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音员主持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升级路径

2020-09-10郑雅馨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播音员全媒体

摘要:全媒体拥有集大成的融合媒介和多变的媒体市场,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素养及文化修养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本文就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好手中的话筒,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升级之路,浅析播音员、主持人一步步坚定文化自信,声发时代强音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员;主持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021-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全媒体格局下播音与主持艺术对‘文化自信’的有声化践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2168

一、全媒体语境下播音员、主持人之现状

全媒体不仅是新的传播理念、新的传媒手段、新的媒介形态,同样也是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因此,大众随时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状态中,也随时拥有成千上万可供选择的节目。犹如百年前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预言的一样,娱乐的版图开疆辟土,已是这个时代的传媒霸权。而与娱乐文化相伴而生的商业模式成为加速媚俗化、逐利化的温床,作为节目主导和核心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全媒体语境下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具有越来越重的分量。

柏拉图曾提出著名的洞穴理论,即在黑暗的洞穴里燃起一堆火,那么洞穴中人只能看到自己或别人的影子,而并非真实的自己或他人[1]。因此受众获得的信息,一定意义上源于媒体意志的创造。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播音员、主持人处在媒介的前沿,成为信息发布的始端、服务行为的起点、欣赏娱乐的前导、谈天说地的窗口,理应在文化获取、文化认知、文化消费的各个层面,充分发挥价值引导、情感向导的方向标作用,且将这种“意见领袖”的角色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责任担当,真正扛起引领时代文化潮流的大旗。

二、播音员、主持人文化自觉之必要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1997年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这既不是毫无保留地继承中华文化,也不是全盘吸收其他文化,而是用选择的态度有甄别地继承、有区分地融合。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对中华文化的坚定与清醒、坚持与笃信,如何将更多、更新、更好的文化思潮扩充为我们全新的文化力量,发人深省。而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质将直接转换为文化传播的效果,文化传播效果进而升华为文化影响,文化影响进一步反映出国家、国民的精神文化面貌。简言之,播音员、主持人文化价值的有与无、多与少、强与弱、高与低、深与浅,都直接关系到主持人自身的形象与个人魅力,也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生成与影响[3]。不断增加与补给主持人文化价值的砝码,既是提升主持人魅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的强有力保障。

三、播音员、主持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

(一)各美其美——传承经典,拒绝范式

各美其美是说各自继承和发扬本国、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要传承的是中华悠久文化中最灿烂、最光辉、最先进的部分。具体到播音员、主持人的职责上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从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内容来说,将中华优秀文化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这是长期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形成的独特历史原因与发展环境,传承经典式地追根溯源是为了发现文化的基因,找准文明的脉搏,寻找精神的家园。毋庸置疑的是,中华文化在不断积淀传承的过程中已然成为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与自信根基。而文化传承的本质,说到底是一种人际间的传播活动,需要传播者宣傳引领、释放能量信息,通过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收获接受者与支持者,越来越多的接受者与支持者将这种传播无休止地循环下去,最终达到传播效果的无限放大。另一个层面,从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风格出发。全媒体语境下,复制型主持人的时代已经终结,个性化凸显是必由之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对尝试模仿他画作的年轻人留下“学我者亡”的忠言,放到此刻异常贴切。拒绝范式的、模板化的主持人,尊重个性、崇尚风格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在《共同关注》节目中妙语频出,因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吸粉”无数,也被众多观众戏称为“央视段子手”。成语、俗语、诗句的引用、改编,结合网络流行语和特殊的节目语境,使严肃的新闻节目焕发生机。可见适度的个性魅力,不仅不会影响信息传递,反倒大为增色,成为播音员、主持人保持长久生命力和号召力的需要。

(二)美人之美——善于欣赏,学会借鉴

美人之美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用学习和欣赏的眼光对待与自身不一样的文化,而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故步自封。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善于取长补短的民族,所以智慧的火焰得以在东方照耀千年,而清朝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也成为民族发展中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时间的车轮不曾休止,目前大规模的文化输入使中国文化系统处于一种“人耕我获”“坐集千古之智”的佳境,因此善于欣赏、学会借鉴也是迅速繁荣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这里的欣赏和借鉴,应当是不拘一国、不拘一族、不拘一人的。播音员、主持人只有将这种“不拘”转化成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结晶星罗棋布般散落在地球的四方角落,文明的源头是无数支流跨江渡海的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我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56个民族相守相依,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无法分割。播音员、主持人在成为合格的从业者之前,也将从学习一代代播音人归省、打磨、整理的理论知识,到模仿一个个专业出色的主持前辈,最终开悟顿彻,形成个人风格,这一切都建立在前人栽树的基础之上。因此,美人之美不仅是艺术的起源(模仿说),也是播音员、主持人成功的起点。

(三)美美与共——兼收并蓄,知行合一

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共同呈现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世界。费孝通先生认为研究我们原有的文化并非是“复古”,相反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发扬。在同西方世界密切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明白,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3]。进而言之,文化的传承不是完全回归过去,以过去作为尺度和标准,而是撷取精华,弘扬与继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造成的文化冲击中,中国永远不会与“强权文化”同声同气,也绝不认同“墙头草文化”。真正优秀的、散发出“美”的文化应当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有品格与操守的。疾风知劲草,如何在文化接触中实现“和而不同”,这是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其核心在于一个“共”字。播音员、主持人要始终保持自信、理性、热情的姿态,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以切实的情感与语言去传播、传递文化之美是彰显中国大国风范和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例如《朗读者》节目,曾在2018年走出国门去往德国,在主持人董卿的带领下与法兰克福当地观众分享属于中国的文学诗意,节目在彼此的交流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把不同视角下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观众,堪称美美与共的良好典范。

(四)美益求美——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作为需要新形象。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号召下,塑造好、展现好、传播好中国形象,是当代中国人,更是新闻媒体人肩负的光荣使命。文化自信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不仅是我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终实现中国夢的必由之路。文化自信的使命是文化自强,是国家文化繁荣的必然。即从文化自信一步步走向文化自强,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将美进一步升华到美益求美。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要坚守但不保守,自信而不自负,学会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在任何场合,乃至国际社会声发中国强音,善于用中国梦的时代故事在任何时刻,尤其是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说到底,一切文化实践的本质都是创新,而创新关联文化自学、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必然进程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担当是文化引领的重要保证。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直播中,主持人康辉、海霞以完美的解说赢得了观众的大力赞扬,在直播中字字铿锵地将一个不断超越、自强不息的军事、政治、科技、文化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圆满完成了主持人“铁肩担道义,妙口出华章”的职责使命。

四、结语

当今媒介生态下集大成的融合媒体,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处于传播前沿,不仅具有信息传递的职责,同样肩负文化醒人、文化化人的职责。应以文化自觉为知识素养的提升起点,以文化自信为文化实践的发展目标,以文化自强为共筑中国梦的笃定信念,由表及里,由浅至深,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正确认知,对文化发展的全面把握,对践行文化传播职能的主动担当,发挥播音员、主持人在全媒体节目中的中坚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声发时代强音,直面机遇挑战,奏响发展凯歌!

参考文献:

[1] 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

[2]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399.

[3] 曾志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命题的提出及思考[J].现代传播,2007(1):144.

作者简介:郑雅馨(1990—),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有声语言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播音员全媒体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完形填空训练
基层播音员的自我培养
电视播音员“背诵如流”的秘密