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能竞赛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2020-09-10杜鹃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就业能力高职院校

杜鹃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学历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一直不太理想,学生想找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学生可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同时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关键词:技能竞赛;就业能力;高职院校

一、职业技能竞赛现状

2008年,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由教育部牵头、天津市人民政府等23个部委参与了其中,由此拉开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序幕。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实践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我国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品牌活动。竞赛按照组织方不同可分为由教育部组织的和由各行业委员会组织的,其中教育部组织的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在认可度上来说,教育部组织的技能竞赛认可度高于各行业组织的技能竞赛。虽然如此,但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仍然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各个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目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

由于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除了基础课程以外,上专业课程的时间就非常的少了,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较好的自律能力。但是高职学生的一个现状就是自学能力及自律能力都稍弱,所以课外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一些老师布置的课后钻研的知识基本都没有学。另一方面,知识的更换日新月异,即使每个假期老师也在进企业进行实践,但很多时候还是无法跟上企业的跟新换代,高职学生在校储存的知识技能很快就会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不管学生在校期间还是工作的时候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满足企业不断进步对员工的要求。

2.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教育一直在尽力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和实训课程,但因为某些专业的特殊性和院校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校期间的实操训练基本都是通过一些模拟软件进行,例如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因为重庆地处西南,电子商务的发展远不如江浙等地,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也比较小,根本无法容纳几十个人同时进行实训,所以学生的实训基本都是通过仿真实训软件进行实训。但是由于软件的操作和实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学生操作软件只是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可能会出现很多情况,所以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因此,学生还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能力求。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是普遍现象,也是高职教育必须尽快改善的不足之处。

3.缺乏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由于高职学生水平层次和所处环境的限制,很多学生都缺乏创新精神。例如,我院学生去参加了“互联网+国际贸易技能竞赛”后,没有取得较好的名次,他们回来反映说看不懂对方的发盘,觉得对方的发盘不规范。我给他们罗列了发盘的得分点后,他们说,因为之前学长学姐就是这样教他们的,所以他们认为就只能这样做。这就是很明显的缺乏创新能力,你怎样告知她,她就怎样做,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高职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所以高职学生进入企业了解企业基本的运作模式后,依然墨守成规,一般只按照企业的条条框框工作,以完成基本任务为主要目标,缺乏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和开辟新领域的能力,无法给企业带来活力和快速的发展。

4.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是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中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合作的能力、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把握时机的能力、自我推销的能力、自我表达问题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反映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管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沟通合作能力都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无法脱离组织个人生活,所以在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涉及到与人的沟通合作。只有通过顺畅积极的沟通才能让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观点、做事的方法,认可自己的为人从而实现和他人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相反,自我封闭,不与人交流,没有团队合作意识,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蛮干、瞎干,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适得其反。大学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初高中是老师逼着你学习,大学是要学会如何自学,这个自学的能力其实就是反映学生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说简单一点就是指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查询、下载、阅读、运用、开发的能力,这对高职学生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目前的学生更多的是会使用现代通讯设备完成基本的查询工作,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运用的能力却非常的弱,从而对得到的相关信息并没有太大作用,反而浪費时间和资源。

三、技能竞赛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以“互联网+国际贸易技能竞赛”为例,该竞赛是模拟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进出口交易,所涉及到的知识包括交易的磋商、进出口价格的核算、贸易术语的选择、运输方式的选择、保险的办理以及合同的签订。其中最重要的是,买卖双方要通过交易磋商,争取每笔合同都能够获取最大的盈利率。由于比赛的时候你不了解你的竞争对手的情况,所以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你的对手是一个实力比你低的人,那你可能会获得高额的利润,如果你的对手是一个能力比较强的人,那你的盈利能力可能就会降低,这时候你就要考虑是否放弃交易,与此同时你也要考虑如果放弃交易后你无法完成规定的合同数量应该怎么办。所以在竞赛的过程中,首先,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其次,也要考验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最后总结经验,一次比赛又会是很好的一次总结。

2.增加了学生的实操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實操能力

各种职业技能竞赛,都会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公司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竞赛软件或者竞赛规则,实现教学和工作的有效衔接。许多职业技能竞赛,是以团队的方式比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比如互联网+国际贸易技能竞赛,以模拟不同国家的外贸公司业务操作为背景,让学生知道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到底是怎样的,以及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会涉及到哪些单据,每个单据应该怎样填写,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具体义务到底有哪些。这种仿真模拟比赛需要运用国际贸易专业的各项技能,学生的比赛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实操机会,通过比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3.提升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高职学生参加技能竞赛首先由指导老师告之其比赛规则、竞赛方案、竞赛技巧和注意事项,而具体的实战需要学生自己参与。在训练过程里,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间需要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和拼搏的精神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点和困难,这正是就业能力中所必需的。技能竞赛一般是以一个团队参赛,在这个团队中有明确的分工。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个角色除了要很好地完成自己工作外,还要兼顾到其他队员的工作状况,随时弥补队友的疏忽和失误。团队中的每个角色之间必须有磨合的过程,互帮互助,查漏补缺而不能互相埋怨和拆台,这就培养了他们之间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也是团队运作,个人能力再强而不能融入团队中,也不会被企业接受和重用。

4.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就业信心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赛前训练、赛中奋战和赛后总结,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信心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对参赛学生的调查发现,参加了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单强化了专业技能,也提升了就业能力,对于将来的就业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面对社会和工作也有了更强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素敏,滕俊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现状的反思与优化[J].南方农机,2019,50(20):110+246.

[2]王鹏,王颖媛.技能竞赛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28):52-53.

[3]王秋玲.浅析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100-101.

[4]胡钢.职业技能竞赛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06):48-49.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就业能力高职院校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