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2020-09-10高瑞娜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

摘要:红旗渠既是一座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建筑丰碑,又是一座不怕牺牲、奋发图强的精神丰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与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与创新红旗渠精神必须把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旗渠精神;艰苦奋斗;改革创新

参观红旗渠,学习红旗渠精神,不仅仅是铭记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磨难和伟大复兴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传承与创新红旗渠精神。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所处的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仍然应该传承与创新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传承与创新红旗渠精神,务必做到以下四个统一。

第一,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统一起来,既要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又要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1921年成立时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过去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和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胜利和成就是跟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分不开的。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领修渠大军开赴引漳入林工地。一任做给一任看,一任接着一任干,党员干部作表率,一心一意谋发展。讲原则,讲民主,讲廉洁。不吃请,不受贿,不特殊。抵制歪风走在前,遇到困难走在前,送货上山走在前。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范围内,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是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在国内,尽管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共产党在數量上和结构上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都要优化,但是党内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防止出现脱离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建设改旗易帜和偏离方向的危险。另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防止出现能力不足和党内腐败,从而失去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风险。胡锦涛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2]

第二,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统一起来,既要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进人们的健康福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中华民族总能依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埋头苦干,勇往直前,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挫折。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林县人民正是发扬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充分、更加多样、更加美好。这难道不需要艰苦奋斗了吗?不是。首先,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还需要艰苦奋斗。其次,就算到了建国100周年时,我国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还需要艰苦奋斗。只有艰苦奋斗,才能积储力量,才能创造更高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艰苦奋斗不是要人们拒绝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更不是要人们过上穷日子,而是要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们。

第三,把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统一起来,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3]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此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能争取到的外援很少。红旗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修建红旗渠时,国外不能提供帮助,国内又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援。在这种情况下,林县人民自带铁锤、铁铲,自编箩筐,自制炸药,自造手推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渠。可见,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基本方针。然而,当今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国际上,中国已经和世界上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经济技术上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要求必须实现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第四,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与提倡个人的自由统一起来,既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基本原则,又要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力。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中,私有制逐渐被公有制代替,个人主义逐渐被集体主义代替。他提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4]他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公有制和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逐步地把原来从事分散劳动的农民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起来,集体生产,集体生活。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培育和践行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现实的丰厚土壤。红旗渠的修建是集体主义创造的产物,红旗渠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林县人民在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党委带领下,集体修渠,集体生活,为了集体利益,不计个人利益,不顾个人牺牲,充分弘扬了集体主义精神。新时代为进一步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施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基于这种所有制结构下的意识形态,既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又要提倡个人自由。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就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基本原则。提倡个人自由,就要尊重个人的利益,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力。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曾说:“只要一心为了人民,真心依靠人民,用看得见的利益去动员群众,群众的积极性就会一浪高过一浪。”人民的利益就是多数个人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是维护了多数个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关于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的思想和列宁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求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之间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1).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3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4.

作者简介:

高瑞娜,女(1984.1-),汉族,河南长垣,硕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