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情于境 润物有声

2020-09-10戚丽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

戚丽苹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优化,现下教育越来越注重综合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促使学生掌握法制意识,树立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为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

前言

主题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学在实际教学课堂上,结合实际案例与教学知识,将教学知识与内容通过直觀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主题情境教学法,能将教学知识与内容以具体的案例呈现出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够促使学生深度理解与掌握相应的知识。对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可以通过情境演绎、情境再现、情境推理等多种方式开展与进行,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全面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

一、主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核心

(一)理论体系完善

对于主题情境教学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得出。从提出到发展至今,情境教学法已经足够完善,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十分可行。对于情境教学法的提出,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者理解哲学思想,促使更多的人接受与认同自身学说,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展开阐述,从而让更多的民众接受相应的理念。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下,相应的方法逐渐被应用到教育领域,并形成一种完整的教育方式。通过现实生活案例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体会与感受相应的教学知识,能够加深学生理解与感悟,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与深刻的认知。

(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打破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已经不再适合现下教学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下学生学习的需求。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打破,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应用主题情境教学法实现课堂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时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一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为优化这一教学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实现课堂导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相应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实例,有机融入教学知识,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与探究所学知识,将学生思维与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课堂上,此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以“我们有精神”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指导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为实现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两张照片,一个打扮整洁,有精神;一个邋遢,不顾形象,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更愿意和哪一个做朋友?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导入教学知识,通过教学知识的传授促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二)应用主题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课堂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事物与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为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应用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一个感兴趣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与掌握教学知识。

例如:以“家人的爱”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让学生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以及引导学生应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让爱住我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婴儿成长的历程,通过诸多生活事件,让学生看到与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为更好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的学生小时候照片,以此通过一些难忘的瞬间,引导学生回忆,促使学生产生感恩情怀。

(三)开展讨论活动

对于主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通过讨论与交流,能够促使学生分析与探究案例,从而实现案例分析的升华。为此,在实际教学中,为实现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划分,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相应的教学知识。在小学内部的讨论与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与多样地看待案例,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写作能力。

例如:以“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课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网络改变了世界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各个小组自主归纳与总结,并展开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归纳与总结出网络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全面认识到网络的好处与弊端,以此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在讨论之后,选出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发表演讲,比较哪个小组总结的更加全面,对问题分析的更加透彻,以此升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与透彻,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主题情境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课堂灵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具体案例,剖析相关知识,加深学生感悟与理解;开展讨论活动,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严卫林. 《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教学的"四条主线"[J]. 教学与管理, 2018, No.737(16):68-70.

[2]黄冠华. 主题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刍探[J]. 成才之路, 2020, 000(013):27-2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