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示数学之美

2020-09-10刘健荣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刘健荣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堂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是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老师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只有引领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领略到数学独特的魅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用到的各种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出发,展现小学数学中的人文之美、艺术之美,根据小学生独有的特点,提出在课堂上再现数学之美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之美

引言:

我国的初等数学教育在全世界一直都占据领先地位。从学生接触数学开始,数学就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数学一直被很多学生和家长冠以“枯燥、晦涩、抽象”的形象。诚然,古今中外,多少数学家呕心沥血、潜心研究出深奥的数学理论,怎么能轻易被所有人学懂学透呢?但是数学依然有它独特的美存在。小学数学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与启蒙阶段,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引导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提升数学美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异常重要。

一、课堂教学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孩子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贪玩不爱学习是大部分小学生的特点。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天生就对数学感兴趣,就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但是天性喜欢学习的小学生毕竟是少数。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老师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新教学方式,迎合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小学数学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圆的认识”这一章节的课程内容时,可以抓住“圆”的特点,对称、圆满、平衡等,并且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美感的含有“圆”的元素,我们可以从“圆是最具代表性的对称图形、是最美的平面图形”出发,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感受生活中“圆”的美感。小学生们可能会畅所欲言,会想到吃饭用的餐具、汽车的轮子、喝水的杯子等等。待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清晨,一轮红日从蔚蓝的海面上探出头来,从东方缓缓升起;傍晚,太阳落山,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还有美丽的蝴蝶扇动翅膀,映入眼帘的是翅膀上圆形的图案等等。唯美的图案一幅幅逐渐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小学生的脸上都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这个时候,当学生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时,可以由此提出问题:在刚才的画面中,哪有图形出现的最多呢?小学生们回答:圆形。老师又问:你现在对“圆”这个图形有哪些认识呢?还想不想继续了解关于“圆”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就可以在学生们在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中学习数学知识,点燃了学生继续深度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在之后复习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科学技术发展飞速,多媒体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工具。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充分运用多媒体,尤其是在讲授关于图形、画面等知识时,让学生能够调动是视觉、听觉,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具体多样地感受到数学的美感。

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要多角度思考推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涉及的多媒体课件反复完善,多媒体课件中可以插入有趣的视频、音频、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到“巧求周长”这一节的内容时,课本上给出了多个用直线围成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通过平移的方式,将不规则的多边形转化成规则的四边形,再求周长。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对于小学生来说蕴含的内部逻辑比较难懂,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对于这类知识的讲解,就能够凸显出多媒体的长处,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平移线段”的过程动态地在多媒体视频上展现出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不规则的图形变化成规则图形的过程,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比较,使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变化之后线段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然后再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疑问。

在此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工具多维度、全方面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课堂变得活跃且高效,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现了数学之美,体现了数学的神奇之处。

三、课堂教学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之美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与习惯,增加讨论、互动、提问的环节。在提问环节中,要面面俱到,不能只把发言的机会留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多中等生和后进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要给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注意力有准确地把握,还能够在讲新课的同时达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到“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提问与讨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可以改成什么运算?能说出課本上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大家来猜一猜这几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等等。老师在提出一系列问题之后,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打开思路,也巩固了之前学过的“乘法的意义”的知识。讨论完成过后,每组可以选出代表回答问题,老师针对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对其他小组也要予以鼓励。

这样,随着老师的提问与同学们的讨论,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老师就达到了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回顾旧知识的目的,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奖励,学生们的内心也得到了满足。课堂的氛围与和谐程度无不渗透着数学之美。老师通过对课程前后学习的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感受,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数学的内部逻辑,感受到数学独特的魅力。

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感受、理解数学之美,改变数学在学生与家长心目中晦涩、枯燥的固有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引领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鉴赏能力,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大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之美[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8, 000(020):51-51.

[2]王荣森.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示数学之美[J]. 辽宁教育, 2019, 592(07):33-3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