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0-09-10赵立净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小学语文

赵立净

摘要:在学习中最珍贵的是存在质疑态度,俗话说小的质疑产生小的进步,大的质疑产生大的进步。"质疑会提高我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今课程改革主要倡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创建一个问题情景使其贯穿课堂的始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精心设计使学生提问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这样的课堂才会换发出活力。传统教育的现状只有使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改变,学生只有遇到问题积极提问,班级才能活跃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36

教师的教学可以更有针对性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可以自己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越敢于质疑,自己的潜能就越能发挥到主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测试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他的提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作为老师应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提问,并努力学习“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

一、引导学生从“不问”到“敢问”

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基本的要求除了态度友好,外表大方,言語清晰热情外,教师观念必须要正确要尊重每个学生,倡导"永无止境的思想"。同时,我们也应该拥有纯真和童趣。从内到外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从而更好的掌握他们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寻求新的想法和思路。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学生,正确处理学生的问题,发掘学生的宝贵财富,而不是嘲笑和讥讽。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例如:“好问题!”或者,“为什么我没想到呢?”当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该问所有学生:“这样一个好的问题谁有其独特的见解?”这时学生们都会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在讲解文章《江雪》时一些学生会问:“为什么下雪而渔夫不回去?”在研究《空城计》时学生们会问:“为什么诸葛亮大开城门敌人却不敢进入呢?”这些问题都非常具有趣味性并且有多种角度可以进行解答,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此外,对于小学生,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围绕文中的空白,细节,布局,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来进行提问;有时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是肤浅的没有思考的价值;但有些问题却是高质量的具有很高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可以区分高低问题,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训练学生善于在关键点提问,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二、引导学生从“敢问”到爱问

在课堂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受学生是否愿意参加教学活动而影响。那么学生如何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呢?教师将让学生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并让他们尽其所能的做想做的事。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帮助并指导他们。学生是教室的主体,教学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背景,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其可以参与学习活动和交流。因此,教师应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并找到他们的"近期发展领域",从而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有问题要问。

在《江雪》这一课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学生问老师“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为什么老人独自去钓鱼?”学生问教师不是要求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再次欣赏这首诗并彼此讨论解决方案。得到的答案是:老人很寂寞。教师问学生:“我们可以看到表示孤独的单词和句子吗?”一个学生回答说:“这首诗每句话开头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老师很茫然这不在自己的课前准备范围之内。因此,老师要用鼓励性的话评价学生:"你很善于思考,有新的想法和创造力。通过你的问题,老师对这首诗有了新的理解和收获,"接下来学生们对这首诗进行了思考,之后又提出了一些问题。经过大家的独立思考,合作与沟通,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三、引导学生从“爱问”到“会问”

教师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使学生更加善于提问。教师还应注意总结并指导学生及时进行评估。正确的评估有助于使学生受到的教育更加充分和合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教师要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些理解力强的同学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加有价值,而另一些理解力较弱的学生问的问题却没有太多价值。首先,教师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他们不应忽视这些问题,也不应做出简单而结论性的答案。要想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最好是鼓励提出问题的学生而不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受到称赞。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被展示,从而使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

小学教科书的所有文章都是高质量的优秀著作。有许多美丽的单词和句子值得我们仔细考虑和品尝。为了向他们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来理解他们。例如《三打白骨精》中有一句话:一位年长的老太太在山上闪出。“闪”一词使用正确吗?可以将其更改为“跑”吗?面对质疑我们可以查资料比较‘闪“和“跑”的不同点,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闪”表示快速运动。拥有拐杖的八十岁以上的老妇人可以做到这一点,这表明她与普通人不同,可以证明她就是白骨精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矛盾之处。教科书中的描述似乎有矛盾之处,但却有可能是全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并提出质疑,以便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草原》的教学中,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反映出语言大师老舍巧妙地将对立和排斥的描述融为一体,使语言能够生动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充满了哲理。

四、总结

简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问题的兴趣,并完成从“不问”到“敢问”、“爱问”、“会问”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的提出问题,才能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从而真正的融入语文课堂中,最终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学 周刊2011.(4)

[2]万艳丽.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华章2012.(3)

[3]张洪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J].现 代阅读,2012.(2)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