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的外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0-09-10王文卓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新冠肺炎发展策略

王文卓

摘要:在新冠肺炎不断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国内外政策的不断调整,外资企业的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活动受到了很大冲击。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在华外资企业已经出现了人事纠纷、技术落后以及投资成本过高等危机。本文分析外资企业上述危机,得出外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包括重视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坚持节能减排以及合理利用政府政策等。

关键词:外资企业;新冠肺炎;发展策略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 年 1 月,国内多地发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了如“实施封锁”、“停工、停业、停课”等措施。疫情本身与疫情防控措施重创了生产与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遭受巨大冲击。以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为例,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20 年 1 月份 -2 月份增加值下降 13.5%。外资企业为顺利渡过新形势下带来的经济困境,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以控制生产经营成本。

1.新形势下外资企业采取的措施

1.1随意裁员与招聘困难并存

由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占据了企业总成本的大部分比例,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时,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裁员,就成了企业的首选措施。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统计,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裁员的公司接近三成。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忽略了裁员所需要履行的必要程序或急于减少经营成本,在进行裁员时,忽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裁员的正常程序,随意裁员。此类现象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空闲岗位较多,复工后的人力资源短缺。同样是来自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简历投递数量同比减83.35%”,加之疫情后交通尚未完全恢复,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人员流动较前大幅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可雇佣员工数量急剧下降,基于此,可能出现招聘困难的局面。由于疫情期间企业随意裁员,部分岗位处于空闲状态,在全面复工复产后,空闲岗位将再次需要员工进行填补。岗位缺员加之招聘困难,后疫情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将面临重大危机。

1.2薪酬福利待遇降低

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企业管理者未与员工商定或不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随意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政策,如直接缩减薪酬或通过调离原工作岗位等方式变相缩减薪酬待遇,以此来达到缩减企业成本的目的。员工薪酬福利待遇受到影响,从企业控制成本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从企业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来看,不利于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更不利于激励员工,从而可能导致劳动效率的降低,进而影响企业整体效益。

2.新形势下外资企业存在的危机

外资企业由于采用的不当措施造成了一定的生产危机,从而导致企业内部产生相应管理危机,其中包括人事纠纷、技术落后以及在各地政策不适应等问题。企业必须重点关注下述危机。

2.1人事危机

当制造型外资企业出现停产危机后,工人会对停产的不满以及后续解决方案的劳动纠纷此起彼伏,由于无法安抚员工将会导致企业口碑一度下滑。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再就业问题。如外资企业车间操作员多以中年员工为主,而作为制造型外资企业,一线车间操作员占员工的比重远远大于工程师。其中多数员工为双职工家庭,单位的停产对其家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之二是员工可能会对安置补偿方案不满。相比于固定赔偿金,员工从根本上更加希望企业能够继续生产。站在情感角度来讲,大多数员工在车间里付出了多年的劳动,企业同时承载着员工的梦想,停产消息定会令员工难以接受。因此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安抚员工情绪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述问题发生。

2.2技术危机

部分外资企业缺乏与时俱进的技术创新,更有甚者只有唯一的大客户,这对国际一线公司在华的经营管理来说十分危险,一旦客户提出更高的制作工艺要求或重新寻求各方面条件更加优质的资源,其企业的正常运营便岌岌可危。甚至直到该企业遭遇停产都依旧未增设新的生产线以及配套研发适应客户新要求的生产技术。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若不能紧跟行业向前发展的脚步,在技术上落后于其他企业则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结果就是有可能被行业所淘汰,另一种结果就是以高额的资本为代价换取核心技术的使用权,但上述结果都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必须进行企业的技术创新,以保障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

2.3对政府政策的不适应性

外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但有些部门为了面子工程和一时的经济利益,盲目向外敞开大门、不经调查就“亮绿灯”,忽视对外企的监管、不能保障员工的权益。然而,政策总是不断转变的。我国在外商投资企业对当地人民产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视,事先对准备落户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分析,出台许多新的政策,关注并监督落户后的外商投资企业,既重视外资企业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负面影响,又衡量外资企业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限制外资企业的扩张发展。

3.新形势下外资企业应采取策略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提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阶段。劳动成本优势逐渐落后于东南亚、拉美等国家,产能过剩问题持续存在,只有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走向更加优质的新阶段,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外资企业既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又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要关注和适应当地的相关政策,利用中国政府给予的便利,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才能在中国真正站稳脚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3.1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企业乃至全行业发展的灵魂,我国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以廉价劳动力为主导的招商引资,外资企业要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否则难以在中国市场长久发展。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长期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必将被行业所淘汰。以生产型企业为例,产线运营的成本、产出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以进一步降低耗能、人力成本。很多外资企业落户在中国大中型城市高新区或创业园区,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因此,外资企业应积极与地方高校与研究院、有创新力的民企进行合作。

3.2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品转型升级

外资企业最初都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率先入驻东部沿海区域,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國产业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升级,东部沿海区域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生产成本也上涨。因此,企业应考虑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直接减少劳动力成本和地价成本或进行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将需要劳动力成本的业务外包。

3.3提倡节能减排,顺应绿色发展潮流

很多外资企业看中的是中国拥有大量的资源以及承载污染物的能力,并且政府最初主要是为了 GDP 的增长,大规模引进外资,尤其是很多制造业,并未关注对地方环境的影响。但是,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消耗资源过多的外资企业面临着挑战。因此,外资企业要顺应绿色发展的潮流,改进自身的生产技术,注重对地方环境的保护,配合地方政府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合理利用政策,保证运营合规合法

地方的管理以及支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对于外资企业同样如此。第一,我国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素;第二,外商投资企业应学会利用工会以及地方部门协调企业的人员纠纷问题,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矛盾。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工会的口号往往是致力于改善员工与雇主间的矛盾,代表员工集体合法权益,但工会在雇主侵犯员工的利益时只能起到说服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够在纠纷的最初阶段,享受更多话语权以及发言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花费在劳动诉讼以及劳动仲裁中的资金,而且也可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也是建设和维护企业品牌的有力证据;第三,我国一直致力于帮助外资企业在华快速健康的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总而言之,外资企业应事先认真研究我国政策,在落户前为企业最大程度上选择产业和区位的便利,在落户后遵循政策指导和法律法规进而开展经营活动,以获得政府的长期支持,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外资企业在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构建——以多元治理为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 , 2014 (2):107-111.

[2]朱婷.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新经济,2016(32): 100-101.

[3]刘可夫,陈方园.在华外资企业跨文化沟通解决案分析——以NEC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0(40)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新冠肺炎发展策略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新时期浙江省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探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我为园区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