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该化繁为简
2020-09-10丁云
丁云
过去能用到极致的物件,现在可能仅仅因为“不喜欢了”“用腻了”就被淘汰出局。但多问一嘴,我们会因为在消费上的“任性”“为所欲为”“无拘无束”而感到快乐吗?
从“光盘”到垃圾分类的消费反思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光盘行动”2013年发起,宗旨是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2020年响应号召,全国上下又再度掀起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该“光盘”的,或者说厉行节约、适度消费的,仅有粮食吗?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里,2020年底前,46个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苏州是其中之一。苏州于6月1号正式实施《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随着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日渐娴熟,人们对产生的垃圾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是为了减少垃圾分类时不必要的麻烦,不被督导员“批评”,干脆减少一部分可有可无的消费。比如不再在家里点奶茶、串串之类。没有这些消费自然就没有相应的垃圾产出,也减少了一些较有难度的复杂垃圾分类处理。二是各个社区为贯彻更彻底的垃圾分类,常常举办很多活动,并扩展出去,变废为宝之类,也使得城市居民再思考,从这到底属于哪一类垃圾,转而思考这到底算不算垃圾、要不要扔,进而逆向思维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这台灯该不该换,能不能再用段时间?押后新旧交替时间。这也贯彻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宗旨。
千禧年之后,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特别是在苏州这样的城市里,千禧年之前很多人的家庭生活条件已属不错,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家电、电脑、手机等都能买上,但跨过千禧年之后的二十年里仍然有了大跨步式变化。家电、电脑、手机不行就马上换,有时候因为觊觎新功能、新科技,令这些物件“被迫式下岗”。新功能、新科技固然很好用,但是淘汰下来的物件如何处理成了问题。尤其是手机,你不敢也不该唐突地以二手货处理,因为你残留的支付信息或将成为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漏洞。消费,偶尔也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消费得越多,有时麻烦越多。
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
处于消费时代的我们拥有什么?很多很多。
女人节省了去商场逛街的时间,即便新冠疫情也不影响她购买的速度,在家时间待得长了,反而成了她“排解寂寞”、不断消费的理由,家里各种生活快消品都是以“打”计量、囤货的,衣柜里的衣服可以不重样的穿上一整季度;男人又换上1个新手机,美其名曰“支持华为”,家里头3台电脑是基本配置,可能还没包括平板;即便只能在家一对一视频,孩子还是按部就班地上着各门功课的课外辅导;就连老人都不甘示弱,跟着小区里的老人,每天都买回来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拥有这么多东西的我们,觉得开心、满足、踏实吗?并不。常常患得患失,明明有很多事要做,但无法长驱直入地一一“扫雷”,工作、学习、家务的效率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我们明明拥有的越来越多,却越来越疲惫不堪。而这一切的拥有,原本是为了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百年前,梭罗在名著《瓦尔登湖》中的娓娓道来,却在当今时代的浮光掠影中显得越发深刻。
停下茫然地获取,回归最初的理想,或许你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生活过得好不好和你拥有多少物品毫不相关。
乔布斯年轻的时候觉得各种家具都不好看,于是住在啥也没有的一件空房间里。老乔那阵子日子过得不好吗?没有,事业上他在做改变世界的事情,生活上和朋友弹吉他玩玩唱唱,啥也不耽误。他的生活很好,尽管屋子里空无一物。
上世纪80年代,西方“极简主义”开始风靡;本世纪初,“断舍离”文化在日本悄然盛行。如今,与“极简主义”“断舍离”文化有着异曲同工意义的“光盘行动”也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特别是一些精英阶层里推广开来。“简约生活的72条观念”、“关机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等成为了热门话题。
“简单生活”是目标明确,剔除干扰的生活方式
我们所追求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一双健康的父母,一个携手一生的爱侣,一两个可爱的孩子;几个交心的知己;一份热爱擅长,并可以当作终身职业的事业;一两个爱好,时常让自己沉迷其间,忘了时间和生活细碎中的不愉快……
略去表面的假象,本质得以清晰呈现。我们真正想要的,从来都是“小而美”“少而精”。
明确内心真正的渴求,就知道该如何去改变、提升我们的生活。
首先是物尽其用,用到不能用为止。“我家里的餐桌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沙发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三代人用过。”一位“简单生活”奉行者骄傲地“炫耀”。这不代表我们要使用破破烂烂的东西,但确实,经典、坚固的家具物件能够穿越时间的羁绊,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是所谓的快消品,经不起时间的磨练,尤其是当我们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提升,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提倡使用品质更好、经久耐用的物件,让岁月再给它们增添一层属于你的迷人气质。
另外是不攀比、不跟风。任何品牌,盲目跟从潮流、没有自身风格,都无法成为经典,意志不够坚定、目标无法明确的人,是无法获得可贵的成功的。没有必要为了不切实际的面子、虚荣而牺牲终极的实际利益,吃多少点多少,该打包打包,该多少花多少。坚持自己的步调,形成自己的行事准则、处事风格,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的经典。
在这个信息泛滥、以假乱真的时代,还有一项必须减少,忽略不必要和过多的信息干扰。成年人应有该有的判断力,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而不是盲目听信,听风就是雨,“玩物丧志”,耽误了该做该干的正经事。
追求精致而简单的生活,并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经济环保、不会成为我们做出正确决定的羁绊,同时又目标更为明确,向着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方式。
从物质的暴发式消费,回归心灵的真正渴求
简单生活里消减、简化的,是现代人过多的欲望。
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无论贫富,“简化欲望”都可以达到“简化生活”“简单生活”的目的。因为它是从主观欲望著手的,所以对任何经济状况的人都是有效的。
道家“大道至简”,墨家“节用节葬”,儒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还有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都源自于此。欲望有限,所以能满足于最简单基本的生活。
《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提醒着我们,每个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实际上能在世间享受的东西非常之少。如一只口渴的鼹鼠到河边喝水,充其量也就是把整个肚子喝撑了,再多余的河水对它来说没有意义。可是,现在很多人的欲望却能膨胀到想要占领整条河流,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有时,我们会回忆过去的时光,简朴单纯,不需要过多思考之外的事务。扪心自问:风月依旧,今日是否有吟风颂月的闲情?美好依旧,只是人心异也。去除不必要的欲望与杂念,才能勇往直前,向着该有的目标飞速前进;才能感悟到身边的美好,更珍惜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