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2020-09-10张永方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2期
关键词:养护维修基本原理沥青路面

摘  要:沥青路面因其行车舒适、噪音小、平整度良好等优势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路面病害时常发生,尤其是裂缝、车辙、坑槽等较为普遍。传统热补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交通影响大、施工效率低等不足,微波加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是一种修补迅速、效果良好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克服传统热补方法缺点,将其用于旧路养护维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微波加热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修复后的路用性能变化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微波加热技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2-0000-00

1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

微波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常见类型,其频率范围为300兆兹~300千兆兹。在微波加热中,主要分子组成成分为偶极子。偶极子两端电荷为正、负电,性质各不相同。在无电场条件下,偶极子的分布呈无序、杂乱状态,如图1。当介质材料偶极子处于直流电场条件下,受两端电荷性质制约,偶极子排列顺序有所改变,呈规律性分布。因此,在交流电场影响下,改变电场方向,偶极子的方向也将随之改变,如图2。在偶极子方向变动中,周围分子及分子热运动均会对其变动造成影响,从而产生摩擦效应,在此条件下,分子可获取能量,并以热能形式体现,即升温。研究表明,外加电场变化频率、电场强度均会对热量造成一定影响。当电场变化频率增加,偶极子的摆动频率也会随之增加,同时热量也会由此增加,三者呈正比关系[1]。

2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情况

2.1高温性能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修复后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存有一定变化,针对其高温性能本文采用60 ℃车辙试验进行评定分析。车辙板试样尺寸为300 mm×300 mm×30 mm,在车辙板上橡胶轮(0.7M Pa压力)往返运动的频率为42次/min,测定其动稳定度。检测结果为修复前动稳定度为6500次/min,修复后为7600次/min,由此可见,沥青混合料经微波加热修复后,其动稳定度大幅提升。原因在于2点,第一,微波加热导致的老化问题并不严重,提升了抗变形能力。第二,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之后,再次经碾压施工后,大幅降低了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密实度,同样会增强抗变形能力[2]。

2.2低温性能

在低温性能检测中,本文采用了低温弯曲试验,以-10 ℃为试验温度,250 mm×30 mm×35mm为试件尺寸,50 mm/min为加载速率。修复前,弯拉应变为3500με;修复后,彎拉应变为2800με。沥青混合料经微波加热后,可大幅降低其低温性能。但相比现行规范要求2500με,修复后仍可满足规定[3]。

2.3水稳定性

当沥青混合料内部浸入雨水后,将会引发大量病害,增加水损坏程度。因此,本文针对水稳定性检测,采用了两种试验方法,即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

(1)浸水马歇尔试验。在60 ℃水内,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浸泡2 d,以此测取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2)冻融劈裂试验。在真空条件下,浸泡试件15 min,待恢复压力达到环境标准后,在水内浸泡试件30 min,随后在冰箱低温条件下(-18 ℃)进行16 h冷冻存放,之后取出试样,浸泡热水(60 ℃)1 d。最后,在25 ℃水内放置试样2 h,按照加载速率50 mm/min进行试验分析。

通过上述2项试验,可获取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沥青混合料经微波加热处理后,将会影响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但整体来讲,降低幅度不大,仍可达到规范要求。修复后残留稳定度为82.00%,大于规范值≥80.00%,满足规定。修复后冻融劈裂强度比为84.20%,大于规范值≥75.00%,满足规定。

通过上述分析,沥青混合料经微波加热处理后,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均受到一定影响,但均处于规范要求以内,具有可行性。

3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3.57 km,其中一路段病害情况较多,如车辙、坑槽、横向裂缝等,为检验微波加热修复技术效果,选取其中650m为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000+000~K000+650。路面损坏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3.1车辙修复

经勘查分析可知,本路段多为失稳型车辙病害,在微波加热处理后,可直接采用压路设备进行碾压施工,主要施工流程如下:

(1)针对车辙病害区域,先清理干净,保证无杂物、积水等情况。

(2)微波加热车就位,按照120~150 ℃要求进行病害部位加热处理[4]。

(3)针对车辙病害严重程度,适当掺加填料。

(4)新添加材料处,可采用专用设备或工具进行整平、摊铺施工。

(5)采用相应的压路设备进行碾压施工。

(6)达到设计要求后,便可开放交通。

3.2裂缝修复

受施工材料、施工气温、交通量、行车荷载等多方因素制约,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甚至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发病害。根据微波加热技术原理,在修复裂缝病害时,可在灌缝前,先快速预热裂缝四周的原有材料,灌注施工后,通过微波加热处理的部位,将有效增强其周围原有材料和灌缝料之间的粘结性能,具体施工流程为:清理裂缝部位—微波养护设备就位—加热路面—沥青灌注—开放交通。

3.3坑槽修复

(1)在施工现场指定位置停放微波养护车,在病害部位布设加热装置,随后启动加热装置,按照路面深度情况,准确确定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控制在120~150 ℃。加热时间不宜太久,防止沥青老化严重,对养护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2)沥青混合料加热后,需翻松坑槽病害处的原有材料[5]。

(3)按照0.5 L/m2的喷洒量均匀喷洒乳化沥青,在此阶段同时可进行翻拌处理,增加混合料的均匀度。

(4)依据坑槽病害实际情况,将一定量热拌沥青混合料掺加到位,保证摊铺质量。

(5)碾压时采用小型压实设备即可,保证路面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并与旧路面高度一致。

(6)待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

4结语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501.25万km,高速公路里程14.96万km,位居世界第一。沥青路面因其自身优势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行车荷载等因素长期影响下,路面病害情况加剧,常见路面损坏形式包括坑槽、车辙、裂缝等,如何快速、有效修复路面病害,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微波加热技术用于旧路病害养护维修,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且具有良好应用效果[6]。

参考文献

[1] 蔡园,冯旭,熊锐,等.吸波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技术,2017(4):32-36.

[2] 李峰.微波用于沥青混合料加热的优势分析[J].北方交通,2017(7):137-139.

[3] 钱璞,李龙龙.沥青路面养护中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1(15):69-72.

[4] 张天琦,焦生杰.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应用微波加热的安全性[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9(6):103-109.

[5] 吴宝良.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上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3): 266.

[6] 李永旭.基于微波加热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3):96-97.

收稿日期:2020-01-06

作者简介:张永方(1986—),男,河南内黄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猜你喜欢

养护维修基本原理沥青路面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作用探析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