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教学

2020-09-10付鹏云

教学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

付鹏云

摘要: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童画是他们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中有效开展儿童绘画教学,可以塑造儿童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等,使儿童的智力发展更加完备。此外,儿童绘画对儿童的毅力、性格及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绘画;创编教学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和儿童画创编教学的重要意义

儿童绘画的过程包括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假想、分析认知、绘制等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要充分利用他们毫无束缚、纯真自然的想象,对现实事物进行全新的认知。儿童画往往夸张奇特,但又贴近生活,能够激荡人心。因此,儿童画创编教学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据陶行知所言,当我们发现了儿童具备创造能力并且对其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就必须帮助儿童将这种能力释放出来。由此可知,就儿童的成长发育看,创造力对儿童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与成人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儿童的想象创新可以无视规则、没有所谓的标准与对错,他们只是天马行空地想象。但正因如此,他们在色彩的运用、形状的表达、人物的展现上表现得别具一格。在儿童画创编教学中,教师最忌打击儿童不符合逻辑的想象,否则容易抹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最终导致他们的绘画作品缺乏灵动的美感和情感的交融。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教师无需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束,而应任其自主想象,让他们得以通过画面表达单纯的内心世界,展现真挚的感情,发挥惊人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

2.开发儿童的智力,对他们的成长给予正确引导

据前文所述,绘画与想象有着一定的关联,画面的创造可以引发人们对许多问题的考量,于儿童而言亦是如此。在儿童的心灵教育中,除了文化、道德课程之外,绘画等艺术还具有更加深远的影響,能够将儿童的内心置于纯净的环境中,使其得以涤荡纯化。儿童眼睛里折射出的世界原本就是单纯的,未知的事物占据大部分,其对错误与正确的判断也尚未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累积。相比于以往的言语教导,利用绘画更能将那些难以言传的意象展现出来,令儿童保持简单纯真的心去了解世界。此外,绘画艺术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节人紧张的情绪,尤其是儿童画往往附带较强烈的情感,因此,可以将其当成一剂良方,呵护儿童的内心。儿童绘画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可以通过其色彩展现以及绘画手法窥见,儿童对事物的喜欢的表达往往是直接而单纯的,不附带任何杂念。儿童在绘画创作中注重的是感情的融入与表现,而不偏重于技巧,因此,他们对于描绘对象的空间位置、结构组成、立体表现等往往没有过多的考量。但是,人们在赏析儿童绘画作品时,依旧会被其艳丽的画面与鲜活的物象感染,这便是情感上的互通。人们在欣赏儿童画时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衡量儿童的感官世界,成人的理性在儿童的世界里往往无用武之地。

二、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教学分析

学前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绘画作为提升儿童艺术水平的重点学科之一,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儿童画创编综合了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培养儿童对实际生活的洞察能力、思考感悟能力以及分析表现能力,利用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引导他们探索世界、创造世界。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创新,教学机械呆板

儿童画的典型特点是直观的具象表达、生动的情感抒发。在当前的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教学示范中,一些教师会运用大量素材,但是其中一些材料并不能真实展现时代的新思想。由此导致在绘画形态的塑造中,展现的形式雷同。此外,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缺乏运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工具,制约了儿童的创编思维,导致其作品缺少灵动的真情。

2.脱离生活实际,忽视兴趣培养

兴趣乃学生最佳的导师,但是在儿童画创编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脱离实际生活,仅以描摹、上色为主要方式,这就导致了绘画素材较为陈旧、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儿童对绘画创作的兴趣逐渐磨灭,儿童的创作变得与成人类似或者只是简单的模仿,绘画对儿童的重要作用难以体现。

3.缺乏因材施教,评价尺度单一

儿童的世界虽然具有简单、纯粹的共同特征,但是由于不同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儿童会体现出差别,教师要针对儿童的个性化特色对其分层教学。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在对儿童进行绘画创编教学时,要利用多维度的评价尺度进行全面的评判。

三、儿童画创编能力的培养方法

1.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儿童的绘画风格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有较大的关系,因此,良好的绘画环境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绘画风格。在儿童画创编教学中,教师要为儿童打开广阔的认知世界,使他们的感情能够以真实的形式表达出来。绘画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无法脱离客观环境,适宜的绘画环境对开发儿童的想象与思维有重要作用。

2.注重儿童的心理成长与引导

儿童的心理成长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除了先天因素的作用外,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引导是形成其绘画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的感官世界中不存在成人的理论标准,要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就要从儿童的认知入手,注重他们心理的发展,让他们形成科学的绘画认知。

3.培养儿童的绘画思维方式

儿童在绘画创作中不会对现实事物有过多的思考,往往只是简单地表述情感,这可以充分体现思维自由。但是思维自由发展也容易陷入不良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师要对儿童进行科学的引导,从简单的具象对象出发,将科学、基础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儿童,方便他们进行深入的感悟。

四、结语

儿童画创编教学在学前教育方面独具深远意义。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要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主观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会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类特点进行创新式教学,利用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进行创编教学,运用儿童所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热爱绘画创作,并在绘画艺术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乐观自信的人格特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关于幼专学前美术教学的思考.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8).

[2]谢智敏.探究创造性思维在学前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4(8).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
论我国学前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
例谈微视频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从学前教育的前景和就业状况谈幼教学生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