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2020-09-10付智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

付智

【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并研究具体预防措施。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病原因,研究预防措施。结果:引发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长期伸直体位固定、股四头肌损伤等,为预防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需结合上述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结论:手术操作不当、长期伸直体位固定、股四头肌损伤等因素均可引发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障碍,为此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02

股骨干骨折属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涉及范围包括股骨踝至股骨小粗隆下方,在全身各类骨折中占比约为5%[1]。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主要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具体术式包括髓内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等,受多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术后产生多种并发症。膝关节功能障碍属股骨干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膝关节及四肢功能锻炼不及时、手术创伤引发股四头肌损伤等,患者膝关节周边组织产生纤维性粘连,引发关节运动功能异常,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为此需确定其发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2]。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96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病原因,研究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4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9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股骨干骨折临床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96例患者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范围为20~65岁,年龄均值为(42.27±5.33)岁,骨折AO分型为A型52例,B型27例,C型17例。闭合性骨折55例,开放性骨折41例,骨折原因包括交通事故60例,高空坠落22例,钝器击打14例。

1.2方法 全部96例患者均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取患者仰卧位麻醉方式为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切口位置设置为距离大转子尖端远侧2cm处,以此为基点向患者近端中部设置斜向切口,长度约为8cm。医师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评估,部分患者需实施牵引操作,完成骨折断端闭合复位。逐层切开患者皮肤组织,充分显露股骨近端部位梨状窝。髓内钉进针点设置为大转子定点偏梨状窝区域。将3.2mm导针插入,利用C臂机观察。对骨折区域实施手法复位,定位器辅助于患者大腿外侧远端与近端锁定平髓内钉孔平面,设置小面积切口,将对应部位组织分离,置入锁钉套筒,利用钻头实施钻孔等操作,远近处固定髓内钉。完成操作后利用C臂机确定固定及复位效果,符合标准要求可结束手术。本次研究中96例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膝关节功能障碍,医师评估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确定致病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2 结果

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通过对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引发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长期伸直固定、股四头肌损伤、内固定失败、术后康复训练措施不到位,最主要原因为长期伸直固定、股四头肌损伤,具体结果如下表

3 讨论

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常规术式,部分患者受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股骨干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患者主要病理特征为骨折区域肌肉僵硬,与基底部位存在固着问题。膝关节活动受限,被动屈曲状态下紧张感严重,髌骨活动能力降低,存在明显摩擦感,双侧扩张部位较硬,膝关节屈曲状态下皮肤组织产生挛缩及瘢痕。膝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严重,为此需结合诱发该并发症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3.1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分析 通过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的系统分析可知,96例患者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不当、长期伸直固定、股四头肌损伤、内固定失败、术后康复训练措施不到位等。(1)股四头肌损伤在各类影响因素中占比最高,达到52.1%。引发股四头肌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中未能合理设外侧或前外侧切口,医师经由股直肌与骨外侧肌肌间隙入路,操作中需将股骨中间肌切断,进而引发股四头肌受损,术后患者膝关节周边肌肉组织无法有效牵拉,导致功能障碍[3]。同时,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操作中需将瞄准器进行远端锁定,此项操作以及误伤股四头肌,导致深膝装置及前方组织损伤。术中为达到良好的内固定效果,髓内钉需进入干骺区域,锁定瞄准器过程中如操作不慎可导致股四头肌周边脂肪垫与肌腱等部位损伤,术后极易合并脂肪垫液化及关节腔淤血,部分患者产生骨粘连,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2)长期伸直位固定也是诱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患者长期固定于膝关节伸直体位可引发股四头肌扩张部位粘连及挛缩等问题,髌骨活动受限,导致关节功能障碍[4]。长期制动也可将引发膝关节内浆液渗出,导致髌上囊及踝间产生粘连,引发术后活动障碍。(3)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属有创手术操作,医师行手法复位期间如操作不当可导致骨膜损伤,进而引发骨折断端损伤加剧。如患者为开放性骨折,操作中病灶清除不彻底及引流存在问题均可诱发术后切口感染,导致软组织愈合速度降低,加之手术操作动作粗暴、解剖层次模糊等因素,均可导致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5]。

3.2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医师需加强术前评估,分析术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掌握患者整体身体状态,如患者存在手术禁忌需采取其他治疗方案。术中切口需选择股外侧切口,经由外侧缘间隙入路。为避免切口引发股四头肌损伤,术中可通过对外侧肌向前方牵拉暴露股骨,操作中需确保动作柔和准确,避免损伤膝关节周边组织。行髓内钉瞄准器操作期间需配合采取小切口技术,对前方组织实施钝性分离,降低髓内钉插入过程引发的损伤。术后创面清除效果需彻底,切口部位实施胶片引流,妥善包扎。术后需适当缩短外固定时间,缩短伸直位时间,可将传统外观固定方式转变为改良AO张力带固定,进而解决强直性固定引发的问题[6]。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引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通过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等方式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预防骨粘连等问题。

由此可知,手术操作不当、长期伸直体位固定、股四头肌损伤等因素均可引发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障碍,为此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存在一定不完善之处,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相关问题需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勇, 刘万林, 白锐, 等. 不同髓内针直径与髓腔峡部直径之比的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比较[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 41(04): 346-350.

[2] 关春辉, 周占锋.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疗效及预后[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04): 473-474.

[3] 夏西尚, 方宣城, 邱新建, 等. 股骨大粗隆入钉点与梨状窝入钉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 创伤外科杂志, 2020, 22(02): 129-132.

[4] 姜世川, 朱旭, 肖鵬, 等. 双钢板联合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02): 25-28.

[5] 杨涛, 罗苹原, 张鹏, 等. 不同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以及对下肢功能的影响[J]. 创伤外科杂志, 2019, 21(12): 940-943.

[6] 赵晓勇.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0): 21-21.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管壳式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
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磨粒磨损对农业机械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浅谈巴基斯坦K2核岛基坑清理存在的问题
刍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