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采血对护理人员造成的风险原因与防范措施

2020-09-10刘兴艳孙艺君

康颐 2020年2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危险因素护理人员

刘兴艳 孙艺君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在静脉采血操作中对其造成风险的原因与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100例采血护理人员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2018年间静脉采血对护理人员造成风险的原因,以构建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比较实施防范措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2018年间采血护理人员出现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其防范措施不仅可以提升临床采血工作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采血质量,值得在工作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 静脉采血;护理人员;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临床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就是静脉采血,同时静脉采血不但是护理人员必备的工作技能之一,也是所有医疗工作的基础。但是静脉采血中血液的收集也与血源性感染息息相关,一旦护理人员操作不當就会出现针刺伤、血液外溢等不良事件,所以只有正确认识采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才可以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的现象,提升临床采血护理质量[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人员在采血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在统计学方法的协助下比较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为: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100例采血护理人员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2018年间静脉采血对护理人员造成风险的原因,以构建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00例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4.29±3.28)岁,工作年限2-8年,平均年限(12.19±1.07)年。实施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比较中发现并没有不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危险因素

(1)针刺伤

据统计数据结果显示,100例护理人员在静脉采血中大约有90%以上出现针刺伤现象,并且在针刺伤因素的影响下引起丙肝的发病率为2%;乙肝的发病率为2.5%;HIV的发病率为0.5%。出现针刺伤的现象主要与护理人员的操作习惯与操作技能相关,其次与患者配合程度也有一定关联性。

(2)血液外溢

血液是各种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时难免会出现血液外溢现象,尤其针对携带传染病的患者而言,一旦发生血液外溢就会加大护理人员的传染几率。例如在第一次采血失败后需要再次在同一侧进行采血工作,若之前采血失败后并未完成止血工作,就容易造成采血口再次溢出血液,从而致使护理人员直接接触血液。

(3)环境污染

如果采血后护理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采血废弃物进行处理,就会导致采血棉棒与针头等废弃物暴露在外,不仅会影响环境,还会加大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几率,从而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1.2.2防范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规避血液污染

通过院内知识讲座的方式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感染的风险性认知,并每月在科室内进行专职培训以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同时相关负责人员也需定期开展血源性传染病的预防与评估工作,从而规避血液污染现象。

(2)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以预防针刺伤出现

由于血液采集是对护理人员安全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应通过细致的针头管理制度以保证护理人员的采血安全。护理人员操作后应及时将针头放入锐器盒中,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同时若采血对象为婴儿或不具备配合能力的患者,就需要在其他人员的配合下进行采血,且尽量避免二次穿刺,必须二次穿刺时就需要将局部进行压迫止血,避免出现残余血液污染现象[2]。

(3)规范操作流程正确处理污染物

根据科室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流程。护理人员采血后棉棒需正确投入到废品处理桶中,一次性使用器械需要做好销毁处理,而针头在使用后要立即放置锐器盒中,针对部分需要二次使用的物品应做好消毒浸泡工作,以保证采血工作的无菌性[3]。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防范措施前后血液污染、针刺伤、污染物处理不合格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3 讨论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最为普遍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但是在采血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危险,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够及时正确的认知风险并进行相应防范措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严重威胁自身生命健康[4]。本文通过对感染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因素等进行分析得知护理人员在采血中面临的危险因素包括:针刺伤、血液外溢、环境污染等,针对相应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就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护理人员采血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且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不断向护理人员强调采血危险因素的重要程度,以保证护理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从而切实保证自身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应用相应的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出现针刺伤、血液污染、污染物处理不合格事件明显降低,从而证实防范措施的应用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2018年间采血护理人员出现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其防范措施不仅可以提升临床采血工作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采血质量,值得在工作中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朱云.护理人员在采血中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4(006):132-133.

[2]高益琴.静脉采血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和防范策略[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162(11):170-171.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危险因素护理人员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
门诊婴幼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