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视觉日记谈形态构成

2020-09-10关梦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转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设计的领域也一天天地扩大,各设计门类目渐趋向于专业化、细分化。然而,各设计领域间必然有其共通的造型要素存在。与文字表达方式和风格的多种多样相通,视觉图像作为表达的一种方式也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性,它不仅局限于一种记录的状态,同时隐含了作者的思维过程和艺术追求,展示了个人的主体性和个性的积淀,也寄托了感触、思辨的升华,成为一种思考与存在的方式,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关键词:视觉日记;形态构成;转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92

一、视觉日记的产生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从物质层面上升至精神层面,多种多样的视觉形式层出不穷,视觉日记作为其中之一,日渐显露出来。时光易逝,丝毫没有留下任何实质性的可捕捉之物,我们站立在现在,一头牵引着过去和记忆,一头连接着未知和未来。

它的这种特征激发了基于個人视角的表达,我是习惯思考和记录的——将每日的“标签式”具体素材与所闻、所见、所想、所感的“碎片式”思考进行重构组合,进而将这两部分内容转换成高度抽象的线条及色彩形式,可视而不可读的符号、密码串联成日记,难以言说的真实经验和个体情绪被编织其中,进而集结出一段固定时间的视觉记忆。

从视觉日记谈形态构成,从自己每天的视觉日记考虑如何创新形态构成,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

1.视觉日记的概念

视觉日记,通俗的来讲就是用视觉的方式来呈现出平时的想法、记录下自己的思维。

视觉日记这个词最初来源于西方国家的摄像师,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生活,形成了视觉日记这种表达方式。后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也被加入到视觉日记中。

视觉日记特指用绘画、剪贴等视觉艺术形式记录、收集、诠释自己对客观对象的再现和思考的过程。视觉日记通过各种各样方式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生活题,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所闻所见,具备唯一性。有了更为明显的综合性,更多的体现了精神性、人文性与创造性。

2.视觉日记的特点

视觉日记肩负着使命,一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二是情感共鸣,让设计中的思想进入读者的心灵。不仅仅是单一的形式及内容,而是趋于越来越全方位的整体设计,更多的以人的深层理解,使设计更加人性化。主要是记录作者的生活经历,视觉日记之所以称为日记,它具备了日记的特点。视觉日记由简单、有意义的图像相构成,它通过图像向读者传达内容。

3.国内与国外的分析

(1)国内

国内在视觉日记方面的著作很少,比较有名的著作是王小慧在2001年发表的《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用大量摄影作品配以文字,叙述她在德国的生活经历。

在市面上能够搜集到的国内关于视觉日记理论专著更是寥寥无几,更多是一些关于视觉设计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以视觉日记为主的理论还没有系统的归纳与整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其中的内在特点。

(2)国外

国外的视觉日记发展比中国更突出些,时间上也早于中国。国外的视觉日记设计早期的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开启了视觉日记的先河。

现在如今国外可以搜集到的视觉日记多以摄影的形式出现,设计师纷纷通过视觉日记表达自我,个性上十分突出,效果也十分明显。欧美等国家,在视觉日记上的表达手法,大部分都是摄影为主。

二、视觉日记到形态构成的构思与设计

在视觉日记中,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其对生活经历的感知,通过更具体的图文形式传达给人们,由于视觉日记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因此它的影响力有限。从视觉日记中可以看出作者自己独立的构成形式,每个人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同,所以形态构成的形式也不同。

1.形态构成概述

形态构成,它主要是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们理性判断的直观能力和一定的造型技巧,使设计者对形态创造有较深入的艺术修养,培养较强的鉴赏能力,从而使得所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

对于从事现代艺术的画家和设计师,亦是不可缺少的造型基础。现代各国所采用的“点、线、面”训练,都是在康氏所著的“点、线、面”理论上的引伸和发展。由此可见“点、线、面”具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是造型的基础;另一方面是通过其抽象的构成。

2.设计规划

将每天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组成视觉日记,通过自己每天的视觉日记探索属于自己的构成形式,自己更擅长的方式为绘画和剪贴,绘画以线条为主,即形态构成三要素:点、线、面,剪贴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件收集,不限制种类,或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更为贴切的表达。

3.设计理念

通过视觉日记认识到形态构成的重要性,同时又能熟练设计,掌握设计的基础方法,循序渐进的练习,丰富自己的创作,学习形态构成更深的表达。

作出的视觉日记,围绕着构成三要素,使人能清晰的了解想要表达的内容,就好像读者本身是故事的主角,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所知所想,产生与作者更深的共鸣。

三、结论

视觉日记运用了形态构成及现代的版式设计以及简洁明了的设计手法,使得布局更加具有形式感和艺术性。在画视觉日记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有关于形态构成更深层次的知识,即如何将冲击力更大化,将内容更贴合实际,使我在画视觉日记的过程中知道了,在开始设计之前进行大量的调研考察,而不只是写写画画,在各种综合思维的指导下,才可以更好的贴合实际,将要表达的概念以简洁的图形和文字更好的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红卫.《书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3

[2] 尤红英. 我手写我口,绘画心灵——绘画日记[J]. 2011,(07).

[3] 尚冬华. 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的教学应用研究[J]. 教育观察,2016,0(6).

[4]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

关梦琪,女,1996.5.30,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转化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大学生外在压力的转化研究
引例浅谈导数应用中的转化策略
对小学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思考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