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新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实践研究及发展路径

2020-09-10崔睿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数据新闻实践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数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中的深化应用必将成为未来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数据新闻的理念及特征入手,对我国新媒体平台下数据新闻的实践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据新闻;新媒体平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24-02

一、数据新闻的服务理念及本质特征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各电视、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先后完成了由传统思维向大数据思维的转变,“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但对于其定义,目前学界和业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华南理工大学的吴晓坤教授在其论文《数据新闻:理论承递、概念适用与界定维度》中对数据新闻作了如下定义: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可视化新闻样式,在新闻叙事中使用数据呈现原本仅靠文字所难以呈现的内容,并进而挖掘出新闻故事的传媒形式。

作为新闻的一种新形式,数据新闻在服务理念上与传统新闻差别不大,大体都是在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有机整合后传递给用户,以服务公众为着眼点。然而,作为正在发展的新兴事物,数据新闻在本质特征上与传统新闻有明显的差别。数据新闻非常依赖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的深度运算构成了数据赖以存在的基石,高新软件的个性展示将复杂、抽象、难懂的数据转化为简单、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构成了数据新闻的“灵魂”,这是数据新闻和传统新闻相区别的核心特征。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另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可视化,即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可视化的新闻形式不仅强化了新闻内容的立体性和形象性,更能抓住受众的心,满足受众的需求[1]。

二、数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的实践研究

先了解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是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等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在此基础上经互联网、宽带局域網、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平台被称为新媒体平台。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媒体平台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在社会的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一点资讯都属于新媒体平台的范畴。

与传统的社交平台相比,新媒体平台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在新媒体平台中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多元化的,因此受众可以自由自主地参与到传播系统中,交互性较强;第二,新媒体平台凭借强大的技术手段,使得海量的信息以简短精练的形式存贮于平台中,从而使不同地域、行业、年龄的用户可以共享资源;第三,用户可以主动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基本上不受时空限制,个性化极强。

相比传统的传播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能够为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我国数据新闻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2年5月,网易“数读”数据新闻栏目正式上线,与其他的数据新闻经常采用的“时间轴”“圆圈图”等图表模式不同,网易“数读”很少采用传统的数据图表,而是用相对新颖的图片组合的方式来吸引读者。比如在《波尔多传奇:列级酒庄分类》的新闻报道中,采用地图和图表相结合的手法,使各产区、酒庄的分布与介绍一目了然,显得既专业又不落俗套,用户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对波尔多的列级酒庄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网易“数读”将传统的文字新闻变成了更直观、可视化的图片新闻,使用户阅读新闻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其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网易“数读”很少使用动态图进行数据分析,使该平台的可视化体验效果受到了影响;其次,网易“数读”公布的数据信息基本上都来自第三方,重复的新闻加重了读者的阅读疲惫感并降低了阅读积极性,尽管发布的数据新闻经过了编辑的加工整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011年6月,财新网“数字说”数据新闻栏目正式上线。在可视性方面,该平台在2013年9月以前发布的数据新闻大都采用传统的数据图表形式,致使跟帖量和客户端下载订阅量一直不理想。随后,财新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强化了用户与数据新闻的交互式体验,如第三方地图软件的引入,使用户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体验新闻信息。“在对《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的报道中,利用地图和卫星图进行动态的报告,读者可以自行选择爆炸的位置,了解爆炸引起的伤亡情况,增强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引导并激励读者阅读的目的。”[2]在数据分析方面,虽然财新网“数字说”也主要依赖第三方,但与网易“数读”不同的是,财新网“数字说”有负责搜集掌握私有数据的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如《就业压力大 各地“保就业”都有哪些招儿?》等新闻就是利用私有数据编制的,尽管利用私有数据编制的新闻数量不多,但这也是数据新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得到应用实践的一项重大进步。

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等多种终端接入,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与上述新媒体平台不同,微博采用开放的公共平台架构,使用户能够公开发表内容,通过裂变式传播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即时分享,微博这一概念最早由新浪公司提出。凭借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兼容性,自2009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新浪微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了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受瞩目的新媒体平台之一。数据新闻在这样强大的新媒体平台上可谓如虎添翼。在可视性方面,新浪微博支持几乎所有的数据图表、数据图片形式,除此之外,新浪公司还尝试了数据新闻的视频化,与图片(包括动图)相比,视频具有更直观更具体的特点,也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基于平台的社交功能,用户与用户之间还能就某一新闻交流心得,和之前的用户与新闻之间的单向交流相比,这种多向交流显然更符合用户的要求。在数据分析方面,新浪公司一直致力于对私有数据的搜集以及对私有数据库的管理,对第三方数据的依赖性不强,因此,新浪公司在微博上发布的大部分数据新闻都具有独家性、权威性。此外,用户上传的信息(数据新闻占其中一部分)也是新浪微博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根据2016年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新浪微博平均每天发博数超过2000万条,其中有45%来自移动终端,来自各行各业的信息新闻在这里交汇。可见,与之前的新媒体平台相比,新浪微博在数据新闻的可视性和数据分析两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甚至是颠覆性的进步。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新闻可视性与数据分析是决定数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效果的两大要素。对于有志于此的公司和个人来说,增强这两大要素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支技术过硬、分工合理、精诚团结的高质量数据新闻团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创造出拥有更佳新闻可视性的新媒体平台,不断强化搜集优质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新闻的说服力和可看性。

三、数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路径探讨

由于新媒体平台在推广数据新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动性,探讨数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路径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探讨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路径。有两条路径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第一,政府化(巨型化);第二,企业化(微型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各类新媒体平台有400个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平台上都在发布数据新闻,每个平台都有一批会员用户,少则数百,多则千万,但是缺乏能够在短时间内通知号召全国大部分人的超大型新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也不能做到这一点)。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几乎所有的新媒体平台都持续发布了有关疫情的数据新闻,然而由于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限制,效果大都不理想。为此,百度公司与政府联手在百度APP上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凭借百度的号召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自2020年初推出以来,这一平台的浏览人次已經超过了80亿。人们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国内国际疫情的最新消息,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可见,由政府支持开发运营的巨型新媒体平台在当今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新媒体平台的企业化是指只对企业员工开放的微型新媒体平台。如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个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寻求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的办法,这为微型新媒体平台提供了用武之地。如在销售行业,搜集购买者的电话数据发布给员工,然后以定期回访的形式询问使用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用户的二次购买率;搜集当地富裕人口聚居区和大人流量区域的数据发布在平台上,定期在这些区域举办促销和宣传活动,可以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企业管理方面,一线的销售员工可以在平台上签到后直接投入工作,小规模的会议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而不用去公司总部,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将员工每日的绩效以数据的形式发布到平台上,领导层可以根据数据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更直观透明的特点。可见,微型化、企业化的新媒体平台在当今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形式,数据新闻具有更直观、更具体等特点,新媒体平台能够将数据新闻的优势较为理想地发挥出来,其中新闻的可视性与数据分析质量是影响数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的两个主要因素。在当下的中国,政府化(巨型化)与企业化(微型化)是新媒体平台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敏.新闻数据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及发展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20):147.

[2] 滕锐.我国新媒体平台数据新闻的实践[J].新兴传媒(上),2016(01):56.

作者简介:崔睿(1987—),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力。

猜你喜欢

新媒体平台数据新闻实践
新媒体时代下三、四线城市台如何打造品牌移动新闻客户端
关于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几点思考
“个性设定”+“精准投放”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思想工作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