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0-09-10孙睿
孙睿
摘 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一个朝代的兴衰,也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于时代的实际作用。因此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水平,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水平,转变教学方式,进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多进行正确引导,在课后多做教学反思,争取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结合目前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探究高中历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是一件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和人生态度的养成[1]。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教师也面对了更多的挑战,尤其是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以及对学生的情感走向和人生态度走向的关注,还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是说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在情感、人格、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进行历史学科的教学时,要坚持和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教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同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并且自行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首先,现代社会对于历史文化并不注重。在教学工作中也是重理科教育而轻视文科教育,以及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文科理论知识教学。社会对于历史的看法是历史知识不是生活所需要具備的知识,历史问题有专业人员的调研和研究,自己只需要在业余时间准备一点点历史知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许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于历史的了解也并不多,因此无论是社会整体还是学业教育的本身,都没有正视历史,没有让历史发挥其真正作用。
除此之外,学生的自身历史素质不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不是一个可以急于求成的学习过程,历史需要日积月累的了解和长久往来的学习。部分学生在接触历史学习之后,持续性进行认真学习,自身已经有较好的历史文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历史素材灵活运用;有部分学生则是在考试前再临时抱佛脚,本身就没有多少的历史文化积累,对于历史的学习了解也相对被动。
二、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
(一)完善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生在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根据历史中所显现出的兴衰规律,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同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可以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奠定稳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建立合适的问题情境。比如在进行高中历史学科人教版必修一的课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有关的影视资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用反映不同时期历史特点的影视资料来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入剖析。相关的影视资料比如反映夏商时期历史特点的《封神榜》,反映隋唐时期历史特点的《隋唐英雄传》等等。
(二)积极参加历史实践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对的历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丰富的历史课外活动,比如在五、四来临之际,让学生了解关注相关的新闻报道,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教导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同时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深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进行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才能展开更加详细的历史文化探究学习。比如在进行高中历史人教版教科书必修一中的《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事实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出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让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调动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经过不断的拓展研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2]。
总结:综上所述,当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逐步提升,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判断能力乃至对世间万事的判断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他们会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高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一定提升。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和人生态度的养成。同时,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直接挂钩的能力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下把培养学生为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历史人才为教学目标,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蛟.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通讯,2017(13).
[2]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