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鸿门宴》中的矛盾冲突
2020-09-10任燕
任燕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在这一章节中,太史公以生动凝练的语言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刘邦、张良、项羽、樊哙、范增等。在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对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借助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矛盾来展示他们的性格,推动腈节的发展,让一场复杂紧张的政治斗爭变得更加激烈。
一、张良与刘邦之间的矛盾
在《鸿门宴》中,刘邦是汉军的最高统帅,也是汉军命运的掌控者,而张良则是他的下属,两人本为主仆关系,照理说,对于刘邦的命令,张良应当无条件服从。但是,在“称王”这件事上,两个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也就是因观念不同产生了矛盾冲突。刘邦先项羽一步攻下咸阳,按捺多时的野心开始膨胀,尤其是在见识了咸阳的富贵之后,这种“称王”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刘邦想“称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也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有些忘乎所以了。但一直跟在刘邦身旁,为刘邦出谋划策的张良却十分清醒,没有被眼前的胜利所蒙蔽,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时局的变化。“项羽军霸上”,张良知道此刻唯有劝刘邦去向项羽谢罪,才能逃过一劫。得到项羽准备发难的消息,他立即告知刘邦,刘邦无比惊骇。张良借机发作,质问刘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听张良语气不善,刘邦哪里敢说实话,只好找了个借口:“鲰生说我日:‘踞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见刘邦还执着于“称王”,张良当即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张良这一问可以说是丝毫不顾忌刘邦的颜面,甚至让刘邦有些下不来台。两人之间剑拔弩张,张良与刘邦之间的对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机锋。刘邦攻下咸阳,沾沾自喜,骄矜自傲,却被张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若刘邦是个骄狂之人,必定当场大怒,杀掉张良。但他并不是一介莽夫,冷静下来后他没有固执己见,而是立即调整心态,收敛锋芒,虚心求教:“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对于刘邦错误的决策,他没有选择视而不见,也没有听之任之,更没有在刘邦最危险的时候抛弃他,而是全心全意地为刘邦出谋划策,可见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二、项羽与范增之间的矛盾
同刘邦和张良一样,项羽和范增之间也是上下级的关系。就辈份而言,范增是项羽的长辈,但楚军的实权是掌握在项羽手中的。在《鸿门宴》中,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项羽貌似敬重范增,却从不曾真正采纳他的意见,不得不说,这非常耐人寻味。在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一再提醒项羽动手,项羽却始终没有任何表示。范增按捺不住,只得离席找到项庄,嘱咐项庄借舞剑之机除掉刘邦。对于范增的举动,项羽不可能不知,却没有丝毫的反应,原因有三:一是刘邦亲自来楚营,低三下四,给足了项羽面子,项羽实在不好发作,也没有借口发作;二是范增私自安排项庄在宴会上动手,这一举动有偕僭之嫌,事前未和项羽商议,多少会令他感到不痛快,所以,对于范增的示意,项羽视若无睹;三是范增杀刘邦单单是为楚军的利益着想,而项羽却不得不顾忌汉军,顾忌共同灭秦的各路诸侯——如果刘邦真的死在楚营,他不仅难以交代,还无法安稳地坐王位。项羽和范增虽然处于同一阵营,但在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分歧,这也为刘邦的转败为胜创造了机会。
三、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矛盾
刘邦与项羽,一为汉军统帅,一为楚军将领,两人之间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敌对关系,同时也是《鸿门宴》中矛盾冲突最为明显的两个人物。在这场争斗之中,刘邦如果稍有差池,必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刘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在项羽面前小心翼翼。“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言辞之间,刘邦自称为“臣”,呼项羽为“将军”,并说自己能够先“入关破秦”纯属无心之举,丝毫没有要越过项羽的意思。见刘邦态度如此诚恳,项羽心中怒气稍退。但无论刘邦话说得再好听,这也只是场面功夫,单单几句话就能消除项羽的戒心?显然不可能。如果项羽真的打算放过刘邦,就不会由着范增安排项庄舞剑。刘邦心中也明白,只要自己要留在楚营,便时刻会有送命的危险,因此才借着如厕之机带着樊哙等人落荒而逃,留下张良收拾残局。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化干戈为玉帛”的宴会,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杀机重重的宴会,让刘邦彻底看清了项羽的真实面目,也为之后事件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太史公借助不同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复揣摩、理解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言行举止,从中窥探他们的心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