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思考

2020-09-10王卫福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廊人防停车场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的定义及种类,分析了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城市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2-0000-00

0 引言

人防工程属于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等同于地下空间,它是一种具有防护效用的地下空间,人防工程的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地下空间发展能够丰富城市建设资源,将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价值。在开发地下空间时,需要考虑人防工程的实际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我国《人民防空法》中的第14条明确指出,在建设地下主要交通线路或者是其他的地下工程期间,需要将人防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内。按照《城市规划法》以及《人民防空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作人员在编制整个城市的规划时,必须要满足人防与其他防灾的基本规定,在规划城市的整体建设方案期间需要充分考虑人防工程的规划。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来讲,地下空间的建设规划属于关键的构成要素,国家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的原则、综合开发的原则、合理利用的原则以及依法管理等原则,需将地下空间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相统一,更好地满足防灾与人民防空的实际需要。

1 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概念

1.1 人防工程

在我国,人民防空工程被简称为人防工程,也被称作人防工事,在作战时期可以用来指定作战指挥、掩蔽人员、储放物资以及临时充当医疗场所等。此外,人防工程还包括与地面建筑相结合,共同组建成的作战期间可以发挥防空价值的建筑工程。

按照功能不同,可以把人防工程划分为几种[1]:(1)指挥工程。这是防空指挥的中枢,是战时制定决策指挥的地点,与普通的工程相比,指挥工程对通信系统、防护系统、选址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可以将市级人防分成3个级别:1)市级指挥工程;2)区级指挥工程;3)街道指挥工程。(2)物资储备工程。该工程在战时可以发挥急救医院、救护站等人防功能,而且还可以用来储备物资。(3)掩蔽工程。一般来说,此工程都是分区片建设的,与人口分布情况有关,可以建设疏散干道把不同区域的人防工程连接到一起,然后借助支道工程和干道工程连接居民区和人防工程。(4)民用建筑地下室。泛指商店、居民住所、招待所、医疗以及科研等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建设的用于作战时发挥防空价值的建筑。

1.2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指的是地面以下的建筑设施,比方说开设于地下的商场、停车场、地铁、矿井以及地下的军事基地……

按照用途不同,可以把地下空间分为几类:(1)交通设施。城市的地下通道、地铁与隧道等等。(2)商业设施。地下游乐园、地下商场后商业街等等。(3)地下车库。供公共停车或居民停车使用。(4)管线设施。主要是用来维持地下空间的平稳、为日后增添设施预留足够空间。(5)防灾减灾设施。主要用来抵御自然灾害,为人民防空提供服务。(6)军事工程。地下军事光缆、军用物资储备、军事指挥枢纽。(7)仓储设施。比方说地下油库等等,储存量比较大,而且防火性能良好,安全性比较高。(8)高层建筑工程的地下空间。扩大建筑面积,提升建筑的抗震效果。

2 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的意义

2.1 节约土地资源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为了缓解这种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只能让城市向着高空或者地下发展,但是受到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楼层的高度不可以过高,因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2.2 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目前市民出行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地下空间可以被建设成地下车库、轨道交通或过街通道,可以与地上交通相互协调,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此外还可以减小降雪、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对城市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自然環境对交通事故的伤害。

2.3 抵御自然灾害

与地面建筑相比,地下空间防护自然灾害、战争灾害的能力更高,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能够保护城市的公共设施。近几年,我国各城市在建设综合管廊的环节中,会把通信系统、电力系统以及供水系统的管线埋设于地下,以免影响市政道路的完整性,不论是施工安装还是后期的维护都十分方便,可以节省维修成本,降低冰冻、地震、台风或其他自然灾害对市政管线的负面影响,提升管网的整体防灾能力[2]。

除了上述结合的优势外,城市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效结合,还可以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

3 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的路径

3.1 人防工程和地下停车系统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中的车辆越来越多,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停车难问题,停车的需求用地越来越大,但是城区地面的价格比较高,尤其是城区中心,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大规模地建设地面停车场是不可取的,为解决城市的静态交通矛盾应把目光转向建设地下停车系统。地下停车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推动商业区的良好发展,让城市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感官,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伴随地下停车场数量的不断扩大,未来城市停车系统会向着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国内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以东京为例,该城市建设了网络化的停车场,借助网络把众多分布于东西地带的地下停车场连接在一起,有效提升了停车场的经营效率,广岛中区基町实现了地下道路和地下停车场的相互连接,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停车场[3]。洛阳的龙门高铁枢纽站、火车站交通枢纽站设置地下停车场,同时也是地铁2号线一个站点,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洛阳龙门高铁枢纽站、火车站交通枢纽站均按照“一体化近换乘”理念设计建设,未来,这里将实现铁路、长途客运、地铁、公交、游客疏散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统一、就近换乘。

借助地下停车场系统的区位优势以及交通优势,可以使用面状连接的形式集中修建居民住宅的人防工程,在平常时期用作民用地下车库,临近的地下停车库依据点状连接的方法把人防工程结合成片。地下停车需求比较大的区域,人防工程是停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停车通道把停车场连接成片,打造地下停车系统。

3.2 人防工程和地下步行系统结合

伴随地下街的网络化、综合化发展,渐渐形成了地下步行系统,它属于地下综合体的一种。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下商业街、娱乐街、工厂街和展览街。开发地下步行系统可以提升城市的空间容量,提高对国土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地下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增加城市中的休闲购物场所与娱乐场所的数量,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人车分离,有效缓解地上交通运输压力,发挥出良好的防灾效用,而且在救灾中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是城市的重要防护空间之一。近几年,我国各个城市纷纷开展大范围的开发,地下步行系统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地下娱乐街和地下商业街的数量逐渐增加。比方说洛阳市先后建设了上海市场地上步行街(爱尚街)、王城公园过街通道、纱厂路人防地下商业街、辽宁路人防地下商业街、珠江路人防地下停车场的开发集办公、商业、健身、娱乐、地下人行系统与地下行车系统等于一体,该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地理位置方面发挥着交通分流枢纽的作用,而且通过配套服务实现了地下地上商业街的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整体。

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改变了城市以往的地下空间布局,之前是地上与地下交汇的节点通道、内部广场和地下街,呈点状和线状。现如今把多个地下通道或地下街结合在一起,可以构造出系统的网络,将临近的地下空间联系在一起,不断延伸和扩展呈面状。建设地下步行系统一方面增加了地下空间的容量和数量,另一方面令城市的防护观念出现了转变,令城市的地下空间防护体系从点状发展为片状,到区状,最终发展为网络状[4]。因而,需要实现人防工程和地下步行系统的结合,进一步扩大地下防护空间。

3.3 人防工程和市政综合管廊结合

对于城市来说,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就像是它的血脉,可以保证整座城市的正常运转,负责为城市输送或排放能源、燃气、电力、信息以及电力资源等,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由于综合管廊是埋在地下的,所以它的防护能力比较理想,把综合管廊与人防工程结合在一起,在战争爆发之后可以用来储存物资,还可以实现人员的隐蔽,不仅如此,还可以做人防的应急疏散通道。地下的给水系统和人防工程的供水站结合,能够为人员掩蔽地区的饮水提供保障,地下的电力系统和人防工程的电站结合,能够为人员掩蔽地区的用电提供保障。近年来洛阳市也开始建设了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辽宁路等一批地下综合管廊;通过把人防工程与地下中和管廊结合在一起,兼顾人防需要以提高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毁能力通过市政综合管廊兼顾人防需要达到互联互通,使地下空间连片成网;市政综合管廊兼顾人防需要,主要提高战时城市生命线工程自身的生存能力,可以提升城市的防灾与抗毁能力,能够为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综合防护体系。

3.4 人防工程和地铁结合

地铁是现代城市中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平时主要负责交通运输,要想实现人防工程和地铁的结合,需要在不影响地铁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其防护效用。交通是地铁的首要功能,然后是人防机制。应尽量控制资金的投入,全面利用地铁项目的现有条件,对重要的部位和关键的设施,按照《人民防空战术技术要求》。在平时预留结构性的预埋件,临战期间通过转换平战功能或者是采取临战加固方法,把地铁工程划分到防空疏散领域,如此一来,才可以将地铁改造成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具有平战结合特点的人防工程[5]。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防护效果,可以适当扩大相应的投资,以免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行。比方说防护单元战环节中,通风的方式需要有滤毒式通风、清洁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3种,可以通过扩大投资、单独增设人防透风系统,同时解决战时的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问题,以免和地铁的日常使用之间产生矛盾。

在划分防护单元以及设防等级时,需要按照防护等级的不同把地铁划分成不同的防护单元,即按照区间段的大小车站、地理位置以及战时需要等划分防护等级与防护单元。针对同一城市的地铁,任何一个线路站点或区间段都可以按照同一个等级展开设防工作,针对重点单元可以适当提高这个单元的防护能力,以免对地铁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在紧急的状态下必须关闭防护密闭门,但是为列车服务的顶部吊线需要穿过防护门且不可以被夹断,所以有关人员需要精心设计区间隧道的铰接门,保证在人防门关闭后,顶部吊线依然能够正常工作,满足车辆运行和人民防空的基本需要[6]。目前,洛阳在建的地铁一号线、二号线部分站点牡丹广场中转站、解放路站、龙门高铁枢纽站、火车站交通枢纽站均考虑到人流量大,层站多,地下构筑物深度大,较好兼顾人防建设功能,平时以交通、商业运营,服务城市经济发展,提升民生需求为主,战时作为人员掩蔽所,战备物资仓储库。

防空地下设施属于人防工程的主体,它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建设,这就意味着人防工程具有布局比较分散、机动性不高、独立等特点,很难组成系统的地下防护空间体系。把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协调发展,把相对分散的人防工程连接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提升人防工程在日常的利用价值,而且在作战期间能够令城市的防护水平大幅提升,全方位地体现人防工程的社會效益、战备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可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提升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为此,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参考上述内容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开创地下空间发展的新局面。人防工程要积极适应和促进城市发展,要服务于人民,实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真正的“平战结合”。

参考文献

[1] 陆志喜.试析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J].低碳世界,2019(1):164-165.

[2] 曹向东.城市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融合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3] 程元虎.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设计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8(9):110+132.

[4] 李钢.刍议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结合[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4):38-39.

[5] 蔡忠坤.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01+203.

[6] 何智龙.城市人防工程项目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收稿日期:2020-01-06

作者简介:王卫福(1974—),男,河南洛阳人,大专,经济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建筑智能、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等。

猜你喜欢

管廊人防停车场
停车场
Maxe 迷宫闯一闯
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研究
停车场迷宫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的关键点探析
迷宫
湖北: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
发达国家综合管廊建设超前
济南将建全国最长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