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时代下新闻客户端的创新思维

2020-09-10刘凯文祁祺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创新思维

刘凯文 祁祺

摘 要:场景时代下,新闻传播秩序发生变革,新闻客户端需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阅读需求。新闻客户端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接触新闻的主要渠道。本文以澎湃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场景时代背景下新闻客户端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场景时代;新闻客户端;创新思维;澎湃新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98-01

一、场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渐演变到Web3.0时代,垂直、场景、细分成为时代特征。当前社会,人类已经来到场景媒体时代,移动端设备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在人们不断位移的移动互联环境下,场景已然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一种新生力量。彭兰教授指出,“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移动媒体用户阅读新闻的场景是个性化的,用户较多地使用社交应用的场景。构成场景的四要素是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1]学者胡正荣也认为,“Web3.0是场景细分时代,以场景、细分和垂直、个性化服务为特征,需要以用户为中心(UC),以位置为基准(LBS),以服务为价值(VA)”。[2]

二、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创新思维

澎湃新闻于2014年7月22日上线,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最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截至2018年底,澎湃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1.46亿,移动端全网日活跃用户数过1000万。

(一)“用户+内容”,打造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十分注重用户生活状态及需求,尊重受众主体地位。其激励用户广泛参与问政和交流并积极生产内容,竭力打造PGC(专业生产内容)与UGC(用户生存内容)双轮驱动的内容生产格局,拓宽受众反馈渠道,迎合用户的生活态度及惯性,从而吸引大量互联网受众,扩大用户规模。澎湃新闻摒弃了传统的“传者中心”的模式,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设置了诸多功能让用户得到满足。

澎湃新闻的特色UGC栏目是“问政”和“问吧”。在“问政”栏目中,用户可以就自己关心的政务问题进行提问,而大量入驻澎湃的官方政务号会对用户提问进行解答。问政栏目还拥有“权威发布”和“官方辟谣”两个子栏目,对于重要事件,用户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官方声音。在“问吧”栏目中,任何用户都可以建立话题,表明自己的身份,并邀请其他用户对自己提问,并给予专业解答。用户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任意问题向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提问。频道下设“焦点”“探索”“教育”等16个板块。如“探索”板块里的“我是日本研究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设计,如何让无人驾驶更安全,问我吧!”“目击”板块的“我长期关注失独再生养群体,关于他们的矛盾与现实困境,问我吧!”澎湃将“问吧”打造成了一个类似于“知乎”的专业问答社区,赋予用户大量自主权,激发用户参与。用户可以在这一场景中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大大提高了用户参与度。

(二)“技术+内容”,赋予个性化服务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在智能化、全连接的社会中体验全新的场景。智能化媒体新闻的生产可以进行精准的个性化推送,从而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澎湃新闻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个智能场景的运用。

大数据化是新闻客户端相较于门户新闻网站最大的进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地理技术也是场景时代下新闻客户端的重要技术应用。在这项技术支撑下,服务更本地化。澎湃新闻既不像传统媒体一样“千报一面、各居一城”,也不像其他客户端充斥着同质化的新闻内容和功能设置。“澎友圈”、本地信息推送等功能让人们轻松获得更多息息相关的信息和更新鲜的交流方式。

与今日头条等客户端类似,澎湃新闻的内容结构设置非常简洁和扁平。客户端首页菜单栏有多个分栏,在每一个分栏下又分别设有小专题。这种树状层级设置可以对内容进行层层细分和规划,给客户端的每一条信息贴上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此外,用户还可以自主订阅感兴趣的栏目,从而生成个性化首页,改进用户画像技术,确保精准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澎湃新闻联合百度,打造全球第一档真人形象的虚拟主播日播型早晚新闻栏目“早餐湃”和“晚餐湃”。栏目AI主播“小菲”基于语音合成、唇动合成、视频生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完全模拟真人主播。根据澎湃新闻后台的稿件,自定义主播播音风格,自动化生成播报的视频文件,全过程无须人工参与,可以7*24h在线服务,大大提高了新闻分发效率。新闻工作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互协作、相互進步,会是未来若干年内新闻传播行业的趋势。同时,AI机器人“小冰”还能陪同用户聊新闻,赋予用户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网络新闻直播成为网民第一时间了解时事新闻的主要途径。澎湃新闻也开发了“上直播”网络直播平台,直击重大新闻事件。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5G+4K”的实时高清视频直播将催生新的视频观看体验,为用户提供“发生即观看”的“在场感”,在新的智能场景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三)“内容+社交”,迎合社交场景

澎湃新闻近期也在社交方面发力,努力营造场景时代下新闻客户端必不可少的社交氛围。凝聚着十足的新闻社交属性的“澎友圈”功能在澎湃新闻客户端悄然上线。“澎友圈”是澎湃新闻推出的集评论分享、关注“澎友”、热点追踪等社区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用户互动社区。在“澎友圈”中,用户可以自行关注感兴趣的专业用户或普通用户。用户可以把“澎友圈”当作微信“朋友圈”,随时随地可以发表对热点事件的看法,或拍摄照片视频与湃友们分享身边的生活趣闻。用户还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转评赞”,这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

(四)“内容+场景”,丰富受众感官体验

在商业化新闻客户端日益崛起的今天,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澎湃新闻依然坚持“内容为王”,在头部内容、垂直领域精品内容、全媒体优势内容和聚合专业内容上一齐发力。对于澎湃新闻定位的高端用户而言,好的内容永远是刚需,是稀缺品。在场景时代下批量生产有质量的内容,也是澎湃品牌力、影响力的基础。

澎湃新闻制作的三江源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给用户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临场感极强的场景体验。其包括3篇深度报道、4场大型直播、4条微纪录片和1个重磅实景H5。H5内部又包括了4段精美的引子视频、9个定点或漫游VR(虚拟现实)视频、9个弹窗视频。VR视频和精美视频交叉嵌合,可进行互动式体验,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多种感官体验,让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壮丽之美。

澎湃也致力于用户的生活场景,大力追踪与民生紧紧相连的新闻事件。2016年3月,澎湃新闻跟踪报道了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对这一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案件进行了深入翔实的报道,揭示了不为人知的“体外循环”乱象和监管漏洞,并最终促成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紧急修改。

三、结语

随着场景时代的到来,精准定位给新闻客户端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当前是场景媒体时代的初步发展阶段,新闻客户端的资讯报道结合当下最新潮的技术手段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澎湃新闻着眼于中高端用户群,深刻洞察其生活方式与习惯,通过建构参与场景,逐步完善自身的产品功能。澎湃新闻客户端不断在形式手段上创新,顺应了场景时代下新闻客户端发展的大趋势,成为市场上的头部品牌。未来,随着5G 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场景因素会在新闻传播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行业仍需站在时代潮头,不断创新经营思维。

参考文献:

[1]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2] 胡正荣.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J].传媒评论,2015(04):47-50.

作者简介:刘凯文(1996—),男,山东威海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在读。

祁祺(1996—),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新闻客户端创新思维
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研究综述
传统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问题和对策
四方面发力,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如何后发制人
媒介融合下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