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之浅见
2020-09-10郝静全昌伟
郝静 全昌伟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
关键词:古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9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其中75篇是小学阶段必须要背诵的。由此看来,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非常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词有这样一些显见的特点:语言凝练,高度概括;立意新颖,饱含真情;跳跃自如,联想自然;意境优美,节奏和谐。这些鲜明特点决定了古诗词在文学领域的崇高地位。而古诗词的教学常常有这样一些难点:一是讲解难,教师用了许多的语言依然无法诠释古诗词高度浓缩的语言;二是理解难,学生始终无法走进诗词所描绘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三是把握写作特点难,短短几行诗,作者的写作方法巧妙传神,凝聚着作者独特的创作技巧,教学中发现写作特点简单,而领会运用困难;四是诵读难,对读出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很茫然。我们研究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引领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让古诗词的教学像古诗词一样生动美好、意韵深长、舒缓含蓄、声情并茂。下面我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進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墨梅》一诗,学生通过对“淡墨痕”“夸”“ 颜色好”“清气”“满乾坤”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墨梅,因为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历来倍受人们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学生甲:“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学生乙:“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学生丙:“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这些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这样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么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有感情的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学生在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总之,古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引领学生迈入古诗的殿堂,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式与策略[C].
[2]王洁.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资源浅析[J].才智,2019(2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