務商、数据使用方等不同主体对用户隐私数据的滥用等威胁。冯登国认为,建立以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为主要目标的云安全技术框架仍是当前大数据安全技术的重大挑战之一[5]。大数据管理下的数据外包与服务外包安全、可信计算环境、保护隐私的数据挖掘等技术已为学术界所关注。

相对于个体用户的安全隐私,国家的数据主权安全也是大数据安全另一个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数据具有“主权”,这既是一个产权问题,也是国家安全问题,这是其已上升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所决定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搜索引擎几乎完全垄断了欧洲的海量用户数据,利用用户隐私信息开展商业竞争,甚至涉及政治情报等,欧洲国家与谷歌搜索引擎进行了一场数据主权争夺保卫战。在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已提出了运用大数据资源增强网络空间数据主权保护能力的构想。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如何解决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如何通过顶层设计来促进云计算安全框架与数据权益保护法等核心机制的构建,既是政府面临的挑战,也是大数据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四、结语

重庆正在成为国内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新兴区域,这与重庆的数字经济环境、网络条件及政策环境分不开。近年来,重庆出台《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0年,针对中央提出加快新基建进度,重庆提出在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用地上,将优先安排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智能产业项目等用地供应,这必将对重庆、西南乃至全国实现数据大集中大融合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国伟,陈晓燕.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领域与关键问题:以武汉市为例的分析[J].智慧城市评论,2017(02):88-96.

[2] 张峰.与通信安全有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信息安全,2013(05):86-87.

[3] 孔贝贝,谢靖,钱力,等.科技大数据增值丰富化方法研究与工具研发[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3(07):113-122.

[4] 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01):246-258.

[5] 冯登国,张敏,张妍,等.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01):71-83.

作者简介:王尊(1982—),男,重庆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重庆大数据
2020年重庆成绩单
重庆之旅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