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治疗口腔粘膜病应用口腔药膜的临床疗效

2020-09-10沈先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沈先红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粘膜病采取口腔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收治我院的口腔黏膜病患者75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常规治疗方法(样本容量38例)列入对照组,常规治疗+口腔药膜(样本容量37例)列入研究组,对比治疗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6.32%),复发率较对照组低(2.71% vs 18.42%),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口腔粘膜病患者予以口腔药膜治疗,能增强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口腔粘膜病;口腔药膜;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02

口腔粘膜病属于常见的口腔疾病,是指口腔粘膜的色泽、外形、完整性、功能等发生病变,病变类型较多,其发生与机体成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有关,内分泌成长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满足机体所需。此外长期睡眠质量差、情绪不稳定、遗传障碍者发生口腔粘膜疾病风险更大。以口腔、舌头溃烂、口舌干燥、声音嘶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临床应加强对该病的重视度,及时予以患者治疗[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口腔粘膜病患者75例为主体开展研究,评估口腔药膜的临床价值,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收治我院的口腔黏膜病患者75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对照组(样本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9~54岁,均值(42.36±3.21);病程1~5个月,均值(3.54±0.68)个月。研究组(样本37例):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7-56岁,均值(42.51±3.36);病程2~7个月,均值(3.19±0.72)个月。两组样本基线资料一致,差异小P>0.05,项目可行。

纳入标准:①纳入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口腔粘膜病;②认知清晰,可配合用药;③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支持本次研究,且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同意。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严重精神疾病者;②病毒性感染疾病者;③临床资料残缺者;④依从性较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腔药膜。

药膜组成材料有:不同类型的激素、抗生素、镇痛药物、成膜材料等。结合药物配方将所有药物原料处理调配为糊状,在光滑平板的玻璃上平铺为膜的形状,以相同大小切割为多个小块,然后将其烘干以备使用。

使用方法:根据患者口腔粘膜大小将裁剪后的药膜小块贴于患者口腔病变处,在饭前使用为佳,病情较轻者每日2-3次,病情相对严重者,可在病变部位持续贴药膜,睡前可摘除。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2],显效:口腔、舌头溃烂情况显著好转,舌头干燥和声音嘶哑等明显改善。有效:口腔、舌头溃烂情况及舌头干燥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以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75例*100%。

通过随访统计两组口腔粘膜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24.0软件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以(_x±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复发率评价 研究组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6.32%),复发率较对照组低(2.71%vs18.42%),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口腔粘膜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虽其发病率低于龋病及牙周病,但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患病后不仅会对患者进食、说话、张口等正常口腔生理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美观度,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正常生活,甚至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口腔粘膜病患者应给予早期准确诊断,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口腔粘膜病是因多种病因导致的,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容易患病,患病后粘膜滋生大量微生物,发生炎性反应,如粘膜发生缺损,口腔内相关微生物及毒素对感觉神经末梢刺激性会增强,不仅会引起疼痛,同时影响患者口腔功能,且这种反馈会引起相关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患者病情[3]。

对于口腔粘膜病患者应用口腔药膜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口腔药膜的作用机制:①在药膜中含有多种药物,其中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激素可以改善炎症反应,止痛药物可阻断末梢向神经中枢传递的不良反馈,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促进口腔粘膜修复[4]。②口腔药膜是结合患者病变位置直接贴于患处,为局部用药,该部位药物浓度高,可有效改善炎性反应并止痛,促进患病部位愈合,避免出现不良反馈,与传统药物相比,治疗更加全面、高效,药效持久,发挥多种药物的综合治疗效果,有效预防疾病复发。③药膜可利用唾液对病变位置起到一定的效果,与相关粘液结合发挥治疗作用[5]。④口腔药膜虽为局部用药,但相比传统局部药物、烧灼剂、咳剂等,不仅可发挥药物剂型的综合作用,同时其用药更为安全、可靠药效更为持久充分,可实现理想的局部综合性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可见,口腔粘膜疾病患者应用口腔药膜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影响疗效的因素:①口腔是唾液分泌的特殊环境,药膜在唾液作用下与病变组织黏贴,药膜中药物在唾液和病变区渗出液的作用下溶解发挥效用,因此药膜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唾液量的影响。如唾液分泌量过少,药膜容易与病变组织脱离,且药膜受到唾液的完全浸泡,导致药物过快消耗;而唾液分泌量过多,药膜不容易附着在口腔病变粘膜上,同时药效释放速度过缓,因此治疗效果不佳。②口腔是一个活动性的环境,在讲话、进食时处于相对摩擦和运动的环境,运动和摩擦会影响药物的敷贴,出现移位、脱落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药膜在病变区域的良好固定是临床疗效的保证。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粘膜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本上应用口腔药膜,临床疗效佳,极大程度的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的风险,同时不影响患者进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故可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弦. 口腔药膜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临床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10): 127-128.

[2] 赵伟. 口腔药膜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 2015, 5(15): 58-59.

[3] 王涛. 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价值研究[J]. 海峡药学, 2018, 30(11): 202-203.

[4] 梁文飞. 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口腔溃疡120例疗效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 35(12): 18-18.

[5] 张媛媛, 孙歌鸿, 刘庆庆, 等. 221例儿童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04): 10-1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