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
2020-09-10张永霞
【摘要】目的:讨论艾滋病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需要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护理后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患者占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增加患者免疫功能,缓解负面情绪,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个性化心理护理;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艾滋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性疾病,且具有传染性,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典型症状为免疫功能逐渐降低或丧失[1]。病毒破坏免疫系统后,对CD4+T淋巴细胞受损严重,引起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或感染的发生,严重导致患者死亡。艾滋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8年左右[2]。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感染人数较多,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艾滋病具有传染性,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会受到歧视,在社交及生活质量上受到较大的影响,心理问题存在于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临床上高效抗病毒治疗的方式,虽然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延长生命,但是患者心理上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依然存在[3]。由此可见,艾滋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选取我院60例艾滋病患者,对其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根据就诊序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4: 16,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65±3.69)岁,感染途径为:输血感染15例,异性接触8例,同性接触7例。对照组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 15,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7.98±4.02)岁,感染途径为:输血感染12例,异性接触12例,同性接触6例。两组患者均排除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沟通障碍、严重器官障碍等症状;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艾滋病诊断标准,且对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并主动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叮嘱患者按时服药等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式为:①认知护理:护理人员正确的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其主要传播途径与传播方法等,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的服务,讲解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的解答,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理念。其次,护理人员定期学习艾滋病的扩展课程,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等,不断增加对疾病知识的范围,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以免患者引起不必要的痛苦。②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采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对患者进行鼓励,认真倾听患者的顾虑,对其负面情绪进行正确的引导,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积极性,缓解心理状态。③行为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房的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建立护患之间的良好氛围。同时,定期由心理专家及科室主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及对患者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还应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对其病情发展情况,制定接下来的护理方式。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饮食计划,并且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指导患者多食用优质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多进食新鮮蔬菜水果等,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增加身体免疫力,禁忌食用生冷、油条等破坏营养素的食物,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破坏呼吸系统功能,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⑤社会支持护理:护理人员应与家属进行沟通,主动告知疾病的预防知识及治疗方法,增加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有效促进疾病的预防。给予患者一个正常、宽松的生活及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治疗氛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2mL静脉血液,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验,数值高证明护理效果较好。护理后两组患者对负面情绪评分进行分析,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与汉密顿抑郁量表,严重抑郁为>35分,中轻度抑郁为>20分,可能抑郁为>8分,抑郁为<8分;严重焦虑为>29分,明显焦虑为>21分,一般焦虑为>14分,可能焦虑为>7分。分数越低证明护理效果越好。由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比较满意,60~69分为一般,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n%×100,护理满意度越高证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_x±s)来对数据计量资料表明,用χ2对数据计数资料检验,P值<0.05,表明数据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 护理前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实验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预防疾病感染的指标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是评价机体免疫功能、对疗效的判断及用药指导的重要指标,数值低表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低,感染的机率较高,不利于疾病的治疗[4]。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变化与免疫功能有着间接的关系,患者免疫功能的降低可引起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疾病及日常生活的困扰,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病情逐渐加重[5]。由于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不敢和身边的亲戚朋友去讲述,担心会受到异样的眼光,遭受大家的排斥,而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对社交产生恐惧,针对此类问题,患者需要接受正确的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从认知、心理、行为、饮食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患者全方面的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正确的宣传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防方式等,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协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增加护理的依从性[6]。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增加患者免疫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滕小雁, 洪艳群, 农秋棉. 艾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体会[J]. 糖尿病天地, 2020, 17(1): 270-270.
[2] 谭利华, 曹欢, 万荣珍, 等.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0, 47(1): 69-72.
[3] 潘立平.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負性情绪影响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 37(2): 138-138.
[4] 谭利华, 曹欢, 万荣珍, 等.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0, 47(1): 69-72.
[5] 丁志军, 张海燕.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12(4): 57-57.
[6] 汤淑爱, 边婕.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8): 277-277.
作者简介:张永霞(1978.11-),汉族,甘肃古浪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艾滋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