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2020-09-10王洁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王洁

摘要: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估中越来越被重视,其中作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工作经验中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提出有效策略,期望能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在考试中占据着分数的“半壁江山”;作文写作,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表达能力的标准。三年级是学生刚接触到作文的时期,因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作文掌握方面出现了写作困难、水平不高、质量不好等等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文作文的教学,更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主动探索发现适合现代化作文教学的方式,利用优质的教学方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小学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原因

作文是小学考试中的必考试题,也是考核小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主要方式,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地积累。笔者发现,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对于写作都有恐惧感。其状态包括: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写作,不知道如何去运用素材,不知道如何表达所想内容,对写作丧失信心。

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①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上写作锻炼的机会是很少的,课下布置的局限于课本,再加有教师布置作业任务较难完成,是导致写作水平很难提高的直接原因。

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式多是让学生背诵积累精彩段落和句子,再进行仿写,而没有充分重视学生自我表达的提高,导致学生背诵了很多内容,但不会活用,只会照抄照搬。学生写作水平并没有提高,在机械背诵中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

③ 在写作素材方面,学生接触的主要素材只有课文,在阅读拓展等其他方面并没有得到重视,阅读量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写作素材的缺乏,写作水平也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综上所述,改善传统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写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也为日后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年龄尚小,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尤为敢兴趣。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积极发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初期培养写作能力时,教师可以用故事等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写下真情实感的文章。

(2)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写好好作文,素材和经验的积累是基础,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

第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地运用自身教学素养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养成随时记录所闻、所见、所感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时代,记录见闻已经不仅限于日记的方式。也可以鼓励学生在QQ空间或者微信朋友圈等多平台记录、分享所有见闻,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养成素材积累的习惯,也能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行。

第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班级建设读书角,布置课余时间的阅读任务,教师可以利用校本课时间做好课前导读,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向往,所涉及的阅读可以包括经典名著、散文小说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利用班会等时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升。

第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积累好词好句,正确应用好词好句。摒弃传统死记硬背、照抄照搬的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摘抄好词好句的同时,记下阅读时产生的感情和能够应用的情景。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逐渐把好词好句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内容,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产生联想,及时提取和运用。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素材的记忆,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写作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为今后的写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以课堂为主体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方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积累、整合写作素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情景,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养成对生活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下学生的所感所想。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写作目的,评价写作内容,进而主动发现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以多样化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以丰富多彩的知识形式呈现,对好的作文素材进行整合,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作业完成时的欣喜,考试不理想时的懊悔,对父母老师的感恩等等。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去主动体验观察记录这些生活中的心理活动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具备细腻情感的作文素材,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能力,對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帮助。

(4)引导学生组织写作内容

素材、感悟都具备的前提下,如何组织写作内容,让整个作文浑然一体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发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常会出现篇幅短凑字现象严重,或篇幅长没有重点,观点表达不清晰或重复表达。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具备把写作素材和自身感悟有效结合的能力,即便有好的写作素材和好的自身情感,无法很好的组织这些材料,也无法写出好的作文。

因此让学生具备建立作文框架,合理组织作文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中心思想的概念和作用,可以通过范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中心思想和作文结构的确定,进而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结构进行设计。在写作练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明确写作目标进行写作内容组织和构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提取记忆中有用的写作素材,再结合文章主题和自身情感,完成作文的结构构造。

总结

小学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基础,不断探究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组织写作内容,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推动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丽娜.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6.

[2]郭建明.解析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文学教育(下),2020(08):96-97.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