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策略

2020-09-10吴梅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课程诗歌

吴梅霞

摘要:诗歌,用以高度精致、简练的语言,在集中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一定诗韵美的同时,更充分表达出作者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将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文学载体。诗歌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千百年的岁月冲洗中发展到了现代,更多了一些新的元素:散文诗、自由诗、现代诗等就是鲜明的体现。以下本文就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为平台,简要说一说如何实施诗歌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诗歌;高中阶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118

诗歌,用以高度精致、简练的语言,在集中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一定诗韵美的同时,更充分表达出作者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将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文学载体。诗歌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千百年的岁月冲洗中发展到了现代,更多了一些新的元素:散文诗、自由诗、现代诗等就是鲜明的体现。以下本文就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为平台,简要说一说如何实施诗歌教学。

一、实施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意义

诗歌的发展在我国起源较早,但是发展迅猛,尤其是在“唐宋元”时期,直到现代,新体裁的诗歌,如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现代诗也依旧是熠熠生辉。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对“诗歌”提出这样的看法,“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由此可见,诗歌中不仅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背景的评判,更穿插了创作者无尽的想象以及对文字提炼出的韵律美,这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诗歌教学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凸显诗歌教学意义和价值的部分。

二、提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注重朗读,提升学生热情

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在诗歌朗读的过程中,应当具备一定的气氛与感情,使无声的文字变得更加的生动。高中语文诗歌朗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个体朗读、集体朗读以及配乐朗读,还包括品读、精读与泛读。在进行诗歌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把握诗歌中隐藏的真理,感受诗歌的魅力。笔者在进行《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朗读。其一,朗读入诗。笔者通过录音以及f l ash动画的形式,结合听觉与视觉,在课堂当中构建诗歌的良好意向,使无声的文字变得更加的具象化与生动化,使学生深入的感悟诗歌的内涵。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语调、节奏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这一阶段,笔者引导学生找出诗歌当中的重点语句,把握诗歌整体的总刚领。其二,朗读入情。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的进行诗歌朗读,体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与诗歌中的字词语句相结合。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对诗歌拥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其三,品读入韵味。通常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摘取诗歌中的两到三句话进行讨论与朗读,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在进行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使自身的朗读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要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蜀道难》的朗读,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参与感,而且能够使诗歌教学的有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精心设问,因材施教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进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差异性予以高度的关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诗歌。但是诗歌教学也不能过分自主,否则就会使学生的想象力不着边际,歪曲了诗歌当中表达的真实含义,很难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品读诗歌。

教师在设问的过程中应当站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角度来进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谁在笑?笑的是谁?在哪里笑?为什么笑?到底是怎样的笑?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紧扣细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看到了雪想起了大堰河?为什么呈现给你的是黄土下的紫色灵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雨巷》当中为什么丁香花一样的姑娘飘过,而不是走过呢?《再别康桥》这首诗歌为什么是轻轻的走呢?教师应当精心的进行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三)拓展迁移,合作升华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善用教材这种教学工具。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语文知识的应用领域,对诗歌知识进行拓展迁移,也就是对学生的诗歌创作予以高度重视。部分高中教师认为鼓励学生写诗会导致学生写大量的爱情诗。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有大量描绘美好爱情的诗歌。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教师应当将诗歌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包括诗歌的情感表达、意向等。诗歌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改写、仿写、自由创作等。学生在诗歌改编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诗歌的魅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保证学生在高中语文诗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协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以教材为中心的态度,应当积极的与学生交流合作,深入的解读诗歌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诗歌的学习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使高中诗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将课堂教学时间交还给学生,构建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环境,锻炼学生诗歌的敏感神经,引导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美好。这样不但能够使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J].学园,2017(35):82-83.

[2]游秀玲.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7(12):35-36.

[3]狄卓,陈树生.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16(02):124-125.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