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分析

2020-09-10代斌玲杨红燕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月经不调

代斌玲 杨红燕

【摘要】目的:统计并分析月经不调患者的中药处方,结合中医药理论知识,总结用药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9月台州市中医院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处方中随机抽取1200张,利用中医理论结合统计学方法,统计用药频率,分析调经方剂配伍规律和用药特点,探讨用药规律。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每张处方的药味数平均为15.5味,用药频率在前5味的药分别是当归、白芍、川芎、茯苓、山药。最常见的辩证类型有8种,其中气血两虚型最常见,占23.58%;其次是脾肾两虚型,占22.83%。结论: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符合中医治疗理念,为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提供参考,能将临床中药学与临床结合,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中药;处方分析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0)11-020-02

月经不调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指的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发生异常,以及伴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各种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主要由于各种外邪入侵、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常以及体质等因素导致气血津液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冲任二脉损伤及胞宫受损的病理过程。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发病机制则为脏腑、气血、冲任失调、胞宫藏泻失常[1]。患月经不调的病人数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西医西药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采用激素等药物,疗效不好且副作用大。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同病异治,不同的病机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对脏腑、气血、冲任和胞宫进行全面调理,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且不易反复,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通过处方统计分析调经的常用中药及药效药性,常见月经不调证型及治疗方法,总结调经基本方药,指导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台州市中医院门诊中药房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对完整书写诊断及证型,服法为煎服,且经医生药师签名的合格处方予以采用,每月从中随机抽取100张,共1200张。

1.2 方法

中药名称、功效、方剂分类按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2]、《中药学》[3]中相关标准进行。采用Microsoft Excel统计中药处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每张处方的味数、中医证型、中药使用频次、以及使用频次排名前40中部分中药的药效药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记录并研究分析。

2.结果

2.1年龄统计  月经不调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是1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4岁。大多数患者为中青年(20-45),占90.50%。最小年龄仅为10岁,可想而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女孩子出现了早熟现象。

2.2用药量统计  每张中药处方中药味数为9-20味,平均药味数为15.6味,其中以16和15味最多,分别为652张(占54.33%)和218张(占18.17%)。

2.3.1中医证型分类统计

从1200例患者的处方中可以看出,月经不调中医有多种证型,其中以气血不足和脾肾两虚最多,分别占23.58%和22.83%。月经不调的主要病因是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感六淫或多孕多产所伤,也有因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失衡、气血失常、冲任失调,进而引发月经不调。表1验证了月经不调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关系最密切,脏腑功能异常容易引起气血失调,故补肾、疏肝、健脾和调理气血是治疗月经不调的大法。[4]

2.3.2单味药使用统计(使用频率前40味中药)

由表1可见1200张中药处方中补血药当归使用频率最高,共936次(占78%),当归的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能补能行,血中之气药,也是血中之圣药。《景岳全书》[5]提出“女子以血为主,血王则经调”,指出血旺则月经正常,任何影响血液的充盈都可以导致月经失调。使用频次第二位是白芍,共819次(占68.3%),它包括酒白芍和生白芍,白芍功效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2.4.2高频中药所属类别分析

补益药使用比例最大,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然后是利水渗湿药和芳香化湿藥,最后分别是收涩药、消食药、清热凉血药、解表药和化痰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前提,因此补法在治疗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在补益药中,补气药使用最多,其中甘草在方中主要是调和诸药,若除去甘草则补血药使用最多,其所用的中药有当归、白芍、熟地黄。符合“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6]的论述。“妇人以血为基本”[6],故治疗中必须时常顾护阴血。活血化瘀药使用排名第二,可见瘀血不去阻塞脉道,新血生成不足则可导致月经不调。肝主疏泻,疏泻不及则肝郁气滞,气能行血,气滞则血瘀,故重视从气调血,具有理气化滞作用的中药频次居第三位,如陈皮、香附、梅花等,已达疏肝理气解郁之效。疏泻太过则木乘脾土,运化失常,统摄不利,导致月经不调,故常用调养脾胃之药,如茯苓、党参、白术等。可见符合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藏血而主疏泻,体阴用阳等。

3 讨论

通过对月经不调中药处方的统计分析,可见调经主要使用的中药是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调理人体的脏腑、气血、冲任和胞宫,使人体趋于一个阴平阳秘的状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月经不调患者比较普遍,一些调经基本方药值得推广使用,统计结果可以为医院拟定协定处方和院内开具膏方提供依据。月经不调有很多种类,由于个体差异证型不同,需要同病异治,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用药习惯,本文各味药物的使用频率并不一定全部反映用药的普遍规律,该统计分析仅为治疗月经不调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罗颂平.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1-63.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17.

[3]赵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

[4]王阿丽,陈艳.王子瑜妇科临证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64.

[5]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37-842.

[6]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3-53.

基金项目: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特色中药内外联用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研究》(XM20190455)

作者单位

台州市中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月经不调
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经验介绍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妇宁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月经不调的日常护理注意要点有哪些?
坏习惯引发月经不调
抗生素与中医中药两种方法治疗感冒的疗效比较
怀二胎月经不调成了“拦路虎”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