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

2020-09-10兰生久

教学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初中

兰生久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使初中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并且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有效措施,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被得到解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新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前言: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新形势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上的教育,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做人、做事风格。为了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为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加强未成年人道德与法治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接受知识最主要的来源在于课堂,初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教师要深入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在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理性参与网络,正确利用网络。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生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奶奶认为,孩子在回到家中的时间主要以玩手机和玩电脑为主,网络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网络的弊大于利。而爸爸认为,利用网络能过随时随地的看新闻,在线学习,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网络的弊大于利。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念?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网络?网络与初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初中学生的生活。提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一些学生已经开始相互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教师可以进而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时纠正学生心理偏差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上的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影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教育职责,可以定期开展教育讲座,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针对社会中的热点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初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得到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叛逆心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尊重学生,可以用幽默或者诙谐的语气,不仅能够使初中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能够使初中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质量。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板块时,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学会接纳自己并且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初中階段的学生在成长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能够使初中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初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发现自己”为主题开展教育讲座。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在成长路上的烦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出谋划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一些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小技巧,要使学生将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学会落实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误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举办法治教育讲座,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新形势下,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并且要重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使学生能够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尤其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容易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使初中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初中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初中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会拒绝不良行为。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法不可违》这一板块的学习时,主要教学目标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提前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以及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初中教师可以在学习结束之后,趁热打铁,开展法治教育讲座。初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能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自律意识,知道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还可以通过引入经典案例,使初中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罪与罚,彰显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十分重要。对此,为了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不断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初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89.

[2]陈晓晨.巧设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低年段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3):153-15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