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教学中如何基于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020-09-10王士威张鸿雁
王士威 张鸿雁
摘要:通过心电图诊断病情是每名职业医生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重视基础知识培养、改变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着手,加强培养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力度,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关键词:心电图教学;培养;实际分析能力;
引言:心电图是医学系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更是身为医者必备的职业技能,然而心电图理论复杂、图形灵活多变,每名患者的心电图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果仅靠死记硬背,学生很难掌握技术要领,准确阅图。因此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心电图阅图要领,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分析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
一、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强化学生心电图机的操作技能
心电图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心电图相关概念的注解,心电图机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心电图的导联组成等内容,教师必须由浅及深的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解读,只要基础知识牢固,在今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不会手忙脚乱。在学习心电图机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规范操作流程,清晰的演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逐项完成测量工作,准确总结归纳,正确解读心电图内容。不同人的心电图之间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而病症心电图和正常心电图和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这些内容需要长期的实践作为积累,只有多操作才能掌握心电图的多样性,为今后实际工作奠定基础。阅图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技能之一,在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阅图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要加强动手能力,各波段的测量工作以及心率的计算都需要学生亲自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心电图内显示出的异常情况,准确的分析判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实际分析的能力。其次要准确识图,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辩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将典型心电图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识图能力。最后是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将所学内容归纳成一个体系,归纳也需要掌握窍门,按照步骤逐项总结,避免漏项,这样才能全面分析问题,逐步培养自身的实际分析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意识
(一)兴趣教学法,让学生对心电图产生感情
心电图变化多端,一个细小的差别就能解读出不同的身体状况,因此很多学生看见心电图就害怕,完全没有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心电图形象化,详细的演示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和读图的技巧;教师和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在学习中培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比较常识的医学原理解释比较复杂的心电图内容,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由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联系到心电图内容。
(二)重点阐述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深入了解心电图的产生原理,是学生真正理解心电图诊疗,提升独立识图能力的基础。有时候,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到问题的起源,才能对之后发生的现象做出正确的解读。心电图能够利用符号表示心脏电位的变化情况,然后投射到心脏位置,这样就可以反映出心脏的一些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将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利用PPT演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清楚的看见每一种病症对应的是那种变化,这样就能产生深刻的记忆,更明白心电图内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学习起来就会轻宋愉快很多。
(三)对比记忆法,让学生在计较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时候,记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单纯的记忆与心电图相关的知识,学生可能会记忆混乱,将几种病症混到一起,但是将几种状况放在一起对比,去记忆其中的关键差异,可能就会更加清晰。比如人的左、右心房肥大在心电图中都是P波产生变化,分别用两条曲线代表除极,而要准确分析是哪个心房出现肥大现象,方法很多。首先右心房在前,而左心房靠后,这是最直觀的观察方式。其次左心房如果肥大,出现时间会延长;右心房肥大则电压增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供参考的指数。这种对比记忆既能让学生快速记忆,又能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准确识别心电图。
(四)鼓励学生将与心电图相关的内容编写成口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目前有很多与心电图学习相关的顺口溜,比如“尖朝天,轴不偏;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尖朝地,无人去”。这些口诀能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内容,将它们编写成这样的口诀,形成自己独特的记忆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增强学生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全世界有关心电图的资料和研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成就,学生有必要掌握最新的内容和方法,学会使用最先进的心电图设备,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考核方法,增加考核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内容
通常的心电图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和临床常见病例分析,却很少见实际操作放在考核内容当中,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过硬,而实际操作能力一般的情况。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培养力度,可将实际操作列入到考核内容当中,把考核分为笔试和机试两个部分,笔试部分依然是要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牢记基础学习内容,将常见病例牢记于心;而机试则重点考察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并且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又能考察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看学生能否独立应对突发状况。这样的考核机制能够全面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状况,避免对学生做出偏激的评价,还能让学生重视实际分析的重要性,为今后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结束语:心电图抽象难懂、变化多端,如果没有良好的实际分析能力作为基础就很难准确判断病人的真实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心电图机,如何准确读取心电图内信息外,还有利用心电图教学有意识的培养起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后就有实际操作的基础,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根基。
参考文献:
[1]司瑞,王汝涛,高超,郭文怡.病例讨论法在临床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1):14-15.
[2]杨春林,狄美凤.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临床心电图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S1):324-326.
[3]覃兆玲,黄英.心电图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316-317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医学院2019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案例的心电图谱教学在提升规培生冠心病心电图判读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QYJY20190228。
作者简介:
王士威,男,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研究方向:医疗纠纷。
张鸿雁,女,硕士,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