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思考

2020-09-10窦建华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探究

窦建华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大语文”理念深入人心,初中阶段,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

关键字: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思考

阅读是获得生活经验、积累学习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增强精神力量。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诸多要求,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等,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阅读教育理念不符,存在阅读讲解过程机械化、阅读过于强调习题练习、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等问题,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策略,分别为:“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良好地阅读习惯”、“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渲染阅读教学的氛围”、“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良好地阅读习惯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下,教师追求教学权威,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阅读授课,在阅读课上,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做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且由于对教师的依赖过强,学生在课后没有预习和复习的意识,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阅读当成是学生的主体行为,通过具体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通过启发、探究、合作学习,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能够有效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提高阅读学习质量。

二、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通过导学案或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节课时,笔者通过电影《阿Q正传》片段,使学生体会鲁迅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审视和热切关注,并由此引出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过后,通过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研读课文。首先,借助工具书,扫清文章的字词障碍。其次,初读文章,思考:“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回答这一问题,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详读文章,具体研习:1.诵读1-5段,思考:“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第五段有一段加点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2.诵读6-9段,探究:“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知道?”、“‘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完成探究学习后,教师还要提供时机,安排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力,再根据学生回答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补充,以此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渲染阅读教学的氛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在教学上,多媒体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单调的阅读教学赋予多元的色彩。众所周知,阅读具有画面感和情节性,倘若教师仅仅用语言授课,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然而通过多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例如:《水调歌头》是作者苏轼在仕途失意、心情抑郁的状态下所创作的诗歌,诗歌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态度。在执教这首诗时,笔者首先通过音频播放器,播放《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曲,将学生带到诗歌的意境当中。然后,在详细讲解的过程中,笔者应用图片展示了作者“抬头望明月,把酒问青天”的場景,使学生感受作者寂寥的心境,并跟随作者的想象,呈现了虚幻美好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作者由苦闷到矛盾再到向往的心理变化。这样做,有助于加深学生的主观想象,引起学生与作者思想上的共鸣。

四、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阅读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呈现好的效果。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毕竟是少数,除了课内教学之外,教师也要积极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并通过举办课外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还不成熟,面对图书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不知如何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推荐优质的书目,像《撒哈拉的故事》、《狼图腾》、《人间词话》、《文化苦旅》等,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文学修养。

除了课外阅读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故事创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阅读当中,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如:学习了《故乡》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自由结组,对《故乡》这篇小说进行分析、探讨,然后将其改编为剧本进行情境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研究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从而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创编能力。

结束语:

虽然,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却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也要在教学之余,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并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霍金敏.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8(26):36-37.

[2]徐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8(05):96-97.

[3]王立伟.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2):321-32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探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设问引导探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