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播种希望
2020-09-10黄志恳
黄志恳
摘要: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文化知识,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要用爱播种希望,积极强化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这样学生才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高效学习其他科目知识,才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成长发展。鉴于此,本篇文章将探究如何强化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初中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非常敏感,内心细腻脆弱,需要班主任不断强化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最高领导者,重视管理工作,学会用心呵护学生,还能够帮助学生健全思想和人格,能够为其他科目的教师高效开展科目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落实用心呵护学生,提高管理工作。
一、正确认知教育者角色,加强信息源控制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中,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种类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如此多的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学生没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就很容易被信息中所传达出的思维理念和价值理念误导。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和娱乐资源,不少学生沉迷于看网络视频,打游戏,这都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不利于学生完成作为学生的本职工作,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正确认识到教育者这一个角色究竟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不能仅仅只注重传授学生理论文化知识,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我成长。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加強对信息的控制,要让学生少接触不良信息,帮助学生消除网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自我发展上。
二、为人师表做好示范,树立积极心理素质
人是一种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动物,模仿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人给学生做了不好的示范,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去学习这些不好的习惯或是为人处事方式。所以初中班主任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要坚持做到为人师表,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素质,不能给学生传达负面情绪,要时刻保持微笑,保持良好的心态,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比如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给学生展示积极正面的一面,不能一时欢笑,一时愤怒。
三、选拔班级内的优秀干部,爱与管理并重
虽说管理班级是初中班主任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但是班主任可以学会适当放权,不用所有事都亲力亲为,不用细化到每一个管理层面,班主任可以积极选拔班级内部的优秀干部,赋予这些优秀干部管理重任,给优秀干部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这样一来,班级内的干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推导同龄人的想法,进而完善的管理策略和方式,使得管理效果更加显著。这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能够构建融洽和谐友善互助的班级管理氛围,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四、讲求教育沟通技巧,注重疏导学生心理
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注重教育沟通技巧,不应该一味采用说教式或是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这种方式会激发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班主任高效管理学生。虽然目前许多班主任身兼数职,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同时还承担着非常重的教学任务,许多事情无法同时兼顾,但并不代表着班主任就可以完全忽略管理沟通技巧,忽略学生的情感状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说明了学生可以配合班主任高效开展管理工作,但同时也能因为班主任采取的方式策略不正确而反抗班主任,导致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班主任不能用太过严肃的手段去管理学生,而是要用怀柔的手段,注重疏导学生的心理,以爱进行呵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认可的。所以班主任应当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细节,要在细节中体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这样一来,初中班主任才能彻底解决目前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治标治本,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效率决定了初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效率,也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的教育者这一个角色,需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控制,尽量减少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频率。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素质。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部通过民主选拔的方式,提拔优秀干部,让学生来管理学生,这样学生的接受度就会更高。最后教师还需要讲究教育沟通技巧,注重为学生疏导心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深入研究教育的艺术。只有这样,初中班主任才可以在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才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志远.润物无声 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知识文库,2018(22):140.
[2]张燕.润物无声 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教研),2011(0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