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革命根据地《滨海农村》美术研究

2020-09-10冉利强孙艳华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解放区沂蒙美术

冉利强 孙艳华

摘要:《滨海农村》是山东解放区根据地四大通俗报纸之一。《滨海农村》美术研究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人对《滨海农村》美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挖掘。此时期,向《滨海农村》及报社所管辖的《滨海画报》、《滨海民兵》供稿的美术工作者主要有任迁乔、陈淑亮、徐立森、王赓琨、苏贻民等,以及一百几十名农村通迅员,印刷厂美术工作者有魏启元等,美术种类有版画、漫画、连环画、水墨画等。其中以连环画成就最高。《滨海农村》美术给当时相对贫乏的沂蒙文化生活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沂蒙;解放区;滨海农村;滨海画报;美术

1943年冬季,中共山东分局滨海区党委创办了小册子形式的《滨海农村》,油印的32开本,由于时局不稳定,所以出刊并不定期。1945年夏季,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了新的形势,滨海区党委决定将《滨海农村》的形式由32开本的小册子改为8开2版的报纸,于是,中共山东分局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于1945年6月1日在莒南县创刊,起初定为石印3日刊,主要服务于地方干部及老百姓。1946年元旦完善为4开4版铅印2日刊。期发六七千份。《滨海农村》报社还出版了《滨海画报》、《滨海民兵》。《滨海画报》在1946年元旦之后,不定期的出版。《滨海民兵》创刊于1946年10月10日。《滨海农村》于1948年1月22日停刊,新华社滨海分社改成新华社滨海支社。《滨海农村》报从创刊到停刊,一共发行331期。

一、《滨海农村》的美术概況

《滨海农村》报社的美术工作者承担了报纸题头、插图、题花、刊头等任务,创作了众多的木刻版画,还承担了《滨海画报》、《滨海民兵》的美术作品以及连环画创作。《滨海农村》报印刷厂的美术活动也值得关注。

二、《滨海农村》的美术工作者、美术供稿者

(1)美术工作者:任迁乔、陈叔亮(陈淑亮)、徐立森、王赓琨、苏贻民等

1946年,任迁乔任《滨海画报》主编。徐立森在1947年3月20日的《滨海画报》第25期上发表连环画《民兵李玉祥》。

1947年秋至1949年春,陈叔亮(陈淑亮)任《滨海画报》总编辑、《滨海画报》社社长。

(2)印刷厂美术工作者:魏启元等

《滨海农村》石印厂主要担负《滨海画报》、《滨海民兵》以及连环画等印刷任务。

《滨海农村》报铅印厂主要担负《滨海农村》报的印刷任务。1946年1月1日第一张《滨海农村》铅印报正式出刊。由于当时《滨海农村》报铅印厂里还没有锌版制版设备,所以,报纸的题头、插图、不全的各号标题字都是校对组长魏启元手工木刻制的。1947年冬,解放军大反攻胜利形势图也是由魏启元手工刻制。《滨海民兵》创刊号封面木刻版画右下角有拼音“wei”,应为魏启元所做。

(3)美术供稿者:《滨海画报》在滨海区各县组织农村通迅员,众多的农村通迅员成为了《滨海画报》的美术供稿者,是解放区解决美术供稿缺乏问题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江丰在1949年7月2日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的讲话《解放区的美术工作》中指出:“华东的滨海画报在本区各县组织了一百二十八个农村通迅员,解决了画稿缺乏的困难。” 这128个农村通迅员目前本课题组统计出姓名的有任群、李青、孙杨、盛秀峰(莒县城阳区李家村)、丁剑、董锐、刘飞钢(莒南下白杨沟村)、刘子田、建勋、赵德新、郭汉章、孙汉力等人,虽然他们的美术水平良莠不齐,但是组织农村通迅员供稿的办法,的确解决了《滨海画报》画稿缺乏的实际困难。

(4)还有一些使用化名的供稿者,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CK、续力、老耕、庚、立春、徐力、劳人、树棠、陈常修、林等。

续力、徐力是徐立森的化名。老耕、庚是王赓琨的化名。

三、《滨海农村》的美术种类

《滨海农村》的美术种类有版画、漫画、连环画、独幅画、水墨画、报头书法等。其中以连环画成就最高。

1. 漫画有《又是一张狗皮膏药》、《勒得住吗》、《坐得稳吗》等;

2. 版画有《杀死蒋鬼子》、《解放莱阳城》等;

3.连环画有《一斤棉花发家》、《翻身》(山东解放区出版最早的一本连环画)、《人间地狱》、《石月秋》、《变工》、《何万祥》、《日出天晴》、《反攻》、《地雷讨厌的》、《干哪!》、《民兵李玉祥》、《不知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血债》、《韩振香》、《韩玉九》、《朱佃宣》、《大翻身》、《血债血偿》、《一张布告》、《轰!轰!!轰!!!》、《英勇的突击》、《打的勇冲的猛》、《张兴来英勇杀敌》、《武装保卫秋收》、《蒋介石的致命弱点》、《抓家筢姚子法》、《张忠胜翻身记》、《千万要小心》、《什支大枪》、《缺什么分什么》、《老封建压迫人,妇女也要大翻身》、《地雷阵》、《你再跑!》、《你放下心吧!》、《填满穷坑》、《薄板台上翻了身》、《打的好!》、《保命刀和看家雷》、《八个小蛮子完了蛋》、《真不是人》、《赶跑把棍子取》、《真不是人干的事》、《张洪兰访穷》等;

4. 独幅画有《郯城武工队配合主力五天收复村庄一百多个》、《给进犯咱滨海区的蒋鬼子当头一棍!》、《小曲河之战》、《解放军大举反攻》、《蒋介石的垂死挣扎》、《搬家…》、《民兵同志们:多给蒋军准备下“洋点心”》、《日照县北武工队大败还乡团,夺下耕牛四十多头》等;

5.水墨画有陈树亮的《分浮财》等;

6.《滨海农村》报头书法为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舒同题写。

四、《滨海农村》美术的作用及影响

(一)作用

1.社会作用

从《滨海农村》美术的社会作用而言,《滨海农村》美术的主要作用是以生动的图像为中国共产党代言, 是战争环境中非常重要的宣传武器,它以美术作品形象的宣传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方针和政策,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稳定群众人心、鼓舞军民斗志。

该报创刊时为八开二版单面印刷的石印报。为了适应形势,扩大宣传,教育群众,滨海区党委决定将发行数量受限制的石印报,改为可以大量增加印刷发行数量的铅印报。1946年1月1日,《滨海农村》第一份铅印报出刊。一般情况下是四开四版二日刊,有时候根据时局需要,还会增加到六版或者八版。每一期刊发迅速增加到6000-7000份。从发行数量和版面数量上看,《滨海农村》美术的传播作用与传播效果可见一斑。

时任《滨海农村》报社出版科副科长兼印刷厂厂长的邢西彬在《<滨海农村>报印刷厂的战斗历程》一文中,指出了《滨海农村》在当时的作用:“战争环境的报刊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斗志非常重要的武器。当时的报纸,对解放区军民生产的鼓舞力量是难以形容的。打起仗来,人民群众看到了报纸,不但知道怎么斗争,更重要的是知道共产党解放军没有走,而是天天与他们战斗在一起,这样他们也就安心了。”

2.客观作用

在客观作用方面,推动滨海区农村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滨海农村》的美术工作,也培养了一批美术工作者和供稿人,起到了培育解放区美术人才的作用。江丰在《解放区的美术工作》中指出:在这群众的美术活动中,涌现了不少如任迁乔一类工农兵出身的优秀的美术干部。江丰还指出:“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的任务,不仅要做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工农兵看得懂,欢喜看,由此发生一定的教育作用;同时,还需要负起发动和指导工农兵及民间艺人从事美术创作,参加美术活动的责任,使新的美术在工厂、农村、部队中开展起来。由于许多长期在群众中埋头苦干的美术工作者的努力,在这方面,也已有相当可观的成绩。”

《滨海农村》的美术工作配合着驻村工作,配合着土改、大生产、办冬学、春耕、秋收、支前等工作,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还增加了美术工作这对基层工作的感性认识,对用美术作品反映政策产生了积极地作用。

3.影响

《滨海农村》是山东分局响应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文艺面向人民群众”的指示精神,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创刊出版的通俗报纸。滨海区的《滨海农村》与鲁中区的《鲁中大众》、胶东区的《群力报》以及渤海区的《渤海大众》,在当时并称为山东解放区根据地四大通俗报纸。由此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滨海农村》美术是沂蒙红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整个沂蒙革命美术文化遗存,《滨海农村》美术主要集中在绘画类,绘画类涉及版画、漫画、连环画、宣传画等。连环画成就突出。《滨海农村》的美术作品随着《滨海农村》的传播,给当时相对贫乏的边区文化生活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管庆霞.《滨海农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 张恺桐.丰碑不朽立意常新——论抗战美术的现实意义[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6,87(3):199-206.

[3] 江丰.解放区的美术工作.江丰美术论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4] 黄宗贤.抗日战争美术图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5] 临沂地区报史志编纂办公室.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一)[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 1988:93-94.

[6] 林波.对《滨海农村》报的若干回忆.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二)[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1988:1-16.

[7] 邢西彬.《滨海农村》报印刷厂的战斗历程.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二)[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1988:17-29.

[8] 林波.我记忆中的《滨海农村》报停刊时编辑部内部分工和部分干部情况.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二)[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1988:30-32.

[9] 乔建寅.我记忆的《滨海农村》概况.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四)[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1989:44-53.

[10] 向村.在《滨海农村》报的点滴回忆.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五)[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1990:103-106.

[11] 向村.新华社滨海支社的一点资料.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五)[M].临沂:临沂大众报社,1990:106-107.

[12]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25:1.

[13]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55:1.

[14]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57:1.

[15]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59:1.

[16]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0:1.

[17]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1:1.

[18]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3:1.

[19]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4:1.

[20]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5:1.

[21]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6:1.

[22] 滨海画报[J].滨海画报,1947,67:1.

[23] 山东军区滨海分区人民武装部.滨海民兵(创刊号)[J].滨海民兵,1946,1(1):1.

作者简介:

冉利强,男,山东临沂人,鲁迅美術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山东省教学能手,临沂大学副教授,硕导,档案馆副馆长,主要从事红色美术史研究。

孙艳华,女,山东青州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临沂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红色美术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7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解放区木刻版画艺术研究》(立项编号201706206)、临沂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8年度课题《沂蒙革命根据地<滨海农村>的抗战美术研究及其开发利用》(立项编号2018LX-YMJS05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解放区沂蒙美术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美术篇
林海雪原(一)
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的人学思想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
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职业教育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