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打造高品质高中物理课堂

2020-09-10王国康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物理素养

王国康

从当前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实况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仍旧以师讲生听的传统方式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使得学生凭借单向、机械的方式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理解,以至于学生逐步被消磨了学习热情,很难对物理课程产生建构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主动地走进物理课堂之中,使得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动力,教师不妨结合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认知特点,改良传统物理课程的教学结构,以便逐步换取物理课堂中最大化的教育效益。

一、精心备课,助力精准教学

备课是课堂施教过程中的先导性环节,在备课中,教师不仅会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析,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并且做出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细化安排,以便之后的教育流程更有方向,更加顺畅。在讲解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主动地围绕物理学科的教材和学生的物理素养等,进行课堂上各项活动的安排,以便在精准化的教学中,逐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育品质。

例如,在《质点和位移》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细致的备课,提高教学的精准性。首先,教师先对学情进行分析,指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储备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便围绕学生的实况进行后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安排。其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质点、位移的运动学概念等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紧接着,教师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以及物理学科教育大纲的要求,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要达到的学习状态。最后,教师再以教学目标为方向,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使得学生在按部就班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质点、位移的相关知识,实现物理素养的发展。

显而易见,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物理课程的教学准备,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条不紊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建构活动中,为优质物理课堂的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差异施教,做到以学定教

在对学生讲解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在听课后的学习状态呈现差异化的区别,有的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才可以达到相似的学习状态。所以,当教师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被无形拉大,使得部分学生出现学习信心低下等状态,最终导致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如预期。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学有所获,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物理素养,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学习活动,以便在差异施教中真正地做到以学定教。

例如,在《速度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先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内容,为学生进行设问,以便基于学生的回答,定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随后,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如对于问题回答较为顺畅的学生,教师将其定位为“提高层”,而对于问题回答情况不佳的学生,教师将其定位为“基础层”。紧接着,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安排,如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来说,教师设定的教学活动偏向于自主分析层面,期望学生依靠个人的能力进一步完成对速度变化规律的解读;而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则设定合作学习的活动,以便学生可以依靠团队的力量,加速理解速度变化规律的效率,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不难看出,教师结合学生的差异性物理素养,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更加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方式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建构,从而在减小学生之间差距中,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三、关联生活,增添生活气息

生活与物理学科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在展开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任务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外,也包含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在物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所以,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有必要从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引入相关生活元素,以便在营造课堂生活气息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元素贯穿在课堂的始终,以便逐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教师从生活角度出发,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减弱对物理知识的陌生感,主动地进行本节课物理知识的探索。随后,在为学生介绍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时,教师也应当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举例,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效果。在教师为学生讲解了本节课的内容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习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逐步提高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应用能力。

由此看出,教师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之中,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角度看待物理知识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遇到相关生活问题时,可以主动地从物理知识中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促进生活问题的解决。

总而言之,优质物理课堂并非一日之间就可以生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累积、实践的过程,在未来对学生教授物理知识时,教师也应当继续创新教育手段,更新教學模式,以便在优化调整中,逐步提高物理教育的实效。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物理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留言板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